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明内斗,南北对峙(2 / 2)

“哈哈!顺天来了家书不是好事一桩吗?”王宇笑了笑,对王世摆摆手。“别急别急,告诉下边的将士们,不出半个月,咱们的援军就到了,咱们未必没有和朝廷相持的机会。”

当然朝廷怀疑王宇和安南有勾结的时候,最好他们真的有勾结。

“左都督,不知这援军...”

王世倒是一脸懵,不明白王宇的底气在哪儿?

难道是今年强行从土司手里招募的三万多人马,还在训练的六卫狼兵。

可这六卫狼兵与岭南十二卫加起来,顶了天也就十五万人而已。

亦或者南海宝船舰队,王世倒是知道,有一部分王氏子弟,被安排到了八公子手下的宝船舰队做事。

但即使加上南海宝船舰队的万余人,那岭南最多也就十六万人而已,更何况,大明朝廷的勋贵那边,也有东海宝船舰队啊!

和朝廷放在岭南四省包围的五十万大军,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王宇没有解释的必要,半个月后,见分晓,王宇让老二去给圣母皇太后送请罪的折子,就是为了拖延一下时间而已。

“下去告诉那些将领吧!十日之内,他们就知道援军从哪里来了。”

王宇面无表情的挥手,让王世去安抚军心去了。

现在岭南军有些被动,家人全在顺天,只是一封家书,王宇这边的武官便军心涣散了,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还好士卒们在辽东的家属都被王宇接过来了。

不然这仗,绝对没得打。

本来王宇以为,自己可以在岭南玩慢慢猥琐发育那一套,但是这剧情人物也太智能了,自己这刚刚有点起色,你提莫的就要一波了,能不能给自己这玩家一点游戏体验了。

只能说这就是个剧情衍生现实世界,王宇这个蝴蝶引发的历史变动,在后期会越发大。

现在无论是原本的剧情还是历史,对王宇来说,都不具备参考价值了。

毕竟大明北方现在草原人的威胁,确实没他这个雄踞岭南,卧在大明的南方的心腹之患大啊!

你看看孙若微,都不惜从北方调集四镇,合计五十万人马,直接来把岭南围了。

手里合计才有十五人马和一支南海宝船舰队的王宇,自然是果断认怂,给大明圣母皇太后上个表,拍拍马屁,认个错,承认自己以前说话大声了点,给自己在岭南的所作所为辩解一番。

然后王宇这么拖延着时间,主要是为了从等安南直接调闯军过来,修好了从广州开始,到交趾结束的官道。

十日之内,闯军的先头部队就可以过东侧镇南关官道,十五日之内可以通过岭南境内的官道把闯军分布到各个地方。

朝廷认为你与外敌勾结的时候,你最好真的与外敌有勾结。

闯军在占城狠狠的征收了一波粮草之后,留下两万二狗子驻守,撤回了交趾以南的所有汉人城寨。

为了抽调兵力支援岭南,闯王让出了占城以及安南南部,留下三万汉军退守交趾。

十五万强征的二狗子加上十万闯军,合计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在贵州布政使镇南关总兵的眼皮子底下,直接开进了岭南柳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别管闯军强征来的二狗子有多少战力吧,至少这个数量唬人啊!

为什么闯贼会用倾国之力支持靖国公,这不合理啊!

镇南关总兵连忙派八百里加急给亲自提督湖广的英国公张辅去信,安南闯贼三十万大军开进了岭南。

王宇在把各地挖矿的土司叛军,安南二狗子强征武装四万人马。

现在五十万干五十万,英国公张辅也麻爪了,稍有不慎,大明真有亡国之危。

王宇可不是那种受古代忠君思想束缚的大将,你真以为劳资不敢反吗?

王宇一度还秘密派人的去岭南所属的江西抚州,把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子淮靖王朱瞻墺,直接用超规格新君的礼仪,直接迎到了福州。

靖难之后,朱棣就给了藩王提高了经济补偿,相应的他们就没有了兵权,成了身份高贵的猪,淮靖王朱瞻墺,没有一点反对的余地。

淮靖王朱瞻墺到了福州,知道了王宇以他的名义称帝,给大明全境发布了檄文,在福州打出了剪除妖后孙若微,细数妖后十大罪状后,号召大明各地总兵,藩王起兵护国清君侧旗号。

岭南左、右布政使、知府、知州、都指挥使、留守指挥使,纷纷应援响应。

大明左军大都督,靖国公,定国大将军王宇一时不察,直接被“叛军”困在了广州,再次给朝廷发折子“求援”。

当被控制在福州的朱瞻墺知道自己已经被称帝了,自己还要做大明第二个靖难之君的时候,幸福的昏死过去了。

王宇必要的时候,也可师出有名,他手里还有太宗、宣宗两道靖难的旨意,还有验证人活着。

后面真要和朝廷大军干起来,至少边关各镇总兵不出兵,两不相帮,也有能搪塞朝廷的借口。

这大明出现了第二次武将抗命之事了,此时朝廷的权威,已经受到了削弱。

给最坏的情况,分别做好了应对方式之后,王宇给在近在咫尺,于湖广提督三十万大军的英国公张辅暗中去信,直接质问孙太后,为何要无故围困岭南。

一个月之内,朝廷要是不给他这个忠心耿耿的大明靖国公、左军大都督、加兵部侍郎头衔的岭南巡抚一个答复,他就要挥兵北上,带着大军去顺天找孙太后讨个公道了。

之所以是一个月期限,那是因为岭南还没开发好,没有辣么多的粮草。

不从岭南打出去,王宇就等着这五十万大军因为缺粮而溃散吧!

即使王宇已经使劲在安南、占城收刮粮草了,最多也仅仅够五十万大军支持两个月的。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顺天到来的家书,而军心动荡的王氏子弟,此时安南近三十万援军进入岭南之后,也难得的安稳下来,开始发挥作用,帮王宇节制起岭南这杂乱的五十万大军来,分守四境。

只不过闯军在安南和占城的局势就不妙了,安南的陈氏余孽受到了暹罗的支持,在占城、交趾以南作乱。

要是闯军不回援,暹罗陈兵在占城边境,这占城得丢啊!

不过王宇也顾不过来了,不是他想内斗火并,这全是孙太后逼他的啊!

老八带着南海宝船舰队随时待命,真要把王宇逼急了,他就来一手大明还未见识过的海上突袭,直接运兵到天津卫登陆,突袭顺天。

顺天

紫禁城

坤宁宫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老二终于是见到了大明皇室现存辈分最大的太皇太后张妍。

自从朱瞻基去世之后,太皇太后日益病重,一直不问世事,在坤宁宫荣养,此时已经一副油尽灯枯的样子。

不过听闻自己那远在岭南的外甥给自己带来消息,这位为丈夫、儿子、弟弟、外甥(排名分先后),操了一辈子心的太皇太后强打着精神,接见了王宇派来送信的嫡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