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流民(2 / 2)

关于那些外来的江湖人士,桂林郡一开始是打算委托真武阁的人前来帮忙管控的。

但是真武阁的弟子们,目前都在忙于处理那几大家族惹出来的祸事,根本没有办法抽开身……

农鸿志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此事倒是无妨!目前宜山县里有实力的江湖人士,都已经被那几大家族给拉拢了,而几大家族又都被真武阁给秘密监视着,所以并不需要担心什么……至于剩下的那些江湖人,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会点功夫,却又无所事事的游侠儿……”

“既然他们不愿意去修路,那就让县里再出个章程,安排他们进山清扫、打猎吧……这样既能让他们的功夫有所用之处,又能保住他们的颜面……我相信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干的!”

张书安想了想,觉得此事似乎可行,于是点头附和道:“农大人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只是那些游侠儿虽然会些功夫,但是打猎却也是一门学问,还得需要找些经验老道的猎人们配合一下才行……”

所谓的“游侠儿”,说白了就是一群会点小功夫,但是却没有大本事的小混混。他们平日里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却又极其喜好面子,时刻都梦想成为小说里的“大侠”,所以自然不可能去跟着流民们修路。

而宜山县外的群山里,各种豺狼虎豹时常出没,若是以“除害”的名义组织他们去猎杀这些凶兽的话,既能大大的减轻宜山周边的危险,又能安顿这群游侠儿的去处,还能为百姓们增添一些肉食……如此一来,也算是一举三得了!

想到此处,张书安喝了口茶水之后,便是对农鸿志告退一声,然后快步离去,打算尽快的将这个计划给拟定出来。

农鸿志看着对方离去的身影,并没有说什么,只觉得此人确实勤恳。

张书安乃是参加过大晋科举的举人出身,不过……大晋的天才数不胜数,想要跻身进入大晋朝堂的读书人多如牛毛,区区举人并不算得了什么。

他在大晋境内呆了几年也等不到候补的职位,于是便千里迢迢来岭南这边某个出路,凭着举人的身份得到桂林郡主的赏识,在宜山县里勤勤恳恳的干了几十年的县丞,若非是农鸿志突然空降而来,那么张书安是极有可能成为宜山的新任知县的。

不过,因为大晋和大梁开战的缘故,为了防止作为相邻边境地带的宜山县被卷入其中,所以桂林郡才派了农鸿志这种能文能武的人前来担任知县之位。

在县衙里的诸多事宜上,农鸿志只负责统筹大局,各项章程的细节都是在张书安在安排。

当张书安离去之后,不多时,书房外便是再度有人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负责管理宜山县衙役的典史,邵强。

邵强身穿布甲,腰间佩刀,走进书房之后,便是对农鸿志抱了抱拳,说道:“启禀农大人,根据守在县门口和城外各处的眼线来报,这几日里,每天都有一批江湖人从东门出去,他们一直往东部走,既并未离开宜山的地界,却也并没有再走回城内,而是聚集在了东部的一处村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