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野味肉干(2 / 2)

做了肉干,又做了五香豆干,还卖豆芽,以及点心盒子,算是源头工厂,价格都是最便宜的,倒是有些人来买。

不过还没有打出名号,也没有什么别处做不了的吃食,还不能一家独大。

谷闲云就等着果子下来,做罐头呢。

不过这要等一等的,这个时代不像是现代社会,什么季节都能吃到买到各种果子,就是商人也要等。

家里卖着这些,也没耽误谷闲云他们晚上摆摊,该赚的钱还是赚的,不过家里除了徐山桃,又找了一个工人。

是个姓魏的年轻媳妇,是三婶云氏介绍来做工的,是个利落干净的人,谷闲云只需要教她们,不需要怎么做活了。

谷闲云也不怕她们把本事学去,因为最重要的就是保鲜。

这个年代没有添加剂,就算是学会了做法,没有办法保鲜,也是没用的。

转眼,就快到端午节了。

“相公,快要过五月节了,我想着买点东西,回娘家看看。”

一早上谷闲云就和徐远山商量,说是商量,但是其实这个谷闲云自己是完全能够做主的。

她想要给娘家买什么,徐远山都不会有意见。

徐远山就点头道:“是该买东西了,买什么这个就是娘子说了算了,明天赶集时候,把东西都买了。”

“在买点大黄米,包点粽子,给我娘他们拿回去一些,咱们自己吃一些。”谷闲云笑道。

端午节包粽子吃的习俗,这里也有,大黄米是一种类似于小米一样的米,只不过是粘的,有些地方也包糯米的粽子。

“嗯,在拿些蜂蜜,粽子配着蜂蜜,那味道才好呢。”徐远山又道。

这个地区吃的粽子是甜粽子,所以自然是配着蜂蜜吃的。

粽子里还有放大枣,红豆和葡萄干的,不过谷闲云喜欢吃纯米的,不放其他东西。

次日赶集回来,买了芦苇叶子还有马莲,谷闲云就准备包粽子。

这个活计不难,谷闲云也没用别人帮忙,很轻松的就给包完了。

粽子这东西包完了要煮熟了才能放的住,谷闲云包的有些多,两个大锅都架起了火。

自己养的鸡鸭鹅因为灵泉水的滋养,长势很快,本以为要秋下才能下蛋,谁知道夏季就开始下蛋了。

三婶云氏之前还吃惊呢,一起买的,自家的就不行,还夸赞了谷闲云有本事,这养的鸡鸭鹅都格外的好。

粽子锅煮蛋比较好吃,会有特殊的味道,谷闲云就把这几日捡了没吃的蛋,都给清洗干净,放进了粽子锅里去煮。

满锅的灵泉水,更是加重了粽子的香气,满院子都是清香。

庄户人对于这些节日比较看重的,所以也是家家都包粽子的。

不论是有没有钱的人家,都会包上一些,所以整个小山村,都是粽子的香气。

粽子熟了,就用凉水泡上,冷却着,鸡鸭鹅蛋也是,今天煮的早,就早早的让徐远山接徐老爷子回家吃饭。

“我看着集上也有很多卖糯米的,都是从南方进货过来的,我怕有的是陈米,也看不出来,就买了咱们本地种的大黄米。”谷闲云一边往上端粽子,一边说道。

徐老爷子点头道:“咱们本地种的,更好吃,都是去年的新米,我也爱吃大黄米的。”

“咱们这头几年还没有卖糯米的,这几年有了,现在漕运发达了,进货也快了。”徐远山就说道。

谷闲云点头,漕运发达是好事,到时候自己可以购买南方的水果,不至于还没到地方,就烂了。

“园子里的小柿子也红了,我摘了几个,做了些疙瘩汤,这个对胃好,煮了些鸡鸭鹅蛋,多吃点。”

粽子这东西是粘的,又是甜的,不能吃太多,否则胃受不了,而且吃这个东西也吃不饱,就又做了疙瘩汤。

“还是娘子想的周到,粽子这东西好吃,吃过了也是伤胃。”徐远山也说道。

小主,

谷闲云笑着点头,打开了一个粽子,清香味道更大了,蘸着蜂蜜吃,甜甜糯糯香香的。

粽子包好了,谷闲云又带了些蜂蜜,还有鸡鸭鹅蛋,自己做的点心,还有买的酒和一些其他吃食,回娘家看看。

这边的习俗,就是每每到年节的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家看看。

有钱呢,就多带点礼物,没钱呢,就少带一些,一般人家都是无所谓的。

最重要的是回家和家里人团聚,回娘家一般都是女儿女婿一起回,但有时候女儿会在娘家住上几天,姑爷一般就不太合适住下了。

谷闲云不知道这个习俗的原因,但是自己娘家还好,没有那么多规矩,大姐夫和相公有时候也是会在娘家住的。

不过现在不行,家里太忙了,每日白天还有人来买东西,或者定点心,离不开人的。

“相公,把我送回去,吃了饭,你就要回来,要不然爷爷一个人忙不过来。”谷闲云就嘱咐道。

徐老爷子也忙,自然没空一直帮着卖东西,这种收进银钱的事,也是不能雇人的,只能自己做。

知道徐远山不舍得离开自己,谷闲云这才嘱咐道。

徐远山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娘子也确实好久都没有回娘家了,如今回去住几日,也是应该的,自己不能说什么。

“我知道,我把你送去就回来,哎,你不在家,让我自己在家,我还真不习惯呢。”徐远山就嘀咕道。

谷闲云笑道:“那就要习惯,人家成了婚就要出去做工的大有人在,难不成还不过了。”

“我知道,我就是舍不得你。”徐远山抱住了谷闲云,像个小孩子一样撒娇。

这么大个人了,还在自己的怀里撒娇,弄的谷闲云也是哭笑不得,就道:“我住几日就回来。”

徐远山乖乖点头道:“好,娘子快去快回。”

将带回娘家的东西都装到车上,夫妇两个赶着牛车回家,带着这么多的礼物出村,谁看见都要羡慕一下。

村里人都知道徐家娶到一个好娘子,那日子过的是蒸蒸日上,越来越有银钱了,一般的人家,都比不上他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