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杀乌承恩(1 / 2)

极品丐帝 庄雪禅 3010 字 1个月前

李光弼正在帅府休息,听到狼嗥与喊杀声,知道不妙,披挂上马,带领亲兵且杀且退。狼兵凶狠,早已杀红了眼。唐军惊慌,四散奔逃,恰如落花流水。

李光弼带着残兵,来投奔泽潞节度使,想要借兵。王思礼驻营距离不过五里,夜半被叫醒,听说战神李光弼吃败,也不知狼兵多少,先自胆怯,军心动摇,立即溃散。

慕容狮就分派八队狼骑,发布战报,声称:燕军大破李光弼、王思礼两军,收降斩首万计,营幕俨然,上天帮助,提供方便,甚麽也不缺少,况且牛头族兵已经撤走,立功不难。先前溃散的将士,限于本月二十六日前,到相州集结屯住,下个月八日,再去攻取洛阳,同谋美人,共享富贵。

各路匪军听说,狼尊在河东打败官军,野心再次燃炽,接受慕容狮招诱,在十月全部都到达相州。慕容狮将相州改称安成府,大赦境内,改年号叫天和。委派薛嵩训编,练新旧部队三万余,骑兵六千以上。十天之内,狼将蔡希德率众从高平来归,田承嗣从颍川来归,武令询从唐州来归。慕容狮败逃邺城,重整旗鼓,得六万士卒。

史思明镇守范阳老巢,财大气粗,兵马最多。唯独他既不派兵,也不派使者,慕容狮便怀疑他有二心,于是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三人,带五千骑兵,赶到范阳,以征兵为名,实则欲察看情况,准备偷袭。

史思明老谋深算,听说慕容狮派几位大将同时前来征兵,知其不怀好意,便在营帐外设好埋伏,然后亲率数万健卒,去城外迎接狼王派来的使者。

两军遭遇,史思明成竹在胸,安守忠等却犯了愁。他们原本想召史思明入使者军营。但史思明不买账,反而引大军出城对峙。

李立节问道:“史思明已有戒备之心,不肯入彀,这便奈何?”

安守忠皱眉道:“打是打不过的,要不咱们撤兵?”

阿史那承庆摇头说:“倘若撤兵,无功而返,如何向狼尊交代?咱们毕竟是友军,且本将跟史思明交情颇深,就不信史思明敢拿老子开刀。”

史思明阵中飞出一骑,驰至阿史那承庆阵前。安守忠等听见来使高声喊道:“亲王和使者远道而来,敝处将士不胜欣喜。但边兵怯懦,惧相公之众,不敢迎进。请暂时卸下武器,以安众心。”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等,看对方兵多,不好下手,只好放下武器,来到史思明阵前。史思明立即下马,上前行礼,跟老朋友握手叙旧,十分殷勤。双方释去嫌疑,使者阐明狼尊招兵旨意。

“好说,好说。我在范阳,已经招募新兵两万,你们尽可带走。哈哈,肚子应该饿了吧?”史思明邀请他们入城叙旧。

阿史那承庆,就让所部骑兵在城外驻扎,跟随史思明入城。使者赤手空拳,走进史思明精心准备的洗尘宴。

史思明将使者领进帅府大厅,命令奏乐设宴,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史思明掷出酒杯,发出动手信号,埋伏的士兵一拥而入,将三位使者尽皆拿下,同时截住带来的队伍,重新编制,由亲信统领。

史思明搞定慕容狮,便向唐廷奉上归降书,言辞卑怯,说情愿率领辖内十三郡,以及十五万兵马,向唐廷投降。

武宗捧阅降书,由衷大喜,立即封史思明为归义王,仍兼范阳节度使,史朝义等七个狼子都被授予显赫官位。

史思明受册封后,立马斩杀安守忠和李立节,以示对朝廷的至诚。惟有阿史那承庆,与史思明,从前就颇有交情,才未被诛杀。之后,史思明走遍河北州郡,宣传朝廷宗旨,有好几个州因此相继归降,只有相州还属于慕容狮。

史思明投靠唐国后,燕军分裂,势力大损。但他本是狼人,阴险狡诈,对朝廷的忠心颇为脆弱。唐军和燕军暂时对峙,谁也吃不了对方。

慕容狮心思灰冷,不理政事,只是修建亭榭楼船,通宵宴饮。然而好景不长,狼廷的青州、齐州节度能元皓,率领兵马归顺唐国。乾元元年,狼廷德州刺史王暕、贝州刺史宇文宽等,也都被策反,归顺唐国。河北各镇部队已守城多月,狼廷命令蔡希德、安太清猛攻,又被狼军攻陷,将守城将士抓去,剁成肉块吃掉。

慕容狮发觉下层很多官兵,秘密商议归顺唐国,就将各级将领和士卒,全部调换,纵容自相屠杀,归顺的念头这才瓦解。

高尚等大臣之间各不同心。蔡希德麾下狼骑最为精锐,威胁最大,便受到猜忌提防。他秉性刚直,口无遮拦,经常触犯中书令。种族摩擦,将相失和。张通儒屡进谗言,诬陷蔡希德是龙族人,有不臣之心。“若不早日除之,来日必成史思明。”

慕容狮靠弑叔夺权,叔侄尚且难容,对下属很难信任,就下令绞死。蔡希德被冤杀后,部下数千人离军而逃。三军狼士因蔡希德不被重用,横遭冤屈,愤恨沉痛而不再卖力。慕容狮任命崔乾佑为天下兵马使,代理统帅狼廷内外部队。崔乾佑秉性执拗乖僻,狼卒不愿服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猪儿,原名李苦儿,在唐门学艺四年,是唐门的忠义忍者。他当年自行阉割,发誓效忠,才取得慕容山的信任。

李猪儿完成任务后,跟严庄回到大唐,向上司复命。此时,狄仁杰已经仙逝多年。很少有人知道,杀死慕容山的李猪儿,是唐门派来的忍者。

兀畏山下,狄仁杰墓。夕阳残照,衰草凄迷。

严庄和李猪儿跪在墓前,给狄仁杰烧纸。

李猪儿抚摩石碑,哀痛道:“狄公,我们复命来啦。”去国二十年,在大燕当卧底,娶妻生子,如今带着“背主求荣”的骂名回归大唐。

武宗本想处死严庄,又怕不利于敌将投降。这时,狄英入宫求见。

“太监李猪儿的事迹可以写入史书。他那卑贱的生命,也曾完成过辉煌的壮举。”狄英拿着狄仁杰《在朝录》,向皇帝禀明卧底始末。严庄李猪儿都是狄仁杰派去燕国的卧底。这件秘密连朝廷兵部,也没有几人知晓。

轩辕勃派太监鱼朝恩,查阅尘封档案,方知当年狄仁杰用心良苦,于是任命严庄为司农卿,赐给李猪儿宅子和丰厚奖励。

李猪儿背叛主公后,身上狼疮发作。他在家中立下慕容山灵位,并在其忌日切腹而死。他曾经发誓忠于唐门,也曾发誓忠于慕容山。如今,太监忍者李猪儿,上对得起朝廷和恩公,也对得起狼族旧主。

严庄听闻李猪儿死了,有些难过,对左右说道:“太监忍者李猪儿,身份卑微,丑得像猪,可实际功劳比古代的荆轲还要大。杀慕容山是为了报国,完成使命;切腹是为了以身殉主,忠诚不二。”

严庄含着泪将李猪儿,掩埋在狄仁杰墓侧,树立“唐门忍者李猪儿”的墓碑。

武宗命严庄带人,挖开狄仁杰墓,果然是一座空坟。“明明看到狄仁杰下葬,为何不见尸骨?难道狄仁杰没有死?”

“当日,看到狄仁杰丰神潇洒,乘风而去,必定修成大仙了!”

“可怜我们这些俗人,终日为利益争斗,却不知老之将至。”

史思明随慕容山起兵后,时任信都太守的乌承恩率全郡投降史思明。慕容狮败落后,乌承恩是力劝史思明反正的心腹之一。史思明归顺后,乌承恩的儿子,留在史思明帐下任职,起到监视作用。

史思明虽然假装归降,暗中却不断招兵买马,引起朝廷的警觉。轩辕勃也知道史思明投诚,不过是权宜之计,要不了多久,还会再叛。所以李光弼向武宗献策,派一个史思明信得过的人,代表朝廷前往范阳宣谕慰问,借机除掉史思明。

是年五月,轩辕勃斟酌后,就派宦官李思敬与副使乌承恩,到史思明军中“策反”,想伺机杀掉居心叵测的反贼。

乾元元年六月,乌承恩一行抵达幽州。宣旨完毕,史思明特意安排乌承恩住进官邸。史思明防范甚严,乌承恩找到族弟乌承玭密谋,却苦于没有机会。要想除掉史思明,必须拉拢他身边人。这会暴露,此行的目的,风险很大。一旦事泄,人头落地。李光弼也对乌承恩严加嘱托,派他抓匆行事,完成使命。

乌承恩决计走险招,多次打扮成妖娆妇人,夜入诸将家里“策反”。没想到这些蕃将出身的将领,对史思明很忠心,转头向史思明告发。

史思明开始不信,以为是诸将内心不安分,挑拨跟朝廷的关系。但多个将领如此说,史思明也对乌承恩怀疑了。他顾忌朝廷,且无实证,也下不了手。盗听师闻知远,主动请命,窥听朝廷使者。

史思明在乌承恩隔壁,埋伏盗听魔师闻知远。当天晚上,史思明招待乌知思,然后很有人情味地,吩咐他去看望一下父亲。夜间,父子密谈,乌承恩四顾无人,用一种激动而低沉的嗓音告诉儿子,说:“我受朝廷之命除掉反叛的胡贼,事成后爹爹就是范阳节度使!你应当与爹爹,共谋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