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成为正科级干部,基础工资八十九元(1 / 2)

没想到他刚来采购科就遇上这么大的事,只恨自己不能参与进去。

他目前尚在实习,是试用期,连二级办事员都不算。

秦河如说的这些跟他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激动。

任谁看见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管理着一百多号人,心里都会生出向往之心。

他亦不例外。

三组的人听着,内心变得澎湃。

一些人关注的是以后自行车和物资不用去仓管那边了,一些人关注的则是升职问题。

关心谁会成为副科长问题的,多半是一二级科员,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被挑选。

肖嫣然、牛石头、陈建强……这些一级科员考虑的更多。

秦河如说了,会有两名副科长出现,就是说会有两个人被提拔,这里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被提拔的这两人不一定是他们三组的人,有可能会是四组的人。

想到自家科长以前就是四组的人,他们慌了。

这里面比较镇定的要属陈建强,毕竟秦河如事先和他透过底了,不出意外大概率会提拔他。

事实上秦河如真是这么想的。

他嘴上说的是从一二级科员中挑选,实际上只是安慰的话语,他不会从二级科员中挑选的。

一级科员就那么几个,排除一些人后,就只剩下肖嫣然和陈建强比较适合了。

没有说出来是他在等,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提拔的人会从三组和四组里挑选,他个人是比较钟意从三组里挑选的,但……

如果张副科长又或者是王富贵突然给他要一个名额呢?这说不准的。

所以他打算先看看,假如两个人没有找自己的话,那就选陈建强和肖嫣然,要是找了自己,推荐的人自己又看得上的话,就顺手推舟给对方一个名额,自己从陈建强和肖嫣然中挑选一个。

一时间,三组的人心思变得复杂。

下了班,一些人迟迟不肯离去,想单独留下来找秦河如谈会儿心里话。

可惜秦河如直接把他们赶出去了。

你们不下班我怎么下班呢?

这次被赶出来之后,大家依旧不肯离去,围绕在秦河如身旁,想探知到一些事。比方说,提拔的标准是什么。

秦河如随意给了一个模棱两口的答案后就走了。

标准?

很简单,就是平日里的印象,以及采购能力怎么样,性格适不适合当干部,

有些人性格很好,能力很强,却不适合当干部。有的人也许性格差一点,能力差一点,可人家偏偏适合当干部。

再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多数人会选择第二种。

能力差一点没事,反正当了干部以后不需要你出去采购了,性格差一点也没事,可以磨合。

要是不适合当干部,那就没得解决办法了。

所谓的适不适合当干部,其实就是看情商还有和周围人的关系处理得怎么样。

总不能挑选一个孤僻或者不受大家待见的人当干部吧?那工作怎么展开呢?

章梧桐就是典型的例子,不适合当干部。

不是说性格太咸鱼,而是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当干部的话,和形形色色的接触打交道是在所难免的事。

不喜欢,那就没什么办法了。

否则秦河如肯定选他,谁让两人关系好呢。

说到章梧桐,就不得不提起他上一段感情的事了。

这家伙到现在还没走出来呢,搞得秦河如想介绍何雨水给他认识的机会都没有。

每次何雨水一回来大院,就缠着他问什么时候介绍,是不是忘记了。

“何雨水这妮子好像这两天要回来了,唉,真是头疼。”

秦河如揉了揉眉间,骑上自行车往医院而去。

医院。

住院部。

相比较其他病房,此处的某间病房可谓是热闹非凡啊。

“秦姐,河兄弟成正科级干部了呢。”傻柱手舞足蹈的说道。

不知情的看见,或许会以为他才是升职那个。

为了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回来,他可是“旷工”了呢。也不完全是,他让其他人代替他了。

“正科级?”秦父秦母面面相觑,不明白有什么区别。

之前不也是科级干部吗?总听人说秦干部的。

“升了?”秦淮茹双眼瞪大,表情逐渐变得欣喜。

天啊,这才多久就从副科级干部变成了正科级干部?太夸张了吧。

随即就是弄弄的自豪感。

瞧,这就是我弟弟。

想着爹娘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她一边笑着一边解释:“爹娘,弟弟以前是副科级,现在升了之后就是正科级了,是正的。”

相比较秦河如喜欢叫爸妈,她更喜欢叫爹娘,又或是爹妈。

只是受到了弟弟影响,很多时候她会叫爸妈。

“哦。”夫妇俩没太大感觉。

好像称呼都一样嘛。

“变成正的之后,工资就涨了。”

相比较升职这个事,秦父秦母更注重钱的问题,主要是穷怕了。

“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涨了多少?”

秦淮茹摸着下巴,抬头思考:“涨了……哎,这个是涨了多少钱啊?傻柱。”

傻柱一听,傻眼了。

我不是干部啊,我也不知道。

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说自己不行,心情可想而知了。

他憋红了脸,愣是说不出具体有多少。

“河兄弟之前不是在大院说工资九十八块嘛,升成正科级干部之后,工资肯定超过一百块了。”

得亏他记得这事,不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百块?”秦淮茹张大了嘴,不可置信。

天呐,好多钱。

秦父秦母亦是如此。

内心被狠狠的刺激了一下。

秦父挠着头,怪为难的算着。

一百块?

我一年可以赚差不多十块,一百块就是……十年?

嚯!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秦父咽了咽口水,以为是自己算错了,重新算一遍。

“巧秀,一百块咱俩是不是得在村里干十年才能有这么多?”

秦母没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家里的钱一直她管着,使得她算的速度比秦父快多了。

“哪要得着十年,我们两个的话,五年吧,差不多。”

五年……

啧啧。

即使不要十年,五年也很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