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知翊看着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深知,经过此事,这支军队将会更加跟随在他身后,成为他日后在夺嫡之路上坚实的后盾。
“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加强训练,提高警惕。本皇子会与大家同甘共苦,共渡难关。待时机成熟,我们必将让那些妄图伤害我们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楚知翊的声音在演武场上回荡,久久不散。
随后,楚知翊安排了一系列的军事训练和防御部署,将士们纷纷积极响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任务之中。
而楚知翊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写信给皇上,详细禀报了军粮事件的经过以及他的调查结果,言辞恳切地请求皇上严惩景阳侯与兴国公等人,同时也向皇上表达了他坚守边城、保卫国家的决心。
在军营几日,沈漫继续关注着将士们的饮食健康。
她与军医们一起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为将士们调配出营养丰富且安全的膳食。
她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军营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士兵们的营帐还是厨房,都能看到她忙碌的样子。
她的存在也让将士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楚知翊的信任与拥护。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军营中的生活逐渐恢复了秩序。但楚知翊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他在等待着皇上的回应,同时也在暗中谋划着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还是朝廷内部的阴谋诡计,他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他肩负着太多的责任与使命,不容有失。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赤炎皇上楚东辰,对边城军营中发生的事情,自是一无所知。
他此刻正坐在御书房里,批阅着从全国各地传回的,堆积如山的奏折。
突然,一封被压在最底下,来自边城府的奏折,因为上面的字迹让他颇为熟悉,而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将它从众多奏折中抽出来,仔细查看起来。
原来,这封奏折,正是前些时日楚知翊差人送回来的,关于与奇戎通商的重要文书。
它详细阐述了双方贸易往来的各项事宜,包括商品种类、贸易规模、交易方式等等。
奏折中还提到了与奇戎通商可能带来的种种好处,如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等。
楚知翊在奏折中表达了对此次通商的高度重视和期待,希望皇上能够给予支持和批准。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毫无领兵经验的长子,初次出征,就顺利将奇戎人赶出了国境,还让他们起了内讧,将素来好战的北戎部落王室彻底除掉。
对于儿子的此番成就,他是内心既骄傲又激动,然而环顾四周,却找不到人来分享自己的喜悦。
思忖了片刻之后,他将那份奏折揣入袖子里,起身径自走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