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种云对夷陵大战的总结(1 / 2)

种云没有放松,他在和部曲讨论刘备的失败。为了报荆州被夺,刘备起兵伐吴,遭受了惨败。

刘备多年积累的实力损失一空,不禁羞惭愤恨的说,被陆逊所折辱,难道是天意吗。

此战的蹊跷之处是,不见丞相大人诸葛亮的劝阻,“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沉默,是一种态度。诸葛亮一直主张“联吴抗曹”,东吴背盟后,诸葛亮的话语权难免会受到影响。

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供职,出于避嫌,他也不方便出来劝阻。

无独有偶,刘备伐吴,诸葛瑾在东吴就遭到了攻击,东吴阵营的许多人认为,诸葛瑾存在勾结的嫌疑。

若非孙权力保,诸葛瑾在东吴的处境会更加凶险。

诸葛亮的沉默,恰好表现他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如果赞同刘备的决策,或者认为正确的决策,他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开展工作。

诸葛亮对发动夷陵之战不积极响应,刘备自然就明白了他的反对。

而且,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决定了不能出面。

在刘备阵营中,荆州派系占据着很高的分量,名义上的话事人便是诸葛亮。

关羽丢掉荆州后,相当于荆州派的根基受到了撼动,刘备伐吴,是在满足荆州人“打回老家去”。

诸葛亮如果反对,荆州派就会对他失望,这就会导致基本盘与他离心离德,日后会“队伍不好带”。

所以,诸葛亮没有明确态度,荆州派之外都表示了反对意见。

作为元从派的赵云,多年来跟随刘备,虽然未能跻身四大将,但得到刘备绝对信任。

他认为,最重要的敌人是曹丕,应该先伐魏,完成克复中原,吴国自然降伏。

益州派系的黄权和秦宓,都参与了劝阻刘备东征的行动。

黄权从军事形势出发,认为吴军彪悍善战,再加上水军顺流而下,进易退难。

他和刘备的关系不如赵云,因此委婉的提议,如果刘备决心伐吴,愿意担任先锋,从根本上来说,黄权还是反对伐吴的。

秦宓反对刘备伐吴的理由,是天时不利,出兵必然不会顺利。刘备大怒,将秦宓下狱。

三国时期的政治,要看你在阵营中的分量几何。

赵云与刘备的关系自不必说,黄权又是益州本土派系的话事人,秦宓的能量比不上这两人,所以也只有倒霉。

当刘备力排众议,开始了伐吴后,一次意外打乱了他的部署。

关羽死后,蜀汉阵营内独立作战,且有亮眼表现的张飞,成了先锋。

而且,张飞俨然成为了关羽之后,第二个拥有直属部队和战区的大将。

在伐吴的动员期,张飞被部将杀害,这迫使刘备调整了部署。

如果张飞不死,他可以独立作战,刘备率主力于后接应,实现黄权在战前的规划。

另一个连锁反应,黄权被刘备安排在江北防范曹魏,身边缺少了顶级谋士。

开战后,刘备任命的前线指挥官让人感叹蜀汉将星的凋零。

吴班与冯习分别作为左右领军,即前敌总指挥,分别统帅水军与陆军,率先与吴军接战。

吴班和族兄吴懿是益州本土的实力人物,按理说,他们伐吴是不怎么积极的,但他们的妹妹吴氏,又是皇后。

严格意义上,他们算是外戚的一部分。

刘备称帝后,太子刘禅迎娶了张飞的女儿。张飞既是大将又是外戚,是有机会成为蜀汉第一家族的。

因为张飞之死,吴氏后来居上。所以,吴班成为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张飞的部队应该也被拨归吴班、陈式统领。

冯习作为陆军大督,麾下有张南的前部督,傅彤、辅臣等人为别督。

这可以理解为,张南是前部先锋,冯习是主将,傅肜各自带领本部作战。

冯习开战后,一直担任大督,但他的指挥能力算不上出色,因此刘备不得不亲赴前线。

蜀汉军队的指挥不畅,张南等人需要服从冯习,冯习又需要给刘备汇报,一旦遭遇重大变数,会降低军队的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