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群臣劝谏(二)(2 / 2)

李大人,这些不得不虑?皇上,请三思……。”

“曹大人如此强辩,李纲无言以对!不过李纲所知,百年以来,无论是战是和,无论我大宋赠予多少岁币于辽人,都不曾见辽人曾诚心诚意归还幽云十六州于我大宋,契丹辽人不肯做的事,女真金人又怎么可以???!!!

今金人新君主动赴我大宋疆域,我大宋与金本就签有海上之盟,归还幽云诸州于我大宋本就天经地义之事,千载难逢之机,金人新君主动送上门来,鱼入渔网鸟飞入门,大宋暂留金人新君游赏汴京,待大宋收回幽云诸州后,金君再归国,有何不可?

我大宋收得幽云十六州后,从此地占其利,天占其时,人占其心,国力从此独步天下,何惧他人卧薪尝胆?

留金人新君游赏大宋,倘若金国境内有另称新君者,我大宋境内有一位金国新君,金国境内又有一位新君,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若真有二君,必有相争,我大宋坐山观虎斗,虽说有些不仁义,可金人内斗,于我大宋便是利好!

邦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无永恒的朋友,有何不可……?臣请皇上三思……。”

反对杨云与李纲之言的,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船上诗词或原创或背诵时,那位溜须拍马的刑部侍郎曹治洲。

原本李纲一席之言,徽宗皇帝的心被李纲所言打动,突然恍然大悟,的确,百年以来,先皇先帝们与契丹辽人或战或和,战战和和,硬的不行来软的,软硬兼施,使劲各种手段,包括赠予辽人岁币,以求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辽人与大宋或战或和,和的时候两国可以说是亲如一家,但不管大宋愿意赠送多少岁币于辽,以期能赎回幽云十六州,辽人都果断拒绝。

辽人与大宋交好,辽人似乎什么都可以妥协,唯独归还幽云十六州免谈。无它,辽人清楚幽云十六州对于大宋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

说到这,还另有一些不得不说的题外话。大宋立国百年以来,几乎代代天子都会遇到有些不谐朝廷国情大政的固执官员,尤其是那些初入仕林一腔热血却什么都理解不深的士子,甚至还有一些热心国事的百姓,坊间私下总爱抨击大宋岁币国策。

论议我大宋国力不弱,朝廷虽富,然没富到可以到处撒钱的程度,年年朝廷都要给辽人岁币,真是昏庸不堪,自作自贱。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来自己一番良苦用心,上天终不会辜负,自己有意一番引导,终究是有明白人的!

只要有大臣站出来说话,赞同自己的建议,强行扣押金人国主来交换幽云十六州,嘿,接下来能避免靖康之耻,也完全不是没这个可能!

话说到这个份上,接下来就看徽宗皇帝了。

杨云只觉一阵小窃喜,李纲这么直白的话语,谅皇帝不会不入心。然而杨云偷偷窃喜不到三秒,还未及皇帝开口,只听一个大臣却也是腾地跨出一步来,却是以另一种反对论调侃侃而谈道,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议!

“皇上,臣也有不同意见!!!!李大人,所言缪矣!照李大人所说,难不成不强行扣押金人国主,皇上就会成楚汉相争时的楚霸王?!

笑话!!!今非昔比,皇上不是楚汉争霸时的楚霸王,那金人国主也不是汉高祖刘邦,蛮人之主,区区一隅牧羊放马之徒,怎能有汉高祖刘邦的心胸韬略???

皇上圣明之君!!!不错,自古以来,尺寸疆土无不是刀兵激战,浴血拼杀而来,然李大人也不是不知,兵书也有言,自古以来,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费一兵一卒,而能大胜敌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方才是战争的最高的境界,更是战事决策的最佳上策!

臣认为金主答应归还我幽云诸州于我大宋,皇上圣君大德,也一开圣口,允诺答应超额赠予金人岁币,让金国主彻底诚心归服,金人感恩戴德,定会毫无保留地归还幽云诸州,此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皇上所施之策才是上上之策!

一介山野秀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乱言强行扣押住金人国主,以金人国主为人质,强逼金人乖乖交出幽云十六州,年轻人缺乏风雨砥砺,见识浅露,所虑欠缺,尚可理解。

然李大人实属不该,试问一下,强行扣押住这金人国主,就真能逼迫金人乖乖交出幽云十六州???!!!

这位新国主是刚登大宝,我大宋若强行扣押,焉知金国境内会不会有反对这位新国主的趁此良机,直接登基改元,我等不是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裳,此其一也。

此其二,就算金国境内无野心为大者,乖乖就范,答应交出幽云十六州,而后我大宋再放这位新国主归国,可此后,两国友好关系从此彻底荡然无存,焉不知这位国主回去后,会不会怀恨在心,从此厉马秣兵,效仿古人卧薪尝胆,与我大宋大战不休……。

本可以和平友好地收复幽云诸州,不结任何仇怨,到最后却是要弄到战乱不止,此不可惜?

此还有其三,若真强行扣押这位国主,以此为人质,将来传诸于天下,人言我大宋背信弃义,试问天下还有何邦国敢来朝贡我大宋?

李大人,这些不得不虑?皇上,请三思……。”

“曹大人如此强辩,李纲无言以对!不过李纲所知,百年以来,无论是战是和,无论我大宋赠予多少岁币于辽人,都不曾见辽人曾诚心诚意归还幽云十六州于我大宋,契丹辽人不肯做的事,女真金人又怎么可以???!!!

今金人新君主动赴我大宋疆域,我大宋与金本就签有海上之盟,归还幽云诸州于我大宋本就天经地义之事,千载难逢之机,金人新君主动送上门来,鱼入渔网鸟飞入门,大宋暂留金人新君游赏汴京,待大宋收回幽云诸州后,金君再归国,有何不可?

我大宋收得幽云十六州后,从此地占其利,天占其时,人占其心,国力从此独步天下,何惧他人卧薪尝胆?

留金人新君游赏大宋,倘若金国境内有另称新君者,我大宋境内有一位金国新君,金国境内又有一位新君,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若真有二君,必有相争,我大宋坐山观虎斗,虽说有些不仁义,可金人内斗,于我大宋便是利好!

邦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无永恒的朋友,有何不可……?臣请皇上三思……。”

反对杨云与李纲之言的,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船上诗词或原创或背诵时,那位溜须拍马的刑部侍郎曹治洲。

原本李纲一席之言,徽宗皇帝的心被李纲所言打动,突然恍然大悟,的确,百年以来,先皇先帝们与契丹辽人或战或和,战战和和,硬的不行来软的,软硬兼施,使劲各种手段,包括赠予辽人岁币,以求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辽人与大宋或战或和,和的时候两国可以说是亲如一家,但不管大宋愿意赠送多少岁币于辽,以期能赎回幽云十六州,辽人都果断拒绝。

辽人与大宋交好,辽人似乎什么都可以妥协,唯独归还幽云十六州免谈。无它,辽人清楚幽云十六州对于大宋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

说到这,还另有一些不得不说的题外话。大宋立国百年以来,几乎代代天子都会遇到有些不谐朝廷国情大政的固执官员,尤其是那些初入仕林一腔热血却什么都理解不深的士子,甚至还有一些热心国事的百姓,坊间私下总爱抨击大宋岁币国策。

论议我大宋国力不弱,朝廷虽富,然没富到可以到处撒钱的程度,年年朝廷都要给辽人岁币,真是昏庸不堪,自作自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