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亡的路上,他还不忘教育孩子们,一定要记住家族的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是张家人。
“爷爷总是说,家族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可以被折断,但只要树根还在,就一定能够重新发芽生长。”
张亮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能想象到爷爷当时的无奈和坚定。
战争结束后,张家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
爷爷带领着家族里剩下的人,回到了那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他们从废墟中捡起可用的材料,重新搭建房屋。
家族里的男人们又开始下田劳作,女人们则在家里织布做饭。
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家族的凝聚力,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
在这个时期,家族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干旱。
连续几年的干旱,让庄稼颗粒无收。
张家陷入了绝境,但是他们没有放弃。
爷爷带着家族里的年轻人,四处寻找水源。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地下水源,挖了一口井。
这口井就像救命的稻草,拯救了整个家族。
“那口井现在还在村子里,它不仅仅是一口井,更是张家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张亮在家族史中,详细地记录了这段历史。
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明白,面对困难,家族永远不会低头。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张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亮的父亲张木匠,一方面迫于生计,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变化,决定带这几个家族的人,在外发展副业。
张木匠主要从事木工活和泥水活,以建盖土木结构的农舍为主。
家族里的年轻人也纷纷效仿,大家都到外边打工谋生,家族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儿多母苦的张家,家庭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些改善。
在家族生活改善的同时,文化传承也没有被忽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族里一直保留着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如春节时的祭祖仪式。
每年春节,家族里的人都会聚集在祖屋,由长辈主持祭祖仪式。
在仪式上,长辈会讲述家族的历史和祖先的事迹,告诫年轻一代要传承家族的美德。
张亮记得,小时候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