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迹现世-苦苦求生的生命(2 / 2)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修远觉得,这里适合他的一些预定计划的施行。

此时,神都已经不动声色的跟上了那群猎人,他们搭乘了类似飞艇的载具从峡谷上方一同转移到了峡谷周围,然后开始在漫漫黑夜风雪中搜索着猎物。

本来神都有点不解,为什么非要大半夜来打猎,天气不好又大雪纷飞的,但这些猎人埋伏的位置给了神都提示。

猎人们集中在能量塔热能辐射区域的边缘,这里的温度很低,但比外面的大环境要好上不少,很多动物在受不了严寒的情况下,会下意识的朝着这边聚集,从而踏入他们设置的陷阱。

这是一种效率不高,但是损耗最低的狩猎方式,这群人类承担不起太多同胞的死亡了。

然而,苦苦等待了几个小时以后,他们依旧一无所谓,今夜似乎没有一个动物往这边来。

听着猎人的声音,感受着他们的不解,神都眨了眨眼睛,这是正常的,他前不久喷射的龙炎还没有彻底熄灭呢,那里比这边可还要暖和一点,动物也不傻,这边有危险它们是清楚的,只是平常没得选择而已,现在有的选,自然在那边待着了。

至于食肉动物的捕食,相比于人类的捕猎,那些动物的捕猎还可以接受一点。

尽管事情跟自己有关,但神都并没有出手帮助的打算,这些人死光了很多吗?整个聚集地的数量也不到一万,根本不被神都看在眼里。

不过,很快神都发现有一团信息密度极高的能量从童话世界那边传了过来,其中还带着他需要执行的下一个命令。

算你们幸运。

神都拍打着翅膀,飞了起来,杨修远的命令是让他在附近选择一个合适的隐秘基地放置地点,杨修远要给未来会到来这里的地球人类一点小小的惊喜。

按照要求挑选了一个地方,这里距离峡谷的直线距离有三四公里左右,神都将手中能量抛投而下。

霎时间,此片天地之上亮起了七彩的光芒,风雪在光芒的照耀下渐渐停息。

制造出了“神物出世”的动静后,剩余的能量在神都的眼前衍生出来了一个小型基地,不过从面积来看,这基地有点不合格,说是前哨站还勉强合适。

基地的大门上,繁杂的花纹构成了两条龙型图像,一左一右如同门神一样看守着大门,基地里面,到处也可见到地球九区几百年前的各种文化遗留,更有一个巨大的日晷,指针永远指向地球的方向。

完成了基地的设置后,神都进入到基地当中,他还剩一个任务,就是对附近人类的考核。

杨修远让神都扮演的角色有点像是神话传说中考核人类的仙人,符合“仙人”的道德逻辑的个体会得到小小的奖励,违反者则会接受神都的人道毁灭。

有好感归有好感,但这些人毕竟跟地球文明中的个体无法相比,如果他们属于那种极度排外的,杨修远只好提前处理一点不稳定因素了。

甚至神都都不用做太多事,在那个能量塔的中枢制造一点小小的意外就够了。

世界太大,宇宙太广,杨修远的慈悲之心目前最多只能笼罩在地球人类种群身上,其他的,主要还是看他们的表现了。

天空之上极光飞舞,偶尔编织成一些特定的文字,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算是一种奇观了。

如此大的动静,那些等待了一晚上的猎人自然也发现了,他们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争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狼,我们得去那里看看,今晚没有任何猎物,可能动物都被吸引到那里去了。”一位猎人对着狩猎首领说道。

“我不同意,那里距离这里有好几公里,太远了,如果跑空,食物储备会更加不够的。”另一位猎人提出了相反意见。

狼沉默的看了看自己的手下,有个消息是这些手下不知道的,能量塔运转多年,已经到了必须要停机维修的时候,再如此运转下去,能量塔会崩塌的。

关闭了能量塔,族人们想要活下来需要很多很多的食物,现有的食物远远不够,这也是他们这些天,每天都要辛勤捕猎的原因。

既然等待下去面临的也是大规模的死亡,不如这个时候拼一拼,作为猎人中少有的“文化人”,狼从天空中的极光中看懂了几个字,是古文明传说中的龙字,也许那里真是希望之地。

“你们带人回去,我独自前往,如果我没有回来,也不要去寻我。”狼起身整理起自己的装备。

“狼,我跟你去,那里如果有猎物,你一个人做不到什么。”黑石开口说道,作为一位年老的猎人,他的生活经验让他意识到了一点什么东西,而且在他的生命中,能量塔就有过一次停机维修。

那还是黑石五六岁的时候,停机后的灾难夺去他几乎所有的家人,不过他并不怨恨任何人,为了种族的延续,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黑石还记得,那一天,无数年老者头顶风雪踏入未知的远方,其中有一些拖回来了一些食物,然后再也没有回来,依靠着那些食物,种族扛过了那次危机,代价是人口消失了五分之三,只剩下一些壮年科学家和一些代表着希望的孩子。

在黑石开口后,队伍中其他相对年迈者也意识到了什么,纷纷出声,要为种族搏一搏。

狼沉默着点了点头,带着这些人组成了七人的小队,带着最简单的工具和非常少的物资就准备出发了。

出发前,众多的年轻猎人看着他们,他们看着年轻猎人们,相顾无言。

这就是时代的灾难,这个世界对每一个生命都太残酷了一些,极暖期给了生命一些希望,但更多的冰期将这种希望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