第97章 惩治恶霸(1 / 2)

赵长川冷笑道:“你刚才说了,杨峰是秀才,他有功名在身。按照县里的规定,他只要在村里的私塾教书,即可抵充劳作。”

金保正诘问道:“最近两个月私塾里已经没有学生了,为什么不让他参与农田劳作?”

赵长川反问道:“金保正是不是忘了?你说读书没什么用,让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参与劳作,以半个劳力计算。如果他们不参与劳作,便少分配粮食。填饱肚子最重要,他们还会去读书吗?”

金保正说:“无论如何,杨秀才不也没有参与劳作吗?”

赵长川没说话,因为杨峰确实没有参与。

金保正说:“赵保长对知县大人颁布的命令一向阳奉阴违,难道这赵家庄人都和你一样吗?”

韩老六屁颠屁颠跑了过来:“赵长川两面三刀,向来不服知县大人。我认为他不宜再担任大保长。”

金保正并没有阻拦韩老六,站在一旁的莫如深看得很明白,这是金保正和韩老六设的圈套。他们一唱一和,就是提前商量好的,赵家庄的情况很可能是韩老六告密的。

韩老六站在田边,面向着正在劳作的村民喊道:“大家听着!赵长川克扣大家的口粮,导致大家生活艰难。我认为他不宜再担任本庄的保长,我们要重新选保长!”

事情突如其来,村民都没反应过来,大多数人没说话。

有人说:“长川平日里和大家一起劳作,吃同样的饭食。韩老六你不要胡说八道!”

有人说:“话不能这么说!他在人前是这样,你怎么知道他在人后是什么样的?”

有人附和道:“就是。好歹他也是大保长,他们家平时吃什么,你怎么知道?”

……

场面顿时混乱起来,人声鼎沸。韩老六的小尖嗓子都快喊哑了,没人听他的。

金保正突然发火了,大喝一声:“肃静!吵什么?我提议让韩老六暂时担任赵家庄及附近三个村子的保长,他至少检举了赵长川的不轨行为。为褒奖韩老六的义举,由我出钱给赵家庄每户发三斗稻米。大家觉得如何?”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这正是银钱动人心,更何况还是三斗稻米,大家又能吃几天饱饭了。

生存危机当前,是非曲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金保正一看没人再反对,当众宣布:“就这么定了,赵家庄的保长由韩老六暂代。从明天起,赵长川开始参与劳作。”

赵长川连连摇头,韩老六得意洋洋。

金保正叮嘱韩老六:“加强对村民的管理,不要让他们轻易出村。赵家庄出了一个肖六,不能再出第二个。滋扰民生的事情绝不能再发生。”

莫如深理解了梅州百姓的水深火热,心中愤懑难平。

向水清对莫如深说:“莫大人,你看到了吧?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么过的。”

罗红缨气坏了:“如果是我,我早就把这几个大奸大恶之人杀了。”

彭超连连摇头:“怪不得肖玉良会上山为匪!”

罗红缨摇摇莫如深的胳膊:“深哥,这事你得管!”

其实不用罗红缨说,莫如深也会管。

金保正说:“韩老六,你既然上任了,必须烧起三把火来。”

韩老六拍着胸脯说:“我知道,我先把老赵头和杨秀才抓来,当众审问,以儆效尤。”

金保正说:“你去吧,今天有我在,我帮你撑腰!”

韩老六点了几个人,急匆匆地向村里走去。

金保正趁这会儿时间,朝手下人努努嘴,几个人转身离开了。见到此情此景,莫如深更加确定一切都是有预谋的,这就是一个针对赵长川的阴谋。

大约过了两盏茶的功夫,有一老一少被带来了。韩老六还让人搬来了几个凳子,他自己和金保正一屁股坐下了。

韩老六问金保正:“赵春才和杨峰带来了,你看——”

金保正抬了抬手,说:“你今天刚上任,你来处理。”

韩老六点头哈腰地说:“好嘞!”

韩老六转过身来,立刻换了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彭超愤愤地说:“真他妈讨厌!我真想用大嘴巴抽他!”

莫如深说:“大哥,先看看再说。”

罗红缨虽然没有说话,但牙咬得格格直响,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把这帮人撕了。

向水清低声对莫如深说:“莫大人,这个金保正名叫金得宝,是是宽城北部这一带管辖农户最多的保正。多年前,人还不错,那时还没有实行公田法。最近几年,金得宝胡作非为,甚至私设公堂,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恶霸。”

莫如深点点头,没有说话。罗红缨有点等不及了,但他认为还不到出手的时候,现在只需静观其变。

韩老六走到赵春才面前,抬手打了赵春才一个耳光:“老赵头,你以为你是谁,竟敢不参与劳作。你不参与劳作,谁来养活你,靠大家养活你吗?”

赵春才哀求着:“小六子,我——”

韩老六大喝一声:“老东西,住嘴!小六子也是你叫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春才说:“即使你50多岁了,我跟你爹也是一辈人,你小时候我就叫你小六子——”

韩老六不耐烦了,一摆手:“少废话!我现在是保长。回答我的问题!”

赵春才无奈地说:“好吧,韩保长。按照规定,年满七十可以不参与耕作。”

韩老六冷冷地说:“老家伙,说清楚了。那是七十周岁,不是七十虚岁。”

赵春才颤抖着说:“我身体不好,长川让我歇着。”

韩老六冷笑一声,说:“那是赵长川当保长的时候,现在是我当保长。不信你问问大伙,同意你在家休息吗?”

村民都没说话,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韩老六面向百姓笑道:“赵春才69周岁,再过几个月才到70周岁。如果他可以不参加耕种,你们那几个岁数跟他差不多的,同意吗?”

有几个老汉相互看了看,有的沮丧地低下了头,有的人毫无表情,终于有一个老汉说:“我也身体不好,可以不下田吗?”

“你们听了吗?”韩老六得意地笑了笑,“其实你们不想下田,只要交齐佃税就可以。”

莫如深问旁边的向水清:“水清姑娘,什么叫佃税?”

向水清解释道:“所谓佃税就是指无地之人租种别人的土地,向朝廷缴纳的赋税。实行公田法后,土地统一管理,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农民都是无地之人,参与耕种者不用交佃税,还可获得配给的粮食。不参与耕种者向朝廷缴纳一定数目的税赋,可以不参与劳作。”

“原来如此。”莫如深明白了,“梅州的田地都归官府所有,可是其它地方并没有实行此类政策,朝廷也从未颁布此类旨意。”

向水清说:“这是梅州的地方特色,前所未见。”

莫如深自言自语道:“这又是贾似道造的孽,让贾似诚在此作妖,看来他还是没放下屯田的事情。”

向水清没明白:“莫大人,您在说什么?”

莫如深说:“没什么,想到了别的事情。”

赵春才知道自己逃不过了,哀求道:“韩保长,我儿子小时候成天跟着你玩,你看在我儿子的面子上,网开一面吧!”

韩老六呵呵一笑:“开始套瓷了,说到你儿子了。小胜都多少年没回来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你说他有什么用?”

赵春才讨厌他说自己的儿子死了,理直气壮地说:“小胜还活着,去年还回来过,他跟着宋提刑当捕头。”

韩老六问:“哪个宋提刑?”

赵春才自豪地说:“就是善于断案的宋慈大人!”

莫如深非常震惊,宋慈手下的捕头叫赵胜,没想到赵胜竟然是梅州宽城人。由此说来,这件事他不想管也得管了。

韩老六听了,哈哈大笑:“什么提刑?什么宋慈?是你胡编的吧,我从来没听说过。”

韩老六还想说什么,金得宝站起来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脚,低声提醒道:“别他妈胡说,真有宋慈这个人,我听胡知县说过。查清楚了再说,少他妈给我惹麻烦!”

韩老六立刻改了口:“噢,好吧,念你年事已高,待我查实后再作处理。”

罗红缨哼了一声:“欺软怕硬!”

莫如深、彭超和向水清都觉得这一幕很滑稽。这帮家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纯属胡作非为,毫无逻辑。

韩老六又来到了杨峰面前:“赵春才年纪老迈,那你呢?为何不参加劳作?”

杨峰很年轻,看样子也就20多岁,长相比较清秀,头戴方巾,身穿长袍,一副读书人的模样。

从他身上,莫如深看到了秦斌的影子。想到了秦斌,他又想到了吴翰、罗宗和郑虎,不知他们在京城怎么样了。

杨峰保持着读书人的傲骨:“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自有各自的报效之道,由朝廷统一协调。从未听过所有人都要参加耕作,连读书人都不例外,何况我还有功名在身。我见知县尚且可以不跪,岂容尔等折辱!”

莫如深不住地点头,杨峰真不愧是读书人,博闻强记,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同时,他又摇摇头,因为与流氓讲逻辑就是徒劳无功。

韩老六一时语塞,转身对金得宝说:“听见了吗,金保正?他对知县大人定下的规矩多有不满,您一定要向知县大人说清楚。”

话说到这儿,杨峰反而不怕了:“知县胡雷祸乱宽城,荼毒百姓,杨某为什么要尊敬他?”

金得宝大惊:“反了,简直是反了!连县令大人都敢骂,来人,给我拿下!”

罗红缨忍无可忍了,想立刻冲上去,莫如深一把拉住了她。

金得宝带来的狗腿子刚想上前,杨峰大喝一声:“且慢!我犯了何罪?说清楚了,我就跟你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