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
富普国际有意中止收购海力士的新闻传回韩国,听到这些消息,上至QW台,下至普通民众,都愤愤不平。
“我们的大企业,那是我们心血,富普国际应该好好珍惜,怎么能还有其它想法?”
“就是,都按协议转让了,就必须按协议执行。”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吗?下去调查确认清楚。”
----
“韩器,你下去敦促,工作人员尽快做好准备,并联络富普国际准备转移。”
对于拥有几座大型工厂,旗下几千名员工,而且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如数支付工资的海力士,所有关联者,都是又爱又恨,爱它能提供就业,恨它出现危机让人拿不到工资让相关利益方陷入困境;这眼看着大金主到来生活有了转变,再起变化,不知道会不会破产倒闭,这如何能够接受!
这是大多数跟海力士利益息息相关者的看法,也是本次人员转移职务最高的人员,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却迟迟没有产品推出,被边缘化的研发三部(现在是内存与屏幕策略产品部)的部长韩器的想法,除此之外,其内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声音。
‘新内存和新屏幕的研究都到了最后阶段,只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就能有产出,绝不能再出意外。’
在按照公司临时管理机构现任负责人的要求,安排要跟随转移的几名技术骨干下去敦促确认准备进度后,韩器走到窗户边,看着窗外冬日中有些萧瑟的工厂,一幅幅画面在眼前闪现----
10年前,W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极大的带动个人PC行业的发展,内存条也随着PC的大规模普及而增长,在美国留学并在镁光历练几年后,韩器选择了回国,怀着一腔热忱加入了当时的初创期的现代电子。然后陪伴公司一起,经历了与NEC,日立,东芝,镁光,三星、现代电子和LG半导体市场的浴血厮杀,最终成为内存六强中的一员。
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大批科技公司倒闭,内存领域也不例外;经济萎靡,需求不振,DRAM价格的狂跌,导致海力士在2001年巨亏25亿美元,无法按期归还收购LG半导体(LG Semicon)时欠下的巨额贷款,内外交困之下,海力士的资产负债率极速飙升,在2001年达到了令人咂舌的206%,所有人都认为它很快就完蛋了。
之后,以韩国交换银行(KEB)为首的债权人,进驻海力士并接管了管理权,并开始寻找买家,然而这么个巨债的烂摊子,又是在亏钱不要命的内存行业,三星和LG都拒绝接手。
而韩器所在的研发团队,当时正处于研究关键阶段,眼看着不久就要出成果,却突然被停止了资金供应,还被强制要求中断研究。
当时,韩器主动找过领导,说明情况,要求继续提供支持,完成研究,结果新上任的领导一句话顶了回来。
“你们的情况,我了解过,连续五年总计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入还没有研究出任何成果,你们团队都是垃圾,不要再妄想公司再继续投入。”
被自己公司的管理者全盘否定,深深刺痛了韩器,之后的日子里,一度非常沮丧颓废,甚至被所有人嫌弃。
直到有一天,富普国际突然杀出,提出以20亿美元接收这个海力士内存和其它业务,并愿意承担30亿美元的债务;对于这个突然降临的家资丰裕的大财主,KEB等债权人当然欣喜若狂,经过简单的二轮沟通,就接受了其包括首付25%款项就正式交割,转移部分产能到其湾湾生产基地,一周内开始搬迁等比较苛刻的条件,并且在收购协议中做了诸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