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终结者,还是第一个同时进文庙和武庙的牛人(2 / 2)

但我没想到蜀国居然一下就没了,邓艾偷袭直接摧残了蜀汉朝廷,皇帝都投降了,姜维还要干嘛呢?拖着钟会一起死啊?他确实做到了,钟会、邓艾都死了,这都在司马昭的规划中。

武帝让我镇守边关,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说白了就是打那些胡人。

本来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可惜我的死对头石鉴成了安西将军,是我的顶头上司。

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造反,石鉴公报私仇让我带着几百人送死,我拒绝出兵,也跟他分析了形势,建议在合适的时机再打,可惜他听不进去,反而要杀我。

真当我这个附马是摆设吗?八议之中,驸马是免死的。只是可惜了跟着他的将士们,最后死伤惨重。

蜀国灭亡,晋国代魏而立,剩下的只有孙吴了,解决了这个地方,天王就要一统了。

羊祜建议发动灭吴之战,可惜受到贾兖等人阻挠,始终没能如愿以偿,直到他快死了,武帝才后悔。

因为羊祜的推荐,我被升任镇南将军,要我争取搞定襄阳城,为灭吴一战做好准备。

我镇守荆州,修缮甲兵,第一战就放在西陵,这个西陵可不是小说里西陵神殿的那个西陵,而是东吴防守荆州的门户。

如果在以前,西陵是很难搞定的,陆逊和陆抗两父子确实厉害,始终保持着精兵驻守,幸好他们全都死了。

西陵交到张政手上,这也是个牛人,硬打也行,就是伤亡可能比较大。不硬打不代表不打,我以精兵偷袭西陵,要得就是速度,张政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当然张政输,也只能是小输,但我也没想着能赢多少。突袭主要是抓点俘虏,再把俘虏送给东吴皇帝孙皓,我知道他的猜忌心很大,张政输了不敢讲,我来帮他讲。一招“离间计”使孙皓临战易帅,张政被调走了,刘宪来了,小菜一碟。

我三次上书伐吴,却因这个那个原因,始终没能成功。幸好还有王浑、张华等人发力,武帝终是同意,发兵二十余万。

六路大军齐发,我为西线指挥,攻克江陵,收荆州全境。势如破竹,斩杀、俘虏都督、监军十四人,牙门、郡守一百二十人。

东吴从此成为历史,这块土地上只有一个统一的晋,听说后面只要有人建国号为晋,就会被姓刘的推翻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天下一统后,武帝说要马放南山,我不认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可惜没人相信。

相比打仗,其实我更愿学祖父和父亲,为治世之吏,所以多次请求辞去军职,武帝也都没同意。

闲暇之时,读书,作《左氏集解》,取左丘明之传,以释孔子之经。

读书为什么?读书是功利之本,功利之源,功利之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