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风云变幻(1 / 2)

北京城,秋意渐浓。

李修然站在南明临时朝堂外,听着殿内激烈的争论声。三天前他刚到达北京,就遇上了这场关系重大的朝会。

"绝不能接受海盗的条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出,"让海盗参与朝廷决策,这是动摇国本!"

"可是郑芝龙的水师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海上力量,"另一个较为温和的声音说,"如果不尽快做出决断,满清可能会切断我们的海上补给线。"

殿内的争论还在继续。李修然知道,这场争论的背后,是整个东亚局势的巨大变革。

"大人,"一个身着便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朱大人请您进殿。"

李修然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对方走入大殿。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朱聿键坐在上首,神情凝重。看到李修然进来,他微微点头:"李先生,请说说你的看法。"

李修然环视四周,不动声色地说:"诸位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三天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与大员商盟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意味着什么?"朱聿键问道。

"这意味着,"李修然缓缓说道,"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海上贸易不再是某一方可以独占的了。而我们,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他走到殿中央的地图前:"请诸位看,这是最新的海上贸易形势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线纵横交错,每一条都标注着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利益分布。

"从马六甲到台湾,从日本到菲律宾,新的贸易格局正在形成。而在这个格局中,谁能掌握海上贸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较量中占据优势。"

"那你的建议是?"一位老臣问道。

"与其抵制变化,不如主导变化。"李修然说,"我建议成立海外贸易总署,由朝廷直接管理海上贸易事务。同时,吸收郑芝龙水师为正规海军,建立新的海防体系。"

"这...这是要变革祖制啊!"有人惊呼。

"是的,"李修然直视着那人,"但如果不变革,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大的危机。满清已经在集结船队,他们的目标不仅是陆地,更包括海上。"

朱聿键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听说你和西洋女子卡洛琳娜有所合作?"

"正是。"李修然坦然回答,"卡洛琳娜代表的是新兴的海上力量。他们掌握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贸易网络。与其视之为敌人,不如化为助力。"

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跑入大殿:"报!北方急报!"

朱聿键接过信件,脸色突变:"满清大军已经开始向山海关集结!"

殿内顿时一片骚动。

"诸位!"李修然提高声音,"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满清的威胁就在眼前,我们需要尽快做出决断!"

朱聿键环视群臣,最终下定决心:"传旨,即日起设立海外贸易总署,任郑芝龙为水师提督,统领海防事务。另外......"他看向李修然,"请李先生为总署顾问,协助制定新的海防政策。"

当天晚上,李修然在驿馆收到了卡洛琳娜的密信。信中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同意在台湾设立商站,并将提供一批最新的火炮。

"变革开始了,"李修然喃喃自语,"希望还来得及......"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山海关,大批满清骑兵正在集结。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明朝的国土,更是整个东亚的制海权。

而在台湾,郑成功正在按照新的图纸扩建港口。这个未来的东亚贸易中心,将成为抵御满清的重要基地。

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适应新的贸易规则。他们中间,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场风云变幻,才刚刚开始。

朱聿键的书房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这是最新绘制的海防要图,"李修然展开一卷图纸,"从辽东到广东,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了望系统。任何可疑的船只动向,都能在一天之内传到各个指挥点。"

朱聿键仔细研究着地图:"这些红点是......"

"烽火台改良版,"李修然解释道,"结合了西方的信号系统,白天用旗语,夜间用彩色烟火。比传统烽火更精确,还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妙!"一旁的郑芝龙赞叹,"这样一来,我们的水师就能提前得知敌情,占据主动。"

"不止如此,"李修然指着几个关键港口,"这些地方,我们还设立了商情观察站。表面上是收集贸易信息,实际上......"

"是监控各方势力的动向,"朱聿键明白过来,"商路就是情报线。"

"正是。"李修然又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卡洛琳娜传来的最新消息。满清已经开始在辽东集结船材,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建成一支规模可观的水师。"

小主,

"三个月......"郑芝龙思索道,"时间很紧啊。"

"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李修然说,"趁他们立足未稳,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他详细解释了计划:第一步,由郑成功率领主力舰队在台湾海峡列阵,吸引满清注意力;第二步,卡洛琳娜的舰队从朝鲜半岛后方包抄,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最后,郑芝龙的水师从侧翼突袭,一举摧毁他们的造船基地。

"好一招声东击西!"郑芝龙拍案叫绝,"不过,时机把握很关键。"

"所以我们还需要内应,"李修然说,"威廉·配第已经安排人打入了满清招募的外国船员中。只要他们一开始行动,我们立即就能收到消息。"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匆匆跑来:"报!辽东急报!"

李修然接过密信,看完后脸色一变:"有意思,多尔衮派出了一支使团,说要和我们谈判。"

"谈判?"众人都露出诧异的神色。

"是的,"李修然冷笑,"他们提出,只要我们断绝与西方商人的联系,他们就承认南明政权的合法地位。"

"好大的口气!"郑芝龙怒道。

"不,"李修然摆手,"这反而说明他们慌了。显然,我们的海上联盟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威胁。"

朱聿键沉吟片刻:"那我们该如何回应?"

"以拖待变,"李修然胸有成竹,"表面上答应谈判,暗地里加快行动。等他们发现上当时,我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

"可他们肯定会派人监视我们,"郑芝龙提醒道。

"正好,"李修然露出神秘的笑容,"让他们看看我们想让他们看的。张天志!"

"在!"张天志立即出现。

"启动'疑兵之计',"李修然吩咐,"让所有港口都显得很平静,该装卸货的装卸货,该进出的进出。另外......"

他压低声音,交代了几句。张天志领命而去。

"还有一件事,"李修然对众人说,"明天就是中秋。我建议在各个港口举办花灯会,邀请各国商人参加。"

"花灯会?这个时候?"有人不解。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表现得泰然自若,"李修然解释,"让满清的细作看看,我们有多'沉迷'于节日气氛。"

众人这才明白他的用意,纷纷称赞不已。

散会后,李修然独自站在天台上,望着渐渐升起的明月。

"多尔衮啊多尔衮,"他轻声说,"你以为我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却不知道,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互相理解与合作。"

远处,无数花灯在港口次第亮起,将整个海岸线点缀得如同星河倒挂。

这看似平静的繁华背后,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福州港的花灯会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来自各国的商人都被邀请参加这场盛会。街道两旁,中西合璧的花灯造型引人注目:有传统的龙凤图案,也有西方的帆船剪影;有描绘佛道传说的场景,也有希腊神话的故事。

李修然穿着一身便服,混在人群中观察着。他注意到,至少有三组满清的密探也伪装在人群之中。

"真热闹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卡洛琳娜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里,她今天穿着一身东方织锦,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

"节日嘛,当然要热闹,"李修然笑道,"特别是要让某些人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边说边走,故意经过一个满清密探身边。那人正专注地记录着港口的商船数量。

"看到了吗?"李修然低声道,"他们以为我们真的在准备过节。"

卡洛琳娜微笑:"而实际上......"

"嘘,"李修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向天空,"快看,最精彩的要开始了。"

只见夜空中突然绽放出一朵巨大的烟花。这可不是普通的烟火,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信号。

"开始了,"李修然轻声说。

与此同时,在台湾海峡的某处海域,郑成功的舰队正在按计划行动。每艘战船都打着节日的彩灯,看起来像是要参加花灯会的船队。

而在更远的地方,一支秘密舰队正在借着夜色向辽东海域潜行。

花灯会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各国商人纷纷展示着自己的特色花灯,相互交流着不同的节日文化。

"看那边,"卡洛琳娜指着一个角落,"威廉·配第来了。"

果然,威廉正和几个穿着打扮不太寻常的商人站在一起。那些人的服饰看似混杂,但内行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军事专家。

"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卡洛琳娜压低声音,"满清在辽东的造船确实很仓促,不少材料都是勉强凑合的。"

"这正是我们要的消息,"李修然说,"接下来......"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喝醉的商人失手打翻了一盏花灯,引发了小规模的火情。

小主,

在混乱中,李修然敏锐地注意到,几个满清密探正趁机向码头方向移动。

"他们要检查船只,"卡洛琳娜也发现了异常。

"让他们查,"李修然胸有成竹,"他们只会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的。"

果然,当密探们潜入码头时,看到的只是一些普通商船。那些真正的战船,早已在昨夜悄悄离港。

"时间差不多了,"李修然看了看天色,"该让他们看看最后的表演了。"

随着他的话音,港口突然响起了一阵悠扬的笛声。这是一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曲调,十分悦耳。

然而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音乐中隐藏着密码。

"三天后,"李修然说,"多尔衮就会发现,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你真的认为他们会上当?"卡洛琳娜问。

"他们已经上当了,"李修然指着那些匆匆离去的密探,"看,他们这就要回去报信了。只可惜,等他们发现真相时,为时已晚。"

花灯会还在继续,璀璨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没有人注意到,在这欢乐的表象之下,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三天后,辽东海域。

浓重的晨雾中,满清水师的造船基地一片忙碌。数百名工匠正在赶工,十几艘即将完工的战船整齐排列在岸边。

"大人,"一个监工匆匆跑来,"最新一批船材已经送到,要现在卸货吗?"

负责建造的统领点点头:"快些,多尔衮大人说了,要在月底前完工。"

就在这时,了望塔突然发出警报:"报!东面发现可疑船只!"

统领举起千里镜观察,只见海雾中隐约有几艘商船在晃动。

"不用紧张,"他说,"最近是节日,商船多一些很正常。再说,南面的探子不是报告说,那些叛军都在台湾海峡吗?"

话音未落,北面的了望塔也发出示警:"北面也发现船只!"

这次统领的脸色变了:"不对劲,商船不会同时从两个方向靠近。快!准备......"

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打断了他的话!

浓雾中,十几艘战船突然显出身形。那鲜艳的旗帜让统领倒吸一口冷气——正是郑芝龙的水师!

"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在......"

又是一阵炮响!这次是从东面传来。浓雾散去,露出了卡洛琳娜率领的舰队。十几艘装备着最新火炮的战船正在展开攻击阵型。

"中计了!"统领脸色惨白,"快!派人去报......"

"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冷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统领猛地转身,发现几个"工匠"不知何时已经抽出了武器。为首的正是威廉·配第。

"你们......"统领终于明白过来,"从一开始就......"

"没错,"威廉微笑,"我们早就在你们中间了。"

与此同时,南面的海域上,郑成功的舰队也已经完成了佯攻任务,正在高速向这里集结。

一场完美的围剿就这样展开了。

三个时辰后,等满清的援军赶到时,看到的只有一片狼藉:

- 即将完工的战船全部被毁

- 船材和物资被洗劫一空

- 图纸和技术资料不知所踪

- 训练多时的水手也被带走了大半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在废墟中发现了一面特制的旗帜,上面绣着东西合璧的纹章,旁边还写着一行字:

"海洋,从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北京城,朱聿键的书房。

"计划非常成功,"李修然向朱聿键汇报,"满清的造船计划已经彻底瓦解。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他们不可能再组建起有威胁的水师了。"

"好!"朱聿键大笑,"这一仗打得漂亮。只是......"他略显担忧,"他们会不会因此更急于南下?"

"正相反,"李修然说,"失去了海上力量的支持,他们反而要更谨慎。特别是......"

他拿出一份密报:"根据最新情报,蒙古各部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没有了水师的威胁,我们就能抽调更多兵力支持蒙古各部,牵制满清的后院。"

"高啊!"朱聿键赞叹,"这一招真是......"

正说着,一个侍卫匆匆进来:"报!辽东来报,多尔衮要求和谈!"

"这么快?"朱聿键有些意外。

"不快,"李修然笑道,"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新时代,光有陆地上的力量是不够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较量了......"

山海关外,一座临时搭建的谈判大帐中。

李修然作为南明使团的首席谈判代表,正在仔细审视对面的满清使臣。让他意外的是,索尼也在其中。

"看来多尔衮是真的着急了,"李修然心想,"连最得力的密探都派来了。"

"根据大汗的意思,"满清首席使臣开门见山,"只要南明答应三个条件,我们愿意暂时维持当前的势力范围。"

小主,

"说来听听。"李修然面色平静。

"第一,收回郑芝龙的水师,限制其活动范围;"

"第二,断绝与西洋商人的联系;"

"第三,每年进贡岁币,以示诚意。"

李修然笑了:"大人此言差矣。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当年了。"

他拿出一份地图,这是一张新绘制的海权形势图:

"请看,从朝鲜半岛到台湾海峡,从东瀛到南洋,我们的商贸网络已经形成。就算你们想切断,恐怕也力有未逮。"

索尼突然开口:"我们知道,你们在花灯会那晚耍了花招。"

"是吗?"李修然反问,"那你们可知道,真正的行动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花灯会,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

满清使臣脸色一变。

李修然继续道:"现在,该由我方提出条件了:"

"第一,承认南明的海上贸易权益;"

"第二,开放辽东沿海港口,允许我方商船自由通行;"

"第三,交出在建的造船基地,改为共同开发的商贸港口。"

"这......"满清使臣正要发作,却被索尼拦住了。

"李大人,"索尼沉声道,"您应该明白,这些条件对我们来说......"

"我明白,"李修然打断他,"所以我们还准备了一些补充条款。"

他取出另一份文件:"比如,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开辟西伯利亚航线,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又比如,在日本德川幕府那边,我们可以为你们说项......"

索尼的眼神变了。身为多尔衮的心腹,他太清楚这些航线和关系网的重要性。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个满清斥候冲进大帐,"蒙古卫拉特部突然出兵,已经攻占了两座边城!"

满清使团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

"这只是个开始,"李修然平静地说,"你们也看到了,时代在变。与其处处对抗,不如寻求共赢。"

当天深夜,李修然回到驻地,正看到卡洛琳娜等在那里。

"谈得怎么样?"她问。

"比预期的要顺利,"李修然说,"特别是在蒙古人的'配合'下。"

"这么说,我们之前支援蒙古各部的决定是对的?"

"不止是对的,"李修然望着北方,"这才是真正的'海陆呼应'。当满清发现他们不得不在南北之间周旋时,我们的海上新秩序就有机会真正建立起来。"

卡洛琳娜若有所思:"所以之前那些行动,不仅是为了打击他们的水师,更是为了......"

"为了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李修然说,"在这个新时代,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了。要么加入新的秩序,要么被时代淘汰。"

远处,一轮新月悄然升起。这个夜晚注定会被记入史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开始。

而在这个新时代里,

海洋不再是分割的屏障,

而是连接的桥梁;

贸易不再是掠夺的工具,

而是共赢的纽带。

台湾,安平港。

新建的贸易总署大楼巍然矗立,东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庭院中,一块醒目的石碑上刻着"四海通商"四个大字。

李修然站在总署的议事厅里,看着墙上新绘制的航线图。短短几个月,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满清正式开放了辽东三个主要港口

- 蒙古各部开始参与陆上商道建设

- 日本逐步放宽了贸易限制

- 欧洲各国商行纷纷在台湾设立分支

"真是令人惊叹的变化。"威廉·配第走进来说,"不过,克伦威尔那边开始有些异动。"

"意料之中,"李修然说,"所以我们才要抓紧时间,把新的贸易体系完善起来。"

正说着,郑成功带着几位外国商人走进来。

"这几位是荷兰和葡萄牙的代表,"郑成功介绍道,"他们对我们的新港口管理制度很感兴趣。"

"欢迎,"李修然用流利的葡萄牙语说,"想必你们已经看到了安平港的变化?"

"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特别是那个...怎么说来着?"

"商品交易所,"李修然补充,"这是我们借鉴欧洲经验建立的。但我们加入了一些东方特色。"

他领着众人来到交易所。宽敞的大厅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进行交易。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大型价格公告板,上面用多国文字标注着各类商品的实时价格。

"这个系统很有意思,"一位荷兰商人说,"它让交易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不止如此,"李修然解释,"我们还建立了商品品质评定制度,引入了保险机制,甚至......"

他话音未落,卡洛琳娜急匆匆走来:"有紧急情况。"

来到议事室,卡洛琳娜展示了一份急报:"克伦威尔派出了一支特别舰队,声称要'整顿'东亚贸易秩序。"

小主,

"终于来了,"李修然并不意外,"他们果然坐不住了。"

"要通知各港口戒备吗?"郑成功问。

"不,"李修然摇头,"让他们来。正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