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勃闻报痛哭,“朕失凉茶太公,今为寡人也!”他为失去股肱之臣张九龄自责惋惜。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忠直老臣,就此随风而逝。茶公之后,再也没有大臣,敢当面封驳皇帝。
皇帝想起张九龄往日风度,感其为国尽忠,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茶公。又欲将张九龄的仙蜕,运送到京城白马寺。
杨国忠谏言阻止,他说:“张九龄祖籍韶州,早有落叶归根之念,且路途迢远,动摇仙体,不利安魂。莫如在大庾岭就地设庙,让过往客商瞻仰。”
武宗准奏,并下旨拨款,为张九龄建茶公庙。
老狐狸李林甫嫉贤害能,把持权位,善用权谋,打击异己。他常以金银绸缎贿赂武宗身边的人,对武宗的言语举动都一清二楚。
某日,武宗在勤政楼安排宫廷乐队表演乐舞,放下珠帘在帘后观看。兵部侍郎卢绚以为武宗已经离开,便扬鞭策马从楼下缓缓而过。武宗见他仪态俊逸,风度翩翩,赞叹不已,目不转睛看他离去。“兵部侍郎卢绚,真吾大唐俊才也。”
李林甫得知武宗赞赏兵部侍郎,即对卢绚产生嫉恨,怕他超过自己。于是召唤卢绚的子弟,关切地说:“尊君子素来高洁,为人所推崇。现今岭南道蛮荒之地急需有能力的官员,圣上想派尊君前往,不知其意如何?倘若不肯远赴岭南,肯定会被贬官。本相国倒可为令尊出个主意。卢大人不妨请命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或太子詹事。这也是优待贤人的清贵显职,何如?”
卢绚不知是计谋,上表请求担任太子宾客、詹事之职。留在太子身边,靠近帝都,总比远赴蛮荒更有前途。
李林甫怕朝臣议论,便任命卢绚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奏知武宗,诬称其患病,不能治理州内政事,将他贬为太子员外太子詹事。
张九龄曾经提拔严挺之。朝臣都称叹他贤明。严挺之被李林甫贬出朝廷,在绛州担任刺史。
有一次,武宗私下里问李林甫:“严挺之现今在哪里?这个人头脑明白,办事干练,可以重用。”
李林甫担心他重新受到重用,便召见其弟严损之,道:“陛下非常敬重令兄,何不让你哥哥上书,就说得了风疾,请求回京就医。这样他就可以回到朝中用事。”
严挺之不知是计,果然按他的建议上书武宗。李林甫拿到他的奏疏后,对武宗道:“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来又患风疾,应该给他一个闲散官职,让他安心养病。”
武宗嗟叹良久,将严挺之打发到洛阳,担任太子詹事。太子党被武宗严密监控,没有职权,缺乏经费,担任太子詹事,无异于打入冷宫。严挺之闲居洛阳,郁郁而卒,年七十余。
开元二十九年,腊月,李隆基给武宗进献千年祥瑞。轩辕勃大喜,下旨将年号改为天宝。
天宝元年,武宗更改官制,改封牛仙客为左相,仍兼兵部尚书。
六月,星象师观察到,西南遥空牛魔星,闪烁血红异彩。黑色七月,魔云笼罩京师。空气中浮荡着,密集的奇妙元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牛仙客白天拼命干活,晚上修练星环,不顾休息,终于把自己累倒。武宗命太医给他看病,太医却说牛仙客积劳成疾。
姚崇的孙子侍御史姚闳,自请为牛仙客祈祷福寿。他来到牛府后,并没有立即祈福,而是趁机逼令牛仙客作遗表,推荐叔父姚弈,与兵部侍郎卢奂接任宰相,并亲自起草奏章。
牛仙客体内劫压未减,身体僵硬,不能动笔署名。姚闳自作聪明,便代为署名。牛仙客的媳妇“一把嫩草”何水灵,就站在旁边望着。
初六日夜,牛仙客修练时,闯关成功,魂识脱胎,遨游天地。遗蜕毫无气息,被家人当作死亡。终年六十八岁。
皇帝闻讯,放声大哭,追赠牛仙客尚书左丞相,谥号贞简。
牛仙客的娇妻何水灵,趁李林甫前来吊唁,将实情转告武宗。
为防止搞错,武宗让李林甫核对遗表的笔迹,确为姚闳所作。
武宗将姚闳,姚弈和卢奂三人都召到太极宫来,让他们自己坦诚遗表问题。
三人跪在大殿内。除兵部侍郎卢奂外,另两个都是面如土色,汗流浃背。看着确实很可怜。大臣们也都暗暗庆幸,这次遭殃的不是自己。在朝中为官,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把柄。没查出来,只是格外幸运而已。武宗自登基以来,哪年不杀掉几个大臣。饶是如此,贪污受贿,拉党结派,还是前仆后继。
小主,
姚闳承认遗表是自己所作,但署名确实为牛仙客署名。
李林甫大喝“放肆!朝堂之上,还敢欺君麽?”又对皇帝道,“牛仙客妻何水灵就在殿外,皇上叫进来一问便知。”
鸿胪太监一个接一个地大声宣唱“传何水灵进殿。”功夫不大,何水灵走进太极大殿。
“姚闳,你还有何话要说?非要朕剥了你的皮!实话告诉你,遗表上的签名笔迹,是经过三个大臣检测过的。”
姚闳磕头如捣蒜,“微臣该死。牛仙客病重,无法署名,微臣一时糊涂,代为签名。但是得到牛仙客的点头许可,也不算欺君。”
“信口雌黄。方才还说牛仙客署名!朕看在令祖父姚崇的份上,本想给活命的机会。是你自己断绝活路,休怪朕铁面无情!扒掉官服,拉出去。”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姚闳大呼小叫,被宫廷武士扒去官服,强拖出太极殿。跪处显出一滩尿渍。
“姚弈,卢奂,你们二人有没有跟姚闳私下里商议甚麽?从实招来。”
姚弈无法回答,眼前发黑,当即吓晕过去。兵部侍郎卢奂倒是坦然,“回禀皇上,微臣对此事毫不知情。”武宗信奉天道,不会无故杀人,只要不松口,就没有证据处死他。
轩辕勃压制住怒气,决定贬黜姚弈和卢奂,并以“欺君之罪”赐死姚闳,纵然他是名相姚崇的后人。
“高力士,传朕的旨意,着侍御史姚闳即刻赐死。”
高力士带着四个太监,去宫外执行皇帝的口谕。
轩辕勃命太监将伪作遗表,拿给大臣们传阅。“教训很深刻。朝中大臣总想着谋求官位,也是人之常情。但通过阴谋丑陋的手段,欺骗圣上,逼迫临终的老人写遗表,牟窃官位,在不可饶恕之列,望诸位爱卿以名相姚崇的后人姚闳为诫,勿要鬼迷心窍。”
朝臣们指着地上的尿渍,议论纷纷道:“自作聪明的姚闳,不仅辜负圣上,玷污朝廷,也枉送了自己,给祖宗蒙羞。”
功夫不大,高力士走进来,回禀皇帝:“姚闳自作孽不可活,奴才们已经送他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