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李重俊兵变(2 / 2)

极品丐帝 庄雪禅 2427 字 1个月前

安乐公主跟太子李重俊关系不好,倘或李重俊当了皇帝,韦武两家难以保全。公主自恃李显及韦后钟爱有加,也就无所顾忌。她自行草拟好诏书,将所写文字掩盖着,要求李显在上面盖玺印。

李显对安乐公主有亏欠,总想弥补,也就乐呵呵照办,在诏书上签字盖章,有时甚至不看诏书内容。他是一个标准好父亲,但绝不是一个好皇帝。

安乐公主自认为是皇后嫡生,比太子李重俊要高一等。虽然李重俊为太子,仍旧瞧他不起。

武三思父子便想出毒计,阴谋挑唆安乐公主激怒太子。“太子不除,武家必遭覆灭。”

安乐公主深以为然,有时当着文武朝臣的面,当面凌辱太子,呼他为“狗奴儿”。只要李重俊应对失策,口出不逊之言,就有法子,让他一步步走向毁灭之地。

侮辱太子,不仅能打击太子的威望,扭转人心期待,还能借此察看朝臣的反映。有胆敢为太子说话的,不出两个月,都被贬官,甚至诬陷下狱处死。

武三思父子又想出几个妙招,不断刺激李重俊。

太子回到府邸,吃不下,也睡不着。眼看在朝中的亲信大臣,一个个被贬被杀。若不果断行动,只怕就来不及勒。

武三思以衰暮之身,又纳享一个徐姓美妾,享受温柔富贵的生活。但他仍旧睡不安实,李重俊是个心腹大患。想办法搞掉太子,让安乐公主继位,天下就是武家的勒。

武崇训为了能当皇帝,拼命讨好安乐公主,晓以利害,鼓动她当皇太女。

武三思又通过武崇训,怂恿安乐公主,在李显面前要求被册立为皇太女,将来好继承皇位。若真是安乐公主被立为皇太女,将来继承皇位,而武崇训为丈夫,天下岂不落入武三思的手中?

李显虽然昏庸,将仇人当作亲家,对这一点的利害关系还是知道的。

宰相魏元忠劝谏说:“公主若为皇太女,驸马又称为甚麽;安甚麽名号?太子无罪被废,会动摇社稷,于国家不利。”

李显拒绝安乐公主的无理要求。就武三思来说,则为其篡逆的手段。

太子李重俊本来就对武三思淫乱后宫,欺蒙李显,专权擅政,勾结上官婉儿,每下诏令,推尊武氏,阴怀篡立极其不满。

武崇训指使安乐公主请求李显废黜他,另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就更愤恨不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轩辕勃等正直大臣,对武三思的胡作非为,危害社稷也极为不满。李重俊便暗中拉拢,对武三思不满的朝中官员。

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假传李显圣旨,率领羽林军骑兵一千三百余人发动兵变。

他命令羽林军包围梁王府邸,独孤祎之李承况等看守诸门,不令放走一个。自己带着李多祚李思冲,及沙吒忠义等将士,冲入武三思的府邸。

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

而后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率军闯入肃章门,在皇城内搜寻韦皇后,安乐公主与昭容上官婉儿。

韦皇后正与宫女下双陆,惊闻变故,簇拥着中宗奔向玄武门。李显慌忙召左羽林将军刘仁景前来护驾,让他率领留军飞骑百余人在楼下列守。

随后,李多祚等率羽林军赶至,想冲上玄武门楼,结果被宿卫士兵阻住。

眼看就要攻下玄武门楼,形势十万危急。

李显臂中羽箭,夫妇二人瘫坐在门楼上抱头痛哭,没想到千辛万苦,熬了多年做成皇帝,没死在母后手里,反死在太子手里。

中宗李显趴在楼槛上,对千骑士卒喊话道:“尔等都是朕的卫士,缘何要作乱?若能归顺,斩杀李多祚等,将长保富贵。”

“皇帝昏庸,将家事和国事混为一谈,宠信武三思,纵容皇后和安乐公主。怎不叫人叹息?”

轩辕勃发现时机成熟,急忙率唐门铁甲武士,赶至玄武门。太监见状大喜,呼道:“皇上,轩辕门主带救兵前来护驾啦。”

李显不顾伤痛,让皇后扶他爬起来,冒头大呼:“轩辕门主,速与朕斩杀逆贼!天下与汝均分!”

轩辕勃大声道:“本将军命令你们停止进攻。”

千骑军在上司面前,停止了攻击。

不过是一顿饭功夫,玄武门前已经横死两百多个禁军将士。

轩辕勃亲自斩杀李多祚和李承况,沙吒忠义等。千骑军官王欢喜,看到势头不对,当即倒戈,合力杀死独孤祎之。“给我杀!”乱军顿时溃散逃命。

李重俊兵变失败,率领百余骑兵,奔出肃章门,逃往终南山。中宗令长上果毅赵思慎,率轻骑追赶太子。李重俊到抵达雩县西十余里处,麾下仅剩几个家奴跟随。他见天色已晚,便到树林中休息,结果被左右亲信杀害。

李重俊死后,东宫僚属没有敢接近李重俊的尸体。唯永和县丞宁嘉勖,解下衣服,将太子首级收拾起来,长声痛哭,因此被贬兴平丞。

太子李重俊政变时,所经过的诸城门守护者,都被连坐流放。韦皇后的党羽上奏,请求将他们杀死,中宗没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