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是白想,还得等十来日才能见着面呢……”
众人又是哄笑起来。
月儿已升到半空,众人酒后都沉沉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船老大就吆喝着船工开船了。
晌午时分,到了常德城三官殿码头。
船老大也不耽误,待向枫他们上岸后就掉了船头返回了。临行前,向枫让姜岩给了他们不少赏钱。
三人背着行李朝街上走去。
常德,古称武陵,素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说,洪武年间设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据考证就在其辖县桃源县内。
谷中人素将隐龙谷同桃花源自比,今日到了真正的桃源,向枫一时不禁心驰神往,要不是赶时间,他还真想前往一探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桃花源存在。
不过在潜意识里,向枫觉得那桃花源只不过是五柳先生臆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之地而已,并不会真的存在。
古人对物质上的追求不像后人那样强烈,只要日有三餐可饱夜有一宿安眠,平常无人欺凌压榨,那便是梦想的桃源之地了。可就是这样基本的生活要求,在黑暗腐败的朝代却终是难求,更别说末代乱世了。
陶渊明若穿越来隐龙谷,绝对会惊呼他有发现了一处真正的桃花源。
向枫正想着这些,到了一处街口,冷不防从拐弯处冲出一个人来。他起先也没在意,那人到了面前,突然朝他撞了过来。
向枫下意识地躲了一下。
那人像是有备而来,向枫刚躲过,他又跟着撞了过来,向枫又躲开了。
那人二十来岁样子,一身儒生打扮,见撞不到向枫,他顿时急了,跺脚道:“哎呀!你这人——你倒是让我撞一下啊!”
向枫听得一愣,问道:“平白无故的,你要撞我干嘛?”
“哎呀……不是的!”
那青年儒生有些发急起来。
“我是在撞喜呢!”
“撞喜?”
向枫听得一团雾水,一旁的明旭和姜岩也是糊涂。
向枫好奇问道:“啥是撞喜?”
“你是外地来的?那太好了,撞了外地人更灵验。”
那儒生顿时又高兴起来,说完朝向枫施了一礼。
“这位大哥,是这样的......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家里要想生男孩,丈夫就要上街撞九个陌生男子,我一大早出门,挑了八个撞了,你是最后一个——大哥,你就让我撞一次呗,我家娘子正临盆要生了!”
向枫还是头一次听到有这个风俗,不禁一笑,问道:“街上那么多生人,你为何挑我撞?”
那儒生道:“大哥,你生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撞了便是大吉利,若是撞那些歪瓜裂枣之辈,岂不是苦了我儿?!”
众人听得都笑了。
向枫相信了这儒生的话,便笑着双手伸开,说道:“那行!兄弟,你撞吧!”
那儒生见向枫同意了,便也不再犹豫,低头朝向枫撞了个满怀。他使的力气还挺大,对方纹丝不动,自己倒被撞得后退了好几步。
向枫连忙将那儒生扶了。
“大哥,你好一副身板呐!”
那儒生反而喜滋滋的,随即又道:“小生姓杨名鹤,乃本地秀才,多谢大哥成全!敢问大哥贵姓?”
对杨鹤之名,向枫之前好像听说过,但一时想不起是何人,当下就留意了起来,便道:“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我姓向。”
“哦!原来是向大哥!”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急匆匆跑了过来,朝着这边招手喊道:“相公!相公......生啦!生啦……”
杨鹤听得一喜,连忙迎上去问道:“我娘子生了?是男孩么?”
那书童喘着气道:“是的呢……老太太让你把孩子的奶名请好,赶快回去……”
“哎呀我的天!差点把这要紧事给忘了——还真灵验呐!”
那杨鹤喜不自胜,又转身跑到向枫身边道:“向大哥,老弟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再成全!”
这人还没完了。
不过想着人家刚刚喜得贵子,向枫也不想拂人之美,便道:“恭喜老弟了!你说,还有啥事?”
“是这么个事......”
杨鹤喘了几口粗气,压了压自己的激动情绪。
“向大哥,你是第九个喜客,按规矩,得给我那新生伢取个乳名,也好让他能平顺长大......”
向枫听得一愣:“取名?”
“是的呢!伢的大名我早就起好了,叫杨嗣昌,乳名就等着有缘人给起了。”
杨鹤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递了过来。
“向大哥,不会白让你起名的,我给你喜钱。”
杨嗣昌?向枫穿越前恶补过明史,故对此人有所了解。
那杨嗣昌正是常德府人,在崇祯年间任职兵部尚书,后入阁,能言善辩,深受崇祯信任。他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主张攘外必先安内,与清人议和。张献忠攻破襄阳城杀死襄王朱翊铭后,病重中的杨嗣昌自杀而亡,不过后人对他的评价存有争议。
原来今日遇到这么个人。难怪听着杨鹤的名字有些熟,想起来这杨鹤日后也是朝中大员了。
向枫不禁暗暗感叹,便问那书童:“孩子生下来胖不胖呀?”
那书童比划着道:“可胖着呢!接生婆出来说是个大胖崽,费了好大劲......”
向枫暗自一笑,想着杨嗣昌日后自号“肥翁”,便对杨鹤道:“杨老弟,孩子的乳名,就叫‘肥肥’如何——肥胖的‘肥’!”
“肥肥?”
杨鹤歪着头想了想,随即喜道:“肥者,福禄寿全之相也。甚好!甚好!多谢!多谢......”
杨鹤恭恭敬敬地将喜钱放在向枫手里,向枫口中称谢接了下来,双方便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