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狗皇帝坏地很(1 / 2)

年关将近,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

贾环预料中的朝廷群臣要动贾家的猜测,并没有出现,贾母也彻底放下心来。

而这段时间,贾环的小日子,可是滋润的很。

每日逗逗丫鬟,和林姐姐聊聊天,和秦可卿探讨一下人生。

当然了,秦可卿虽然是红楼第一美人,其媚骨天成,勾人心魄。

但是贾环也并不是情蛊上脑,单纯用下半身思考的生物。

两人之间,发乎情,止乎搂搂抱抱,亲亲我我,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

主要秦可卿身子还没完全将养过来,还是骨美人。

贾环不但给秦可卿开出了食谱,还让她每日都抽出时间来进行运动。

爱情最是滋养人,秦可卿的身体,也一点点丰盈起来。

现在秦可卿巴不得一天之内就将身子养好,也好好好报答三叔……

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年下。

这一日,林之孝忽然满面笑容地跑来禀报道:“侯爷,这是黑山村焦庄头送来的禀帖和礼单,请侯爷过目。”

“还有,焦庄头说几年没见到侯爷了,想进来给侯爷磕头谢恩,也好沾沾侯爷的福气。”

黑山村焦庄头?噢,对了,是焦大。

自从焦大去了黑山村,这几年贾环还真的没见过焦大。

其实这几年,每一年还都是焦大押送物资进京。

但是第一年贾环在平安县任县令,焦大来的时候,贾环还不曾回京。

第二年也是错过了。

如今是第三年,这才恰好碰到贾环在家。

听到林之孝的话,贾环笑着说道:“那就将焦庄头请进来,见他一见。”

说着话,贾环不由打开账目看了起来,只见账目上写道:

大鹿二百只,獐子二百只,狍子一百五十只,暹猪一百五十个,……银霜炭上等选用五千斤,中等三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十石,碧糯一百五十斛。

白糯一百五十斛,粉粳一百五十斛,……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七千二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五对,活白兔十对,黑兔六对,活锦鸡五对,西洋鸭五对。

这账单,不但比去年礼单要多上三成,比之当年乌进孝时候,更是翻出三倍来!

这才应该是黑山村正经收入才对。

不多时,只见焦大进来,只在院内磕头请安。

焦大须发全白,身子骨倒是还硬朗的很,走路都带风的。

贾环命人拉他起来,笑说:“你身子倒是还硬朗。”

焦大笑回:“托侯爷的福,还能走得动。”

贾环问道:“你也上了年纪,这一路不好走,你何必如此辛苦,还要走上这么一遭?如今你子侄辈也大了,以后倒是让他们多走走才是。”

焦大笑道:“不瞒侯爷说,小老儿真的老了,过两年怕是也走不动了。要不是小老儿一直惦记着没见到侯爷,没亲给侯爷磕头谢恩,小老儿便是死都不瞑目呢!”

贾环笑道:“大年节下的,说什么生啊死的,你如今做的便是极好的。比乌进孝那个老砍头的本分的多,如今庄子的产出,足足翻出三倍来。”

“焦庄头你也忒老实的了,我已经吩咐过你了,庄子里的产出,也有你们一份儿。这是你们应得的,你不用将所有东西都一并缴上来的。”

焦大又是磕头说道:“主子宽宥,我们做奴才的,却不能不知道惜福。蒙主子恩典,如今奴才一家,一并也是青砖红瓦大院子住着,还有四五个丫鬟婆子使唤着。”

“家里一年少说也能攒下几百银子的生息,这可是以往做梦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哩!奴才命格贱,这已经是奴才能享的最大的福气了,享福再过了,奴才可就压不住了。”

“奴才也是这么教训子侄辈的,只要他们忠心耿耿,不欺不瞒,不哄骗主子。主子赏赐只会比他们自己捞的更多。”

“若是猪油蒙了心,存着黑了心肠的坏心思,不用主子动手,奴才第一个不饶他们的。” 魂穿成苏辙老婆

听焦大絮絮叨叨说了半晌,贾环又觉好笑,又觉得感动。

焦大这种性子,倒是这个时代大多数百姓的写照。

甚至不要说这个时代,哪怕是在后世的九十年代,贾环村子里都不乏有这种认知的百姓。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福不可重享。

而这种人,往往最知感恩。

你只要对他一点好,他便恨不得涌泉相报。

见了焦大一面,贾环命焦大不急着回去。

贾环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命他在府里住几日,买一些年货再回去不迟。

对此,焦大更是感恩戴德,连连磕头不提。

接下来,贾环亲自看着吩咐将方才各物,留出供祖的来,将各样取了些,命人送过荣府里。

然后自己留了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例来,一分一分的堆在月台下,命人将族中的子侄唤来与他们。

接着荣国府也送了许多供祖之物还有送给贾环之物,贾环看着收拾完备。

虽然贾环和荣国府决裂了,但是整个贾府的祠堂是在宁国府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东西该分给荣国府还是要分的,过年祭祀,也是要让荣国府的人进祠堂祭祀的。

接下来,贾环看着将剩下的东西,一一分发给族人。

焦大进贡的多,贾环克扣的又少,这点子东西,他还不曾看在眼里。

因此今年贾家族人能够分到的东西,比之贾珍在的时候,足足翻出五倍去。

有这些钱粮,再加上族田产出分到的钱粮,便是家境贫寒没什么铺子产出的,也能度日。

这样虽然未免会养出一些懒人来,但分到的这些东西,也就只够他们温饱罢了。

若想过的更好,可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

而贾家旁支族人,因为年节下分到的东西太多,都不得不推着板车来运送回家。

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笑逐颜开,对贾环更是感恩戴德,感谢的话不知说了几箩筐。

……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年节。

照例在宁国府祭祖。

除夕夜,贾环请姊妹们来宁国府吃饭守夜。

到第二日,又到了新的一年,贾环也已经十七岁了。

年前年后,除了祭祖的时候,不得不和荣国府那边应承了几句之外。

贾环并没有去荣国府拜年走动。

对此,贾母十分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是他们荣国府得罪环哥儿在先。

过了年,贾环倒是清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