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上官海此次前来,是有事情求助于自己,柳正阳和蔡雨桐都感到很是诧异。因为虽然很长时间没见,但是两方的关系都很熟络。而且以他们对上官海的了解,基本上是没有求助过别人的。这次听到上官海竟然主动地说出请求,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剑圣师兄,您这是什么意思?”柳正阳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上官海,“堂堂剑圣还有求于我们?怕不是无聊了来拿我们开涮吧?”
“你看你这人,嘴里就没好话。”上官海一脸嫌弃地看了一眼柳正阳,“我还是跟雨桐师妹说吧。”
“剑圣师兄,有什么我们能做到的您就说, 不必谈什么请字,我们可担待不起啊。”蔡雨桐也有些慌张,不知道上官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主要是我觉得今天是贸然前来,而且一定要让给你们答应这件事。”上官海对蔡雨桐说道,“虽然很是无礼,但我也是实在没有了办法。”
说罢,上官海对着院子里那两个孩子招了招手:“来,你们过来。”
柳正阳和蔡雨桐这才意识到,刚才除了铸剑山庄的弟子确实还有两个没见过的小孩子。听到上官海的呼唤,背着刀的那个孩子便答应了一声:“是,师父。”
“师父?”柳正阳瞪大了眼睛,“你收徒弟了?你不是说嫌麻烦不会收徒吗?”
“万事没有绝对嘛。”上官海假装板着脸说道,“人才都送上门了,拒绝了多可惜啊。”
柳正阳一挑眉,戏谑道:“我看这未必是你的真心话,当年那么多名门正派的人带着天赋异禀的孩子去剑冢找你,你看都不看就把人家拒之门外了,还说永不收徒。你现在又这么说,可站不住脚啊。”
“哎,人都是会变得嘛。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也觉得有些无聊了。”上官海漫不经心地打马虎眼道,“随便收俩徒弟解解闷儿,打发打发时间。”
“你快得了吧,你能随随便便就收徒?我都能把这铸剑山庄送给你。”柳正阳撇了撇嘴,显然是不信上官海的话。
上官海斜着眼睛看着柳正阳,随口调侃道:“我可不要,你这山庄虽然景色不错,可是人太多了。人一多,事就多,你看你们俩都在江湖上扬名多年的侠侣了,到现在忙得连个孩子都没有。”
这句话戳到了柳正阳的痛处,但碍于面子他还是嘴硬道:“这是我们的私事,师兄你也管得太宽了吧。”
蔡雨桐倒是没在意两个人的拌嘴,而是把目光落在两个孩子身上。只见背着刀的那个孩子并没有自己先走过来,而是绕到那个戴面具的孩子身后,说了句:“师兄,师父让我们过去了。”然后推着他一起走了过来。
戴面具的孩子并没有回应,只是像具行尸走肉一般任凭背着刀的孩子推着他往前走,好像一切行为都任他摆布。
两个孩子来到三个大人面前,背着刀的孩子丝毫不胆怯,反而好奇地打量着柳正阳和蔡雨桐。忽地就单膝跪地,拙劣模仿着江湖人士的样子,一抱拳说道:“师侄方隐,见过柳师叔、蔡师叔。”然后虽然低着头,但是他的眼睛却在向上翻着,偷偷地观察着三个人的反应。
“嘿,这小子有点儿意思啊。”柳正阳一见到方隐就喜欢上了,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颇具灵气。
蔡雨桐也是瞬间眉开眼笑,一把就将小方隐扶了起来,握着他的手关切地问道:“快快起来,地上凉。你叫方隐啊,从哪里来啊?”
“顺天府洛家,我是洛家第二个儿子,不过是庶出。”方隐毫不怯场,顺畅地对答如流,“师父说蔡师叔天生丽质,这么多年也未曾失了容颜。可是小侄今日一见,觉得并非如此。”
“哦?此话怎讲?”蔡雨桐见方隐如此大方开朗,也没有生气,反而对他产生了好奇。
方隐随即回答道:“因为我看蔡师叔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就像我的姐姐一样。”
“哎呦,这小子嘴真甜。”蔡雨桐听了方隐的话后,顿时心花怒放,爱怜地抚摸着方隐的小脑袋,“跟着你师父过来的时候饿了吗?一会儿师叔给你做好吃的。”
“谢谢蔡师叔。”方隐尽量不让话掉在地上,能接则接。
蔡雨桐是越看越喜欢,柳正阳却在旁边低哼一声:“哼,小小年纪,油嘴滑舌的。”
蔡雨桐当即瞪了柳正阳一眼,佯怒道:“就你嘴硬才好是吧?话都不会说,就知道找人比武。行走江湖,能说服对方不动手最好,这孩子我看文武双全,将来一定比你强。”
“比我强?那要看剑圣师兄教得怎么样了?”柳正阳也不生气,反而借机会踩了上官海一脚。
“嘿,正阳师弟,你们两口子拌嘴,别扯上我。”上官海指着另一个戴面具但是沉默不语的孩子说道,“那个也是我徒弟,叫洛轩。他比方隐入我门下要早,所以他是师兄。”
蔡雨桐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洛轩身上,见他一动不动,也没有声音,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剑圣师兄,这孩子是怎么了?”
小主,
方隐此时便从蔡雨桐手里挣脱开来,走到洛轩旁边,替他回答道:“师兄他怕生,尤其是见到两位德高望重的师叔,就有些拘谨,还请两位师叔不要见怪。”
方隐的动作很显然是在袒护着什么,但是在孩子面前,大人还是要看破不说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