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终于弄来了DRAM(2 / 2)

而微处理器领域,却是一个一直在快速进步的新兴领域,未来的市场前景会远大于DRAM。

INTEL转型成一个完全的微处理器公司,就是要在,不断创新、不断推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去追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双方都没有在言语中直接提及霓虹的厂商,但安迪的回答无疑是在讽刺霓虹厂商在偷窃灯塔的技术,又反过来低价抢夺灯塔的市场。

霓虹与灯塔在半导体产业上激烈的冲突,在这次记者采访中,也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

“安迪总裁,请问为何INTEL会选择英豪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还允许英豪公司在灯塔继续使用INTEL的品牌进行销售?”

安迪看了一眼提问的记者,又是一副亚洲面孔,但这个记者应该是香江的,这个问题明显是在引导他,来夸赞一下英豪。

对此,安迪到也毫不吝啬夸奖,马上换上了一副温和的面容,

“英豪公司是一家非常优秀的科技企业,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却发展的非常迅猛。

我们INTEL一直非常看重英豪的创新能力,这是与INTEL的价值观能够完美契合的。

英豪刚刚成立三年多,而我们与英豪的合作也已经超过了三年了,从英豪成立开始,就一直是我们INTEL密切的合作伙伴。

大家也都知道,英豪的游戏机、计算机等产品中,使用了大量INTEL的CPU,可以说英豪已经是我们INTEL最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英豪对于我们未来的微处理器业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英豪就率先推出了286计算机,带动了计算机的升级浪潮。

在这里,我还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与英豪在未来的386产品开发上,也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英豪将提前介入的386CPU的应用研发中来。

这会极为有力的加速,我们386 CPU产品推出后的市场应用开发,对INTEL提供巨大的助力。

至于将DRAM业务出售给英豪,并保留INTEL的品牌,是因为我们信任英豪在DRAM生产上的能力和产品质量。

英豪此前已经收购了RCA的半导体部门,也已经成功生产了EPROM、Z80等芯片,有非常好的半导体生产管理能力。

这次英豪收购我们的DRAM芯片业务之后,将真正成为一个大型的半导体厂商,也会成为我们INTEL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CPU的市场正在快速的增长,我们的产能压力正在不断的提升,这也是我们出售DRAM业务,筹集资金兴建第二座CPU生产工厂的原因之一。

未来如果INTEL的CPU产能出现不足,我们甚至会邀请英豪公司,来帮助我们代生产部分CPU产品。

英豪的半导体工厂,会是我们重要的伙伴,有了与英豪的公司的密切合作,我们INTEL在产能安排上,可以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这里是灯塔,是INTEL的主场,之前的记者提问,对象一直都是INTEL的安迪。

现在对INTEL的提问,该问的也问的差不多了,安迪在夸奖了英豪一通之后,也有意让出了被采访者的位置。

接下来的提问对象,很自然的转向了英豪,这次出来接受媒体采访的,依然是赵平,陈兵又有意躲去了幕后。

赵平曾经长期在灯塔工作生活,虽然没有加入灯塔籍,但灯塔背景很浓厚,显然更容易被灯塔所接受。

即使如此,灯塔记者其实更关注的也是INTEL,对于做了接盘侠的英豪,明显兴趣下降了很多。

“请问,英豪公司收购了DRAM业务之后,会有什么新的经营计划吗?”第一个问题,中规中矩。

赵平一副胸有成竹的派头,“DRAM产业,是一个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产业,经营这种产业,就需要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加大投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收购现有的7座工厂基础上,我们已经有了明确的建厂计划,将投入2亿美元,再新建一家DRAM工厂。

这家工厂在制程方面,将与INTEL的芯片厂兴建计划保持一致,同样采用6英寸、1.5微米的工艺,会将64K、256K两种规格的DRAM作为主力产品。”

此时,DRAM的技术演进,还处于早期,64K的DRAM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256K则是比较高端的产品。

至于1M的DRAM,霓虹也只是刚刚开始推出,还没有能够成为稳定供应的成熟产品。

陈兵之所以下这么大决心,付出这么高的成本买下INTEL的DRAM业务,除了看重那些DRAM的相关专利之外,很大的因素,就是因为INTEL答应帮助英豪,兴建这个新的DRAM工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6英寸、1.5微米的制程工艺,在这个时点上已经是最先进的成熟工艺。

8英寸晶圆、1微米线宽的制程,在这个时点,其实才刚刚开始导入,还远没有真正的成熟。

有了这个新建的DRAM工厂,英豪的技术能力,就能够挤入当前半导体行业的第一集团,有了这个基础,英豪才有可能继续去追赶更先进的制程。

这个芯片厂的制程水平,至少可以让英豪稳定生产五年,而这五年时间,英豪就能够培养出足够多的工程师,真正扎稳根基,这是陈兵无论如何不能拒绝的诱惑。

2亿美元的建厂计划,无疑又是一个大项目,不少记者的兴趣高了不少。

“请问,这个工厂会设在哪里?会放在灯塔吗?”

“这个工厂的选址,还在规划之中,暂时还没有确定。DRAM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灯塔各项条件虽然非常的成熟,但成本太高了。

如果新厂设在灯塔,会背负太重的成本负担,因此这个新厂肯定不会放在灯塔,而是会在亚洲设厂,以降低成本。”

听到不会把工厂设在灯塔,不少灯塔记者明显有些失望,甚至有记者不怀好意的追问,

“这个新厂如果在亚洲建成之后,会把灯塔的现有产能也转移过去吗?灯塔的7座工厂会不会进行裁员,以削减成本?”

赵平脸色严肃了起来,“虽然新厂会在亚洲兴建,但我在此却要郑重的说明,在灯塔的产能,并不会进行任何形势的缩减。

INTEL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英豪在与INTEL达成协议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承诺,这次并购完成后,所有的员工只要愿意留下,我们都会接收。

而且,我们英豪还承诺,不管市场情况如何变化,未来五年内,英豪不会主动裁剪任何在灯塔工厂的员工。”

对于赵平如此识时务的表态,那些灯塔记者还是比较满意的。而赵平也是有意借着这些媒体,将英豪不裁员的承诺宣扬出去。

并购当中更重要的不是交易本身,而是并购之后的消化吸收。英豪这次收购INTEL的DRAM业务,本身就是,落后的技术方在收购先进的技术方,必须要尽快的安抚住那些员工的心态,才能完整的继承INTEL的技术。

英豪的新厂设在亚洲,又不会在灯塔裁员,对于灯塔的媒体来说,能够报道的内容就少了很多,接下来的媒体提问,很多都是应付差事的浮浅问题,做做样子罢了,也不会真的登上媒体的版面。

又回答了几个灯塔记者不痛不痒的问题之后,才终于又轮到了香江的记者提问。

香江的媒体,就真诚热烈了很多,英豪能够收购INTEL的DRAM业务,这是很长脸面的事情,也是在给整个香江长脸。

不过香江的媒体,对于电子产业真的不熟悉,也问不出什么太有深度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几乎都是在引导着赵平进行自吹自擂,品牌宣传。

不过这里是灯塔,别人的地盘,赵平也没有想在这里出什么风头。

这次签约仪式之所以如此高调,主要是INTEL的要求,是为了INTEL能够稳住投资人的信心,减少并购交易的冲击,英豪只是陪衬。

赵平很有觉悟,回答香江记者的问题时,也很是谦虚,要吹牛逼,也是等到回到香江之后,那时关起门来随便英豪怎么吹,INTEL也不会有意见。

与香江媒体一起提问的,还有一些欧洲的媒体,这个交易与欧洲的关系不大,但对于半导体产业和DRAM产业肯定影响深远。

要说提问题最有产业专注度,心态最公平的,还真是这些欧洲媒体,赵平回答时也尽量的简单而专业。

至于霓虹的媒体,赵平本心里是不想搭理的,只是在别人都问的差不多了,才给了他们提问的机会。结果就是霓虹的记者继续进行挑衅。

“请问,英豪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却依然要借助INTEL的品牌,是代表英豪的信心不足吗?英豪新建的工厂至少要一年后才能进行投产,请问英豪在短期内,有什么应对市场竞争的策略吗?”

这种挑衅的问题一出,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当然也不乏在旁边看热闹的。

赵平也和安迪一样,脸色冷了下来。

“我们英豪一向不以争夺什么市场份额为经营目标,不会象很多同业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