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不少的臣子,都是建文帝时期当官的人,这些人,不能一下子全部替换,但也要逐步替换。
对于这些墙头草,朱棣向来是不怎么放心的,用锦衣卫进行监察,平日里倒是也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这前朝的,当然要换掉了,因此科举考试就举办得比较频繁,开科的次数变多了,一部分取的进士,要到地方上去做官,一部分则是要留在朝中听用。
韩辰去街市上看了一下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也不怎么光鲜亮丽的。
穿得衣服也大多是布,而不是丝绸那种。
客栈是人满为患,有的书生没有进贡院的资格,但也想来体会一下科举的氛围。
“这些读书人有什么用,打起仗来,是根本就出不了什么力的。”
牛三很是不屑,他倒是大字不认识几个。
古代王朝,少有安宁的岁月,总是动不动就打仗,战争方面的人才,是层出不穷,有的人天生就有那个天赋。
“这要理政,不用读书人用谁啊!字都不认识的人能用吗?”
韩辰淡淡的说道。
首先,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识字,恐怕那是连自己的名字都是不会写的,看得懂状纸吗?因此,这录取官员,肯定都是读书人的。
这武将也得认字啊!不然的话,能看懂诏书的吗?
“你在军中的时候,要想当将军,恐怕也得识字的吧!”
韩辰说道。
牛三无言以对,这的确如此,不识字,没法当将军。
毕竟,需要看地图啊!地图上那是有地名,这不认识地名怎么打仗的啊!
随后,韩辰就去了学堂,这年头,能够读书的,都是家里有底子的,家里没钱的,学费交不起,只能是在家放牛放羊了。
搞基础教育,现在就没法搞,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谁出这个钱啊!皇帝肯定是不会拿这个钱出来的,而且,需要控制读书人的数量。
读书人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
绝大多数读书人,是考不上的,他们考不上的话,会不会对朝廷不满啊!肯定会的,因此,这类人的数量那是不能过多。
历史上,就有那种落榜之人造反的人,造成的破坏性那是很大的。
基础教育,不整上去,文化层面,就得不到发展。
难啊!封建王朝,很多事情那是没法更改的。
这是皇权为尊,一切威胁皇权的事情,都不允许出现。
过了几日,沿海州府传来消息,被倭寇给打劫了。
倭寇晚上出动,在沿海登陆,打劫的速度非常快,劫完了财物,就赶紧走了,这调兵根本就来不及,也没法追击啊!
大明的水军,虽说看上去数量不少,也有实力,可是大海茫茫,这怎么逮住啊!
大海又是一览无余,隔的老远,人家就发现你了,而后就跑了。
“老师,能不能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这倭寇,是个麻烦事,他们真是穷疯了。”
朱高炽很是忧虑了,大明朝开国之时,实施了海禁,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倭寇存在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