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分封之议(下)(1 / 1)

朱标被朱元璋的问话吓了一跳,赶紧跪下请罪道:“儿臣不敢。儿子与众位弟弟,手足之情,怎会相疑。平日里父皇谆谆教导,要我们兄弟和睦,共同扶保大明江山,而诸位弟弟成年之后也定然会明白父皇的一片苦心。”

“那你刚才的话,其意何在?”朱元璋继续问。

“回父皇,儿臣刚才所说,是以史为鉴,从国家社稷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私人感情。其实,儿子对众位弟弟的期许不在父皇之下。但是,诸王分封在外,无旨意不得入京,父子、兄弟之间从此聚少离多,如此两三代之后,其血缘关系虽近,但亲情疏远。若是有朝一日,幼君继位,屡有昏招,或是天子近臣为了邀功,献计削藩,怕是被利益诱惑的藩王便会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公然反叛了。到那时,天下乱起,黎民遭殃,是儿臣所不愿见到的,所以才有此一说。请父皇明鉴。”说到这里,朱标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磕,把朱元璋搞得措手不及,连忙说:“老大,你这是干什么啊,快起来。就算有不肖子孙叛逆,其他藩王也会勤王护驾的。”

朱标抬起头,回道:“父皇,儿臣以为会派兵勤王的是少数,多数都会选择沉默,个别的也许会附逆。儿臣妄言,请父皇责罚。”说着话,朱标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老大,你给咱站起来。你倒是说说看,这是为啥?”朱元璋被朱标一个个地磕头,搞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朱标所言很不合他的心意,反而是他最担心的,也是千方百计想要避免的。

“儿臣不敢。既然父皇询问,儿臣必实话实说,但这些话可能会惹父皇生气。”

“有话你就说吧,咱听着。”

“是,父皇。儿臣之所以说勤王的是少数,那是因为若是天子无道,引得诸王争权,那必然是有实力的都去抢皇位,没有实力的安分守己,省得被胜利者秋后算账,没人会去帮助朝廷一方,除非是天子的绝对亲信或者说朝廷实权的把持者。若是朝廷削藩,引得藩王以‘清君侧’之名反叛,那就更不会有人帮助朝廷了,除非天子答应不削他的藩,这显然与削藩的初衷相背离。这个时候,助纣为虐的也不多,因为担心胜算不大。大多数人还是冷眼旁观,以求自保。这是因为,无论胜利者是谁,削藩的事情都会继续下去。朝廷赢了,必然继续推行,而叛逆者赢了,也会防止他人效仿。两不相帮,即便削藩,也不至于丢了性命。”朱标望了一眼朱元璋,只见其一脸落寞,便伏在地上,不再言语。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期间数次想要开口,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照你这么说,分封诸王的事情,是弊大于利喽。”朱元璋最终还是小声地问道。

朱标不忍如此打击便宜老爹,让他对封建诸王完全失去信心,于是说:“回父皇,儿臣以为现在分封诸王,以分诸将之权,有利于朝廷,而后逐步收回藩王的权力,也是有利于朝廷。形势变化了,政策自然要变化。儿臣绝对赞成父皇的分封之策,以父皇的英明睿智,定会有万全之法。”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少拍马屁。这些话仅限于你我父子二人之间,断不能对他人言及。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咱会认真考虑的。你起来吧,今天就说到这儿,你且回去吧。”

朱标见到朱元璋情绪低落,本也打算就此罢手,减爵降俸的事情,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但是又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了,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做好了真被责罚的准备,小声地说:“回禀父皇,关于分封之事,儿臣刚才只说了其一,还有一点,尚未言明。”

朱元璋见朱标这么没有眼力见,居然还意见,真想揍他一顿,但是他又舍不得。朱标作为老大,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称帝之后被立为太子,是倾尽全部心力培养的接班人,朱元璋一直非常疼爱,上次罚他禁足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此时,朱标对他的决定有不同意见,而且所说并不是随便妄言,还有几分道理,即便心里不舒服,朱元璋也压下了来,强忍着耐心说道:“标儿啊,你先站起来吧,喝口茶再说。”

“谢父皇。”朱标站起身来,敲了敲有些酸疼的腿。朱元璋看在眼里,心里有些不忍,便让人拿了把椅子过来,让朱标坐下。朱标坚辞不坐,连称不敢,朱元璋也不再勉强。

“回父皇,儿臣想说的第二点,是关于爵位和俸禄的问题。父皇分封诸位弟弟为王,为朝廷世代镇守地方,亲王之位由嫡长子承袭,其余诸子则降等袭爵,可谓世袭罔替。而且,后嗣之君,均效仿之,帝之子皆封王。那么,累代之后,我大明天下光是亲王就要有百八十位,甚至更多,郡王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咱们朱家宗室子孙怕是也得有几十万人。”

“这是生息繁衍的必然,是我朱家子孙兴旺的明证。这有什么问题吗?”朱元璋不解地问。

“父皇所言甚是。我朱家繁荣昌盛不假,但是要供养如此之多的宗室子孙,朝廷要拿出多少粮食?以亲王为例,其年俸少说也得几万石吧。虽然现在看着不多,但是累代之后,就要有数百万石之巨。儿臣担心到那时,恐怕朝廷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支付诸位亲王的俸禄,更不用说其他了。这些朱家子孙岂不是成了朝廷的负担。

“标儿所言有理。如此看来,宗室俸禄不宜太多,够用也就行了。咱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生活的艰苦,虽然现在成了皇帝,咱的子孙生下来就锦衣玉食,但也不能太过养尊处优,天天泡在蜜罐里。嗯嗯,这一点还得好好斟酌。不过,这只是俸禄问题,那爵位又怎么说?”朱元璋点头认可了朱标的意见。

朱标答道:“回父皇,若是在减俸的基础上,再减少高等爵位的人数,那么朝廷的负担就更小了。儿臣的建议是,分封诸王只及一世,其子降等袭爵。若是有大功于朝,可特旨世袭罔替,不过要慎之又慎才行,不可滥赏过度。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亲王、郡王等高等爵位的数量。另外,没了亲王、郡王的爵位,其手中的权力自然要收归朝廷。但是若是降等到比较低阶的爵位,则可以自谋生路,士农工商皆可,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也可减少朝廷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