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林纾觉得自己有必要出声往回拉一下了,要不然朱亚纹铁定会像欧毫那样,把先贤演成古惑仔。
“咳咳,刘导,我能说两句吗?”
“啊?可以啊,林导有什么想法,当然可以说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完,刘韦强便让出一个身位,打算让地方给林纾自由发挥。
港城的剧组,多名导演共同执导一部电影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有导演的意见相悖,那处理方式也很简单,以名气、咖位更大的那名导演的建议为主。
刘韦强再怎么自信,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名气比林纾大。
拿过演员指导权的林纾,率先对刘韦强表达了认可,“刚才刘导说的其实没错,30岁当上军长,这就是狂的资本。”
先认可,再反驳,常规套路来的了,“但是我觉得,上位者看到下位的姿势,就应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如果随意转移视线,反而显得底气不足。亚纹,你待会试一下目光平淡些,嘴角上扬,用俯瞰的角度去说台词。”
“额。”朱亚纹虽然很想直接答应下来,但是多年练就的情商,还是让他在答应前,先迟疑的看了眼旁边的刘韦强。
刘韦强这回答倒也光棍,“不用在意我,听林导的!”
一场讲戏就此结束,演员就位,继续拍摄。
周一韦继续刚才那场戏的台词:“你部到洪都城,目的是什么?”
“东征讨常。”
朱亚纹按照林纾刚才讲的东西,前臂扶着马鞍,眼神淡漠,一侧嘴角上扬,身体微微向前俯去,用一种压迫的角度俯视着周一韦。
这个气势,让监视器画面里的周一韦不自觉的迟疑了一下,“报告叶军长,我部没有接到任何命令。”
刘韦强看着周一韦这不自觉的迟疑,认可的点了点头,上位者的威势,本就不需要故作不屑的去展示。
听到对方公事公办的口吻,朱亚纹按照剧本设置的那样,在马背上掏出小本本,用钢笔在上面写下了“命令”两字!
笔锋凌厉,字体苍劲有力,正如历史上的叶将军那般,是个豪迈儒将应有的表现。
听说朱亚纹为了这一手,连续写了好几天的“命令”,还好没丢脸。
等刘浩然接过“命令”,将其递到周一韦面前,马上的朱亚纹轻轻调整了坐着的姿势,“这就是命令,立正!”
军令一出,所有军装瞬间并腿站直。
身旁站着的刘浩然,也是吊高嗓子喊道:“欢迎北伐铁军入城!”
看着显示屏中打马前行的朱亚纹,林纾转头看向刘韦强,“刘导,这段这样改,还合适吗?”
“虽然少了点江湖、少年气,但是多了股上位者的威势,林导你改的很好啊。”
刘韦强笑眯眯的说道,对于自己导演的权威被挑战这件事,他似乎一点都不在意。
听到他这话,林纾表面附和,心里却有点无语。
《建军大业》里的先贤虽然都是二十来岁,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肩负救国救民的重任了,行为自然不会太过跳脱。
所谓的少年江湖气,就算真的有,也不会在这种正经场面发作,不然就会给人感觉很奇怪。
第一场戏,顺利过关,后面试的几场戏也让剧组的演员磨合期迅速消减,默契度直线上升。
作为一部小鲜肉演员最多的电影,想要把《建军大业》拍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小鲜肉演员的演技差强人意之外,导演刘韦强也严重缺乏历史底蕴,很难拍不出那个年代的精神。
所谓的军阀大战,在他拍来更像是黑帮互砍的流程。
所以林纾提建议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然后不知道是刘韦强故意为之,还是中影方面跟他打了招呼。
再接下来几天的拍摄工作中,他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这也让林纾成了剧组的另一位导演,不挂名的那种。
最后林纾发觉情况不对,这才连忙找到刘韦强说明情况,“刘导,我在剧组的档期只有50天,所以接下来,你可能需要调整一下拍摄进程。”
林纾这话是在提醒刘韦强,让他把自己的戏份赶紧拍一拍,不要再继续当甩手掌柜了。
刘韦强听到这话,居然面露遗憾起来了,“林导,我明白你的意思,接下来我会先拍你的戏份。”
林纾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倒也礼貌性地回应道:“那就麻烦你了。”
刘韦强点了点头,然后有些不情愿的捡起了自己的导演责任。
本来舒舒服服就能把钱赚了,结果刚舒服没几天,这种日子就结束了,刘韦强能高兴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