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冰雪大法师(1 / 2)

极品丐帝 庄雪禅 2582 字 1个月前

同年,玄宗封禅泰山,临行前任命张说为右丞相兼中书令,源乾曜为左丞相兼侍中,又命张说撰写《封禅坛颂》,准备刻在泰山之上。封禅时,张说将跟随上山的执事官,都安排为自己亲信之人,并且越级升为五品,而对随行的兵士,只加功勋,不给赏赐。因此,朝野内外都埋怨张说专权。

轩辕勃发着高烧,胸间烦恶,并不好受。他对窃取李唐江山,深觉恐怖,会不会遭到天道反噬呢。武宗随后走下绝顶,在“神道寺”里斋戒沐浴。道士用装满晶石的魔能壶,制造出一个赤红的高温辐射炉,放在石凳,给皇帝取暖。只有两个八段太监,在旁边伺候。

他夜里果然做噩梦,梦见被妖风吹上高空,吓得满嘴胡话。

武宗发现来到绝顶之上的通天峰。他看到两个老者在此对话,一个穿黑色长袍,一个穿雪白长袍。

“我年少时看到通天峰,只觉叹为观止,高不可攀。内心发抖,毫无信心。后来有一日,到达天下第一,才发现千难万险,已被踩在脚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黑暗中艰苦修练,登上世人难以企及的绝顶。

庄雪禅心潮澎湃,纵声长啸。天道峰绝壁上的冰片大块崩落。

看到白云上的冰壁上的说笑,那是神仙的说笑。神人境界。通天峰上有一个壶缩天地。里面包含广大九州。许多神仙居住其中,探讨琴棋书画。

眼睁睁看着人被吹走,消失在空中。张说骇然,面如土色。一个跌落山崖,粉身碎骨。另一个挂在松树,头破血流,重伤而死。一个被吹到了天空。那黑色的人影竟越来越小。

武宗醒过来,接过茶水喝了半杯,定了定神,回思方才梦中妖风情景历历在目。“倘若得道升天,是通过妖风卷走的恐怖方式,宁可死也不要做神仙。”他擦擦汗水,在房间里踱步,只有脚踏实地,才是幸福的。

张说则指示随从,摆放供案和祭品。山顶有一处四尺多高的截崖,可以避风,截崖前的空地可站立百人,是个理想的祭祀之所。三大供案便放在截崖前。各色花果和牛头羊头,均已摆放妥当。

当晚,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使轩辕勃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中,直至夜半。武宗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是,如若本君有甚麽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惩罚本君;如若是随从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亦请上天降罪于我。随从将士和骑乘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之刃罢。”

空中魔云传来阵阵冷笑。张说和太监们莫不骇然。

只见一个白发老者,端坐在冰霜骨龙脊背。

武宗惊讶道:“他是神,还是仙?”

张说笑道:“这不是仙,也不是神,而是妖魔。”

“本座是天父派来的使者无常云旦,奉天父御旨,特将轩辕皇帝的祭品,带入天庭,供给天父享用。”

“天父?敢情就是上天。那很好呀。这些祭品,烦请大仙都带到天宫去罢。”

无常皱着眉头,“怎只有这麽一点供品?”

轩辕勃惭愧道:“山路陡峭狭窄,不便输运。故而没能准备更多祭品。”

冰霜巨龙发出悠长的龙息。顿时供案翻倒。祭品飞入龙口,眨眼就被吃光。

“这麽点祭品,只够大神的坐骑吃一顿。陛下若想祭祀天帝,还是远远不够的。祭天需要赤诚,方能打动天帝,必须用陛下最心爱之物:皇嗣,公主,还有爱妃。陛下可舍得麽?”

“朕没有皇嗣,公主倒有两个。爱妃与公主都没有带来。”

“那便用皇帝陛下的人头,来向天父祭祀罢。”言毕,冰刀脱手而出,砍向轩辕勃的颈项。

冰冻伤害竟然杀死五名武士和三个太监。武宗情知遇到绝顶高手。生死便在眨眼之间。幸亏有高力士护住武宗的身体。

轩辕杰大声疾呼:“保护皇上。”自己早已冲上前去。

张说不愧是文武全才,一边吸引无常的注意,一边用不间断的火球发出攻击。

冰雪大法师无常云旦,端坐在冰龙的脊背,完全藐视这些尘世的凡人。即便皇帝,也全然不放在眼里。他召唤两个冰元素傀儡助战,甚至不需要使用绝学“大灰烬手”。

轩辕勃趁着无常操作两次风暴的间隙,实施绝地反击。唐门绝技之暴雨梨花针!张说的六个火球,也同时攻向无常和冰龙。火球击中无常的坐骑。冰龙的眼睛被唐门暗器打伤,尾巴也烧着,冒着黑黑的浓烟,痛苦哀号,远远地飞走。妖风和冰雪也随即停止。只剩两个冰元素傀儡,站在原地,投射冰雹弹,攻击唐国君臣。武宗正准备反击,却发现冰元素傀儡自动瓦解。

“竟然被妖人搅局!”武宗君臣长吁一口气,跟张说等回到神道寺休息,用些斋饭,商议再准备祭品。

小主,

张说急命太监和随从,到山下采购祭品。两日后再次祭祀天帝。轩辕勃祈祷之后,果然风静树止,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为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武宗亲自撰写《纪神道山铭》,刻于绝顶日观峰千古弈局旁的平流巨石。

轩辕勃下到南天门时,突然眼前发黑,几乎晕倒。张说让哼哈二将,将皇帝抬下天道山。当初张说主张封禅,未料迭遇变故,深为自责。倘或皇帝在封禅途中,有个三长两短,中书令难逃其咎。

武宗躺在华丽的四轮马车上。銮驾回京,浩浩荡荡,赶回帝都。

李隆基自毁婚约,主动将武惠送入皇宫,以为邀宠。武惠入宫后,初封武婕妤,颇获宠幸,连生两个儿子,都不幸夭折。武宗听信谣言,以为武婕妤是凶鼠转世,便不再宠爱。

武婕妤饱受冷遇,对皇帝失望,却不敢流露。她常常自嗟自叹,思念临淄王不能自已,直到有一日病重,恍惚间,看到李隆基就坐在身边。

“三郎,三郎!这不是做梦罢?”武惠妃流着泪,柔声呼唤。

李隆基轻握武惠之手,肺腑也痛苦万状。倘或当初不用美人计,自嘎临淄王位未必就能保全。为防被宫女发现,李隆基没有多言,急点武惠妃昏睡穴,盖好被子,默默离开。

次日醒来,武婕妤脑袋昏沉,回思昨夜所见,仍然历历在目,“临淄王果真来过?宫禁森严,插翅难入。莫不是自嘎思念成魔了?”

原来皇宫内有密道,可在紧急情况下逃跑。李隆基掌握皇宫秘图,可以自由出入宫禁。他得知武惠妃病重,便从密道进入,跟武惠妃见面,彼此诉说幽情。两人旧情复萌,身不由己,生下孽胎,这便是寿王轩辕瑁。不久,武婕妤被加封为武惠妃。

武惠当然不知,临淄王为了夺回江山,别有用心。之前两个孩子,就死得蹊跷。如今偷情生下轩辕瑁,只要将来被封为太子,李唐江山便可恢复。

轩辕瑁聪明仁孝,至十六岁时,被武宗派往蜀郡历练,任唐门都督。他在唐门两年,破狼有功,归来时,被封为寿王。轩辕瑁刚刚封王,春风得意,参加朋友婚庆喜宴,乍见杨玉环天颜,当时就愣住,痴痴不能移目。“这就是梦里的白鹿姑娘啊!”

杨玉环面上绯红,心道:“这位寿王好生无礼,却似在梦里见过。”

他们后来,又见过几次面。寿王轩辕瑁偷偷拉过杨玉环的手。可后来,杨玉环应召入宫,彼此见面,也装作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