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边返回的一众公侯,路途顺利,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准时到京。这一次也是太子朱标代表皇帝去龙江渡口迎接。各自归家歇了几天,在三十一日参加了年底的大朝会。
朝会上魏国公作为征虏大将军,介绍了此次北上备边的情况。是年,扩廓虽举大兵南下,但实为牵制,双方主力竟未曾一战。然北平、山西以及陕西的几处州县靠近虏境,多受剽掠。这些地方环境恶劣,人口稀疏,且不宜农耕,奏迁其地百姓于内地。上奏有功将士名单,并奏请资送各卫所军士寡妇还乡。诏从之。
随后,王祈年宣读了圣旨,赏赐各地卫所将校、军士,文绮、绫布、帛、白金以及米粮若干。
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奏:奉旨议定,北平各卫军士岁给布絮绵花钱米按远近分为四等,永平、居庸、古北口为一等,密云、蓟州次之,北平城次之,通州、真定又次之。诏从之。
礼部奏:三佛齐国王、暹罗斛国王、高丽国王遣使贺正旦,贡方物。诏各赐绫罗布匹若干。
户部奏:今岁天下垦田三十五万三千九百八十顷有余。
工部奏:河南开封府自小木至陈州沙河口一十八闸,淤塞者六十三处,宜疏浚以通漕运,计工二十五万,需役工万人,耗时二十五日可成。诏从之,正月后开工。
各部、院、司、府,杂七杂八的事情真不少,却都并非紧要,朱元璋一一给了答复。
待朝臣奏事完毕,朱标躬身施礼:“启奏父皇,两年来军器局奉旨研制新式火器,现今已颇有成效,恭请父皇亲临检阅。”
朱元璋对朱标满意地笑了笑,头朝徐达问道:“魏国公在北平应当见识过新式火器,你以为如何?值得一观否?”
徐达回道:“回陛下,新式火枪火炮,臣亲眼所见,威力不俗。听说军器局又研发出威力更大的新式火炮,臣也想看看。”
“既然如此,那就咱们都去开开眼界吧啊?赶早不赶晚,咱看就正月十五吧,凑个热闹。”
“臣遵旨。”阶下众人齐声道。
“具体事宜,太子来安排。”朱元璋转头对朱标说。
“儿臣遵旨。”
最后,群臣一番歌功颂德,洪武六年就这样过去了。
正月初一,一如既往。唯一不同的是,朱标除了领着一众弟弟,还抱着儿子,到后宫各处拜年。朱雄英作为长子长孙,收获了不少奇珍异宝,把朱棣羡慕得眼睛都看直了,他妄图连哄带骗地顺走几件稀罕物,数次都被朱标发现,没有得逞,气得他在春和宫里上窜下跳,直到朱标告诉他过几天让他去见识更好的东西,方才罢休。
正月十五的阅兵演武,在年前就安排得差不多了。既然皇帝已经点头同意,接下来要做的有两件事。其一,去检查一下演示火器的准备情况,再演练一下当天的流程;其二,就是确定陪同人员名单。这个演武,当然不是什么张三李四都能去的,皇帝亲临现场,必须确保安全,限制人员数量,严查参与者。
朱标将自己的想法向便宜老爹做了汇报,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自己拿主意。无奈之下,朱标派人请来徐达以及胡惟庸一起商量。三人一起斟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最终的方案是:在京公侯一律参加,外加大都督府10人,中书省10人,御史台和大理寺各1人,还有秦王、晋王、燕王以及崇礼侯。
正月初八,礼部侍郎丘民汇报了演武当天的礼仪规程,包括皇帝仪仗的起兴时间、行走路线、校场的观礼台搭建、座次安排、礼乐选用、陪同人员等等,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朱标耐着性子大致听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便命丘民照此办理。初十,在沈奇和李贤的陪同下,朱标到城南的大校场检查准备工作。试射了参演的火器,观看了演武项目,基本上都符合当初提的要求,对此他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