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你的名字二(2 / 2)

秦始皇看向蒙毅道:

“将此物与曲辕犁一并推之。”

“是。”蒙毅回道。

有了龙骨水车后,秦始皇也不再叫赵高等人去挑水了。

他如今已在沛县逗留多日,仍是寻到让他有所感应之人。

他准备再去泗水郡的其他地方看看。

若仍是寻之不到,那他就准备返回咸阳了。

其回咸阳,不仅有龙骨水车亟需推广,更有他离开咸阳已经不短时间了。

主要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

古代人的脚程可是很慢的。

不像后世,早上还在家呢,下午便在千里之外的其他地方。

路程的时间缩短后,似乎连带着生命的时间也跟着缩短了。

时代发展的太快,人的生命似乎慢慢跟不上了。

有时候感觉,似乎啥都没干,就已经要老了。

就在秦始皇等人欲离开时,有一位农民走了过来。

“各位贵人请留步。”农民老汉开口道。

秦始皇转身看去,五位护卫当即隐隐将秦始皇、赵高和蒙毅三人给护住。

虽然他们刚才挑了不少水,体力有些流失,但要对付以为老汉,还是轻而易举。

只要这位老汉有一丝异动,他们上去就是死手。

老汉自是没看出护卫们的举动,口中还在道:

“贵人们请留步。”

蒙毅当先开口问道:

“这位老汉,你有什么事吗?”

老汉有些拘谨地笑道:

“这几日多谢各位贵人的帮助,不仅帮助我们挑水,今日还赠送给我们如此一份大礼,着实令我等惊喜不已。”

“等之后,我们请人多打造几副这个水车,想来今后灌溉农田,将会轻松很多。”

老汉自是不知道这龙骨水车是赵高制造出来的,还认为是自己孤陋寡闻。

以为这个东西郡城里有,只是他们这个小地方没有。

秦始皇突然开口道:

“这份大礼,我也很是惊喜。”

老汉没听懂秦始皇这句话,只以为是替他们高兴,便说出他拦住秦始皇等人的目的,道:

“老汉感谢贵人们的大恩大德,所以想请贵人们到寒舍吃一顿便饭。”

蒙毅与赵高暗暗看向秦始皇,毕竟有秦始皇在,这种事肯定是要看秦始皇的意思的。

秦始皇说去,那他们就去,秦始皇说不去,他们自然不敢有一点反驳意见。

秦始皇看着老汉拘谨的模样,又看向蒙毅和赵高两人,道:

“你们饿了么?”

蒙毅和赵高不解秦始皇之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便听秦始皇继续道:

“既然饿了,那就一起去吧。”

赵高闻言,当即道:

“老秦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感觉有一点饿了呢,同去同去。”

蒙毅也马上附和道:

“我也早就饿了,正好想要吃点什么呢。”

秦始皇点点头,然后便让老汉头前带路。

老汉便领着秦始皇往自家走去。

至于其他农民,还在龙骨水车旁边,好奇的张望着。

老汉将秦始皇等人带至一简陋的木屋前,道:

“到了,这就是小老儿的家了。”

赵高见之,心想:如此家境,竟还想着请他们吃饭,足见此人淳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高张口问道:

“对了,一直未问老汉名姓,不知老汉贵姓啊?”

老汉闻言,看向赵高回答道:

“我啊,我叫季波常。”

赵高有些没听清,再次问道:

“什……什么,你叫什么?”

好吧,其实他已经听清了,只是有些不敢相信。

老汉心想自己说的挺清楚啊,这人怎么还耳朵不好使呢,于是又说了一遍。

只听老汉大声道:

“老汉我,季波常!”

老汉声音很大,在赵高听来就跟在炫耀什么一般。

赵高悄悄看了秦始皇与蒙毅一眼,见他们都一脸平静,好像就自己一人心脏。

于是,赵高便转移自己的思绪道:

“伯长,这么说来,你在家中排行老大咯?”

古代“伯仲叔季”,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

其实,不仅“伯”代表长子,“孟”也代表长子。

只不过,“孟”代表庶出的长子,而“伯”代表嫡出的长子。

比如,在《白虎通》和《礼纬》中都提到“嫡长称伯,庶长称孟”的原则。

举个例子,譬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仲尼,就说明其在家中排行老二。

所以,后来新文化运动中,有口号叫做“打倒孔家店”、“打倒孔老二”。

再比如曹操曹孟德,孟德便是指其为庶长子。

在先秦时期,因为“孟”不如“伯”尊贵。

所以,“孟”也常被用作家中长女的常用字,如孟姜女、孟弋、孟庸等。

还比如,“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指的便是:

马氏老大,字伯(孟)常。

老二,字仲常。

老三,字叔常。

老四马良,字季常。

老五马谡,字幼常。

兄弟五人,表字皆有“常”,时人称“马氏五常”。

与之类似的还有“司马八达”。

司马朗,字伯达。

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孚,字叔达。

司马馗,字季达。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

司马敏,字幼达。

因兄弟八人的表字都有“达”,于是,便并称为“司马八达”。

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一位父亲将自己的志向抱负融入进儿子们的表字中。

没错,这个人就是孙坚孙文台。

孙坚给其四个儿子取的名字,分别是:

孙策,字伯符。

孙权,字仲谋。

孙翊,字叔弼。

孙匡,字季佐。

你看这四人的名与字。

老大孙策,策象征智谋、谋略,符就是兵符,同样也是权利的象征。

策和符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权谋。

有句俗话说的好:有权有谋者,人主也。

老二孙权更是直接,名字里直接就有权有谋。

与孙策同。

老三孙翊,翊乃辅助之意,弼同样是辅弼之意。

老四孙匡,匡乃匡扶,佐为辅佐。

所以,孙坚的意思很明显。

就是让孙翊和孙匡二人,辅佐作为兄长的孙策与孙权二人成就人主之业。

其实,在三国中,这种事很常见。

比如,刘备收的一个螟蛉子,取名刘封。

之后,儿子取名刘禅。

两人之名,合在一起,便是“封禅”。

封禅封禅,泰山封禅,这是只有帝王才能做的事情。

由此,刘备刘玄德之心,也可见一斑。

对了,还有曹操一家人。

曹操,曹仁,曹真,曹爽,这四人之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