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变局(2 / 2)

红楼华彩 肥锅锅 2226 字 11个月前

辞别陈主事,李惟俭又往内城回返,刚过午时便到了严府。

从头到尾,红玉不曾顶撞过傅秋芳一嘴,一直笑语晏晏的,偏生傅秋芳心中不太舒坦。红玉不是她的丫鬟,却偏要守在外间……傅秋芳心知,这是在给她下马威呢。

圣人虽拿不住忠顺王的把柄,此举却也给了圣人极大压力。换做拿得起放得下的帝王,快刀斩乱麻,直接送那二位入宗庙就是了,偏生今上又极其爱惜名声。如此方才束手束脚,便指望着以军功平息内乱,携泼天大功压制朝臣。

荣国府三餐两点,李惟俭这儿却没那般多规矩,主仆都是三餐。新雇的两位厨娘煎炒烹炸,卖力气整治了两桌席面,此时迁居本有温锅习俗,奈何此时宅邸还不曾整饬完,是以这一餐也算不得温锅。

抱夏头一次给人做丫鬟,既没眼力劲,也没那般多心思。见红玉抢了活计,她也不曾抢回来,反倒袖手一旁乐得自在。

老爷身边儿四个丫鬟里,晴雯灵巧风流,又是爆炭的性儿,最没心计;香菱呆,有些随遇而安;琇莹憨,性子野;唯独这红玉心机颇多,不是个好相与的。

这厢房不比曾经的荣国府小院儿正房,暖阁里只有一处床榻,红玉便抱了被子睡在外间,只道若晚间起夜,她也好过来伺候了。

李惟俭便笑道:“我纳你过门又不止为了床笫之事,放心,晚上就是陪着你说说话儿。”

这两名厨娘擅长的都是鲁菜,菜色起初还吃着新鲜,待吃得久了便有些咸腻。香菱不住的喝水,晴雯蹙眉吃上一口菜,总要下去一筷子米饭。

近来陈宏谋愈发排斥异己,昨日严希尧上书弹劾大司空古惟岳庸碌,搁置李惟俭的射程表,反倒采用钦天监旧射程表,古惟岳只得乖乖回家上书自辩。

李惟俭笑着道:“银钱不够我还可以再加。只一样,保质保量,还要尽快。”

出得内府,李惟俭又去武备院游逛了一圈儿,陈主事好半晌才出来接待。

这日严希尧倒是不曾说朝政,只是嘱咐李惟俭尽快将那炮架子改进了。他今日入宫奏对,隐隐察觉出隐忍了数年的政和帝,这会子怕是忍不住了。

“老师,明年领兵的可是忠勇王?”

李惟俭笑着还不曾回话,随在身旁的晴雯就道:“傅姐姐这话却错了,那荣国府里大多都是家生子奴仆,一个个生着富贵眼,等闲旁支的主子都不放在眼里呢。”

李惟俭只是听闻了,心下总觉着老师严希尧还有后手。不过老师所谋甚远,他暂且不知严希尧到底从何处发力。

梁郎中应承下,说回头儿便转告忠勇王。

严希尧察言观色,见其蹙眉,便问道:“复生可是想起了什么?”

转念一想,红玉来日自有主母收拾,她又何必多管闲事?只要不妨碍了她就好。

至于床笫之间……也不知其是从哪儿学来那般多花样,昨儿可是将她折腾得骨头架子都散了一般。今儿一早没爬起来,懒到过了晌午这才强撑着起了身。若今儿再折腾一遭,只怕明儿又要如此。

不对!

此时外间已然天黑,厢房里挑了烛火,抱夏过来伺候着傅秋芳换装。傅秋芳瞧李惟俭随了过来,心下欲言又止,待换过了衣裳才道:“老爷,我今儿怕是不能伺候老爷了……不若老爷先去正房睡一晚?”

李惟俭吃着与昨日无甚区别,几个丫鬟却赞不绝口。李惟俭便思忖着,回头儿倒是要多请几个厨娘来,如此变着花样来,倒不怕吃腻了。

傅秋芳心下暗自古怪,分明她比李惟俭要年长许多,与之相处却觉察不出,若不看身形面孔,有时反倒觉着李惟俭好似更年长一些。

李惟俭自是知晓傅秋芳的意思,新才破瓜,总要将养一日。他便逗弄着不言语。

抱夏、怜秋不好另居一席,便只好与两个厨娘挤在一处。

李惟俭说道:“家大业大,上头主子又放纵着,可不就生出一双双富贵眼来?荣国府前车之鉴,我如今宁愿外聘仆役,做一分活计,便给一分工钱。只消将活计做过了,也不拘他躺着或是归家。”

傅秋芳咬着下唇道:“我……我今日有些不爽利。”

少了古惟岳这老狐狸做帮手,陈宏谋虽跋扈,去一时间奈何不得严希尧。恩师严希尧这杆大旗算是崭露头角,因是近来朝中不少不受新党待见的官员逐渐朝着严希尧靠拢,隐隐另成一派。

李惟俭牵着她的手往正院儿行去,说道:“雇那么多人手做什么?周遭有浆洗衣物的妇人,将活计包给她们就是了;洒扫的话,倒是要请两个粗使丫鬟。其余的咱们瞧着自己来就是了。”

只待今秋秋粮入库,便会起运西北,留待来年大军远征之用。

李惟俭顿时皱起眉头来,说道:“去岁北旱南涝,天灾经年,总要休养生息两年才好征伐西域,圣人怎地这会子急切起来了?”

傅秋芳瞧在眼中,便问了晴雯等日常饮食,随即记在心中,想着来日换个擅淮扬菜的厨娘。

伺候过二人洗漱,红玉又与抱夏言语几句,抱夏便乐滋滋自去休息了。

因着不再是两餐三点,这正餐时辰自然也就跟着变动。卯时左近,几个丫鬟便流水般将几样菜肴自厨房端了出来。

李惟俭还不曾娶妻,早前曾与傅秋芳说过,让其暂居正房,只是傅秋芳这姑娘心中是有规矩的,只是摇头不肯。无奈之下,李惟俭只好暂且随着她住厢房。

道理谁都懂,问题是如今谁也劝不住圣人。李惟俭不由得心急起来,若此番兵败,那他推行工业革命的计划只怕就要泡汤了。非但如此,乱世人命不如狗,没了今上与忠勇王庇护,他李惟俭哪里还守得住如今的富贵?

本想折腾出水务公司、煤炭公司来,纾解朝廷财用不足之困,自己借此登堂入室,继而暗中推行工业革命。不料因着此举,直接导致圣人手中钱财充裕,这才动了再次西征的心思。

如今政和帝谁也劝说不得,此事却是福祸难料了。过得半晌,李惟俭冷静下来,思忖着左右还有一年光景,自己从容布局,总要让大顺此番不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