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这才恍然,却原来是官家觉得他们此行任务比较重要,还是临时决定要当面嘱托几句才好。
“臣得旨。”
于是他们便又跟着小宦官,转向垂拱殿那边而去。
等到了垂拱殿这边,新一轮的等待便又开始了。
因为即使使团那边已然整备妥当,只等他们到了便可出发,但无论他们有多急切,官家也不可能越过宰执直接召见他们。
首先进入垂拱殿的是中书门下班次,王安石领着三位参知政事入内,而在其中待了足有半个时辰的样子。
接着,王安石等人出来,便轮到文彦博领着两位枢密副使进入其中,时间恍然间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这倒也没办法,毕竟国家多事之秋,不但新法推行千头万绪,北边辽国、西北西夏的外交事宜,还有西面王韶主持的对吐蕃战事,哪一个都是重中之重。
等文彦博等人出来,总算轮到吴希他们的次序了。
进得后殿,吴希强自打起精神来,以免发生失仪之事,平白毁了自己的前程。
整体的辞谢流程都很朴实无华,先是曾孝宽上前请旨,请官家对他们此行赐下训诫。
官家自然是重申了不得贪赃、不得扰民之类的话语。
而赵子畿则是上前再次向官家作出了承诺,保证他们此次出使一定完成官家交给的任务云云。
到此为止,事情本该告终,吴希作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察访判官,本也没资格在这个场合说些什么,但很显然官家却并不这么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卿穿这一身的确是不大合适,难怪相公和潞公纷纷向朕提出,至少要给你借一身绯袍了。”
吴希暗叹一声,人家王安石和文彦博这才叫办事的人,刚刚说了要替吴希要新衣裳,这就马上给办好了。
“臣不敢再蒙陛下恩遇,请许就本色出使而已。”吴希当然要谦逊客气了,否则那些虎视眈眈的御史们就有活忙了。
官家却是含笑来言:“其实并非是朕舍不得一件红袍子,只是朕还指望吴卿低调一些,能够替朕多察访一些民情罢了。”
“唯陛下能明察万里,臣不过谨奉恩命而行之。”
官家却是摇了摇头:“朕亦是凡人,无诸卿则不能治国以矣。这样吧,既然宰相、枢密使都开了口,朕便赐卿借绯,只察访时不要时刻穿出来便是了。”
话说到这里了,吴希倒也再没有推辞的余地了,于是便要就此谢官家隆恩。
不过正当此时,却是异变陡生,突然便有一人自殿外,不顾卫士阻拦,手持奏疏自称要越班谏言。
此人身后的卫士们倒也不太紧张,这与不明身份的人要刺王杀驾不同,虽说这般越班奏事不合礼制,但其实也是惯常有的,就连官家都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这种行为。
毕竟万一真有官员受了天大委屈,必须来找皇帝说清楚呢?
至于安全问题,自殿门到官家的距离还很远,周遭禁卫密布,恐怕鸽子都飞不过去的,而且进入大殿外门时也不是不需要安检。
吴希此时也是心中一惊,一种不好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等他回头仔细看去,只见得果然正是唐垌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