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兴国公一方的大臣们见状,纷纷站出来为诏书的真实性辩护。
“赵总管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这诏书岂会有假?”
“皇后娘娘贤能,由她继位,是皇上的英明决定。”
两方人马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丞相萧括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大人,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这诏书的真伪,我们必须要仔细查验。”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青阳侯开口了:“丞相所言极是。依本侯之见,咱们不妨请翰林院的几位大学士前来,他们对皇上的笔迹最为熟悉,定能分辨出这诏书的真假。”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很快,几位大学士被匆匆召进了朝堂。他们接过诏书,仔细端详,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交头接耳。
赵金站在一旁,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紧张到了极点。
他的手心微微出汗,暗自祈祷着大学士们不要看出破绽。
良久,为首的一位大学士抬起头来,神色犹豫:“丞相,各位大人,这诏书的笔迹…… 与皇上的确实极为相似,下官一时之间,竟也难以分辨真伪。”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混乱。
支持崔锦棠的大臣们趁机发难:“大学士都难以分辨,足以证明这诏书是真的。”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认为,难以分辨就说明诏书可疑,绝不能轻易承认崔锦棠继位之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萧括突然开口:“既然如此,此事暂且搁置。待皇上醒来,一切自有定论。在这期间,国事仍由诸位大臣共同商议处理。”
“萧丞相,你身为文官之首,难道不知道圣旨为何物?抗旨可是杀头的大罪!”兴国公站出来反驳萧括。
他虽然不满女儿擅做主张,但在外人面前,还是得极力维护她的。
“老夫只认皇上亲口所说的旨意,这诏书难辨真伪,怎能贸然行事?”萧括不为所动,坚持道。
正当此时,传来殿外内侍一声高喊:“皇后娘娘驾到!”
众大臣忙行礼迎接,崔锦棠莲步轻移,缓缓走入大殿。
她先是看了一眼赵金,赵金悄悄向她使了个眼色。崔锦棠心中有数,面上却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本宫听闻朝堂之上为了传位诏书一事起了纷争,特来看看。”崔锦棠轻声说道。
萧括上前一步,恭敬却又坚定地说:“娘娘,这诏书实在难以辨别真伪,还需等皇上醒来才能定夺。”
崔锦棠美眸一转,看向群臣:“诸位大人,本宫知道你们担忧的不过是本宫一介女流能否担得起这大任。本宫虽为女子,却也熟读诗书兵法,知晓治国之道。
若皇上短时间内无法苏醒,本宫愿意暂理朝政,接受诸位大臣监督。若有任何不妥之处,本宫甘愿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