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怎么确定他不会占你便宜?(2 / 2)

周妈妈说着,这才和他们一起进了大厅。

来到餐厅,桌上放着的菜都是一些家常菜,知道李延森对辣一点的东西很喜欢,周爸爸还做了他的拿手菜。

满目琳琅的菜色看的人肚子都饿了,四人坐了下来,便开始吃饭。

也许是饭菜真的很合胃口,李延森吃饭的时候一直都在夸周爸爸和周妈妈的手艺好。

为此,周爸爸还特意的和李延森喝了几杯。

吃饱喝足,李延森喝的有些醉意。

宋安和把他扶到了客房里,周妈妈则是扶着周爸爸回到了房间。

周洲原本还想和爸妈问下关于赵家的事,现在倒是不怎么好开口了。

她回到了房间,自己的房间已经换上了很是漂亮的真丝大红色床单,那红色亮的刺眼。

难怪她刚刚进来的时候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原来是她的房间好像被特意的装扮过。

原本有些肃静的房间里不仅摆了红色的玫瑰花,而且还摆了不少百合。

一些装饰品上也都是大红色的,就连窗户上都有红色窗花。

她一看就知道这是爸妈的手艺,有些哭笑不得。

老家里有这样的规矩,子女结婚的时候是要给他们铺上大红的喜被,还要在窗户上贴自己剪的窗花,寓意新人一生和和美美。

她和秦朝还没结婚,可该有的仪式感却都有了。

只是人都不在这里,弄这些东西好像也有点多余。

坐在床上,周洲有些叹气。

果然人都是一样的。

自从和秦朝的关系更进一步以后,她每天的脑子里都在想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粘着对方。

两人的感情也算是突飞猛进。

这也是周洲第一次觉得,跨时空的感情真的好辛苦啊!

她有想到分享的事情,可秦朝却不能第一时间知道。

秦朝有任何的事情,她也不知道。

想到这,周洲的心里越发难受。

晚上秦朝没有来,她去军营里等了一个小时,都没有看到秦朝,也猜到他肯定很忙,只能离开。

镇上。

秦朝带领着一群官兵,下着雪来到了离他们最近的镇上。

镇子上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的雪灾,可大家也都过得很辛苦,即便他们有木头做的房子,可这样的雪灾一来,每个人家中的食物都骤然紧缩,就连柴火都不够。

为了让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过得舒服一点,秦朝给他们每人都分配了粮食,还让他们统一在一个地方居住。

百姓们原本是不同意的,大家都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屋子里的东西会被别人给拿了。

可看到秦家军送过来的物资,他们还是妥协了。

他们的食物肯定撑不到一整个冬天,而且外面的温度实在是太过寒凉,不少人家里就连厚一点的衣服都没有。

小主,

可现在秦家军带来了粮食和厚实的被子,只是需要他们都聚在一起生活,这好像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大家都把家里所有的柴火都抱了过来,然后聚集在了一起。

镇子上倒是很好安排,毕竟这边的百姓都有扫积雪,他们安排起来也很快。

等到午时他们去下面的村子里时,情况就没有那么好了。

秦朝空间里的东西要靠他们开路拉到村子里,即便是有大军,可那么多的物资拉过去还要开路,确实要克服不少的困难。

无奈,秦朝只能骑马,将空间里的东西全部都送到那些村子口,再由他们那些人带进去。

就这样,他一个人要去上百个村子,半天的时间压根就不够。

所以在晚上的时候,他还骑着马,到处奔波。

晚上时,秦朝都没有停过,马累了他就自己走路过去,整个人被风刮的脸颊上都是厚厚的冰霜。

太冷了!

村子里百姓可没有县里的那些百姓那么好的运气,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挤在那些能够挡风的地方,看着外面飞絮的大雪,心里十分忧愁。

秦家军的出现,让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看到他们拿着东西就朝着他们走来,还在开始搭建避风的地方,他们心里就一阵感动。

即便是破烂的帐篷也好,总比他们现在只是在破茅草屋里强。

只是没有想到秦家军这次拿来的物资却十分好,那见没有见过的帐篷简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帐篷特别大,而且还很厚实,他们进去以后发现,风已经被那厚实的帐篷给挡了。

“这个帐篷好厚实啊!”

村民们想要去摸,却又担心自己那粗糙的手把那新的帐篷给刮坏了。

“这个帐篷可以住很多人,大家夜里就在这里休息,如果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和我们沟通。”

“除了这些帐篷,我们还会另外给你们一些粮食,大家省着点吃,足够所有人安全度过这个冬天。”

这个想法是秦朝想出来的。

虽然不缺粮食,但他不想给那些人太多的粮食。

如果被那些人知道他的粮食足够多,那些人可能会道德绑架觉得他们应该付出更多。

只有紧着点吃,他们才会在心里觉得他们秦家军付出的东西远比他们知道的还多。

村长老泪纵横的拉着士兵的手,“官爷,我们该怎么样谢谢你们!”

他们村子现在已经被朝廷完全遗弃。

他们一开始只是觉得秦家军是镇守边关的神,他们应该无条件的支持秦家军。

所以去年朝廷派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秦家军的面前,只是没有想到秦家军会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来了。

这些粮食对那些富商和官员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说,这些粮食却是可以救他们命的。

官兵提议所有人都在一起吃大锅饭,节省柴火过冬时,大家也都没有拒绝。

他们甚至都将家里的粮食搬了出来,全部都堆在了一起。

都是平头百姓他们的粮食其实并没有多好,都是以一些粗粮为主。

即便是这样不起眼,食不下咽的粗粮,对他们而言都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官兵带着村里的男丁继续搭建帐篷,妇人们则是在旁边的地方架了锅,在一旁熬起来红糖水。

红糖是官兵们带来的,他们一个村子竟然可以分到一大袋。

而那一大袋,足有百斤。

那是给一些老人孩子或者谁不舒服的时候喝的,一百斤确实不少,可每个村子最少都是上千人,真要算起来,其实也不多。

除了白粥,秦朝给他们每个村子的粮食也多。

每个村都有十万斤的白米,二十万斤红薯土豆南瓜,五千斤蔬菜和十只猪,不管是熬粥还是煮饭,一整个冬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毕竟冬天不需要干活,熬成粥也足够他们吃的。

何况,他们每家每户都是有粗粮,这三十万斤粮食加进来足够他们吃的。

这些米自然是不可能会给他们保管,每个村子都会有十个士兵在这里把守,不让他们在这里出现任何状况。

那十个士兵有额外的粮食和肉食,蔬菜。

秦朝给的大方,十个人每天是三斤米算,他一共给了六千斤米,三扇猪肉和两百斤青菜。

一千人左右的村子都这样发放物资,另外有个两千多人的大村子,秦朝给的物资就翻了两倍多。

他一晚上奔波在村子与村子之间,一晚上连觉都没有睡。

一直奔波到第二天下午,秦朝才将所有物资发放出去。

踏着满身风雪,他回到了军营。

秦明之看着他回来,担忧的问道:“朝儿,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

“外面天寒地冻的路不好走,孩儿已经将物资全部都发放出去了。”

秦朝开口,眼底里都透着疲惫。

看着他这样,秦明之十分心疼。

开口说道:“如今也没有什么事,你回帐篷里去休息吧!”

顿了顿,秦明之又加了句,“若是担心小洲也可以去她那看看,明天也没什么事,你可以在那陪陪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