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变化很大,乍一看有点像滨江开发区。
从柳下河大桥过来,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两侧都是钢结构厂房,大小路口的摄像头甚至比财大气粗的滨江开发区多。
然而,没有老卢的良庄,总让人感觉缺点什么。
韩渝三人没在良庄镇上停留,直奔丁湖老家。
昨天给叔叔、姑姑打过电话,两个姑姑一大早就来了,正跟婶婶一起准备午饭。奶奶听说孙女和孙女婿今天要回来,高兴的昨晚都没怎么睡好,今天一早就坐在大门口等。
老家的长辈真好,平时几乎不去滨江,反而经常托人往滨江捎大米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老丈人说起来有本事,可事实上这些年并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回报。因为买房,甚至跟老家的弟弟、妹妹借钱。他开口之后,人家真是有多少拿多少!搞得韩渝每次来都有一股强烈的歉疚感。
韩向柠同样如此,陪奶奶聊了一会儿就把婶婶和两位姑姑拉到厢房里,帮韩工连本带息还债。
小鳄鱼一点都不认生,邻居家正好也有个小孩,两个小家伙就这么在打谷场上嬉笑打闹。
小鱼帮韩渝卸下给老家长辈带的礼物,忍不住问:“咸鱼干,你和章叔以前不是来这儿办过案吗,认不认识丁湖派出所的人?”
小鱼听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在思岗群众的心目中公安如此不堪。
“嗯。”
语言虽然不一样,但风俗跟白龙港差不多,家里只要有事都要请村干部。小鱼搞清楚情况,也赶紧起身相迎,不然人家会骂没礼貌。
来时路过丁湖集市,冷冷清清,街上都没几个人,丁湖的村干部不喜欢良庄很正常。
“任大傻,天天穿着条裤衩在外面跑,夏天这样,冬天也这样,这不就是傻子么!”
思岗虽然属于滨江,但思岗话跟滨江市区的话完全不一样,跟陵海话同样是两码事。
“认不认识良庄分局的人?”
“柳支,二姑,我接个电话。”
“再忙也不忙这半天,我在思岗有点事,办完就回去,晚上聚聚。”
韩打击,是滨江公安系统的名人。
“她们知道晓军姐夫?”
“想起来了,那个李特派的癌症好像是在人民医院检查出来的。”
韩打击,韩向柠确实有印象。
刚从厢房里出来的大姑看了看,连忙迎上去跟人家说话。
韩渝一样有些尴尬,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柳支书转身看一眼韩家的倒插门女婿,竟大发起感慨:“公安工作是不太好干,能不做公安就不要做公安。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就知道丁湖、良庄。”
原来是村干部!
一个人出去办案,一出去就是半年,还是骑自行车出去的,想想是有点问题。
“良庄这两年发展的是很好。”
<div class="contentadv"> “好什么好,把我们丁湖的几个好企业都弄到良庄去了!听说连丁湖法庭和丁湖中学都要搬到良庄。”
韩向柠正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柳支书又嘿嘿笑道:“韩市长,焦书记认识你,他好像没你的手机号码,那天一散会就给卢书记打电话,卢书记说有这事。后来他又给你们长州的侯市长打电话,侯市长很意外,没想到你们居然认识。”
官本位在老家体现的淋漓尽致。
“韩市长,你回良庄怎么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要不是柳支书汇报,我都不知道。”
韩渝正觉得有意思,柳支书又神神叨叨地说:“‘韩打击’走了,以前跟丁湖派出所闹的很僵的刑警四中队程文明没走。也不晓得是因为什么案子没破,好好的一个人都疯了。”
“焦书记,我韩向柠,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的?”
学姐刚到家不大会儿,村支书就闻讯而至。如果不出意外,良庄的镇领导很快就会给学姐打电话。
以前好像也做过良庄的公安特派员,一上任就抓收蚕茧的,把二叔的蚕茧给抄了,二叔急得团团转,打电话找三儿帮着想办法。
“以前良庄别说公安分局了,连派出所都没有,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我认识以前的李特派,可惜李特派因为癌症去世了。”
“几个乡镇没撤并的时候,丁湖派出所和负责我们这一片的刑警四中队没一个好东西,他们不光整天想着怎么搞罚款,还窝里斗。后来几个乡镇撤并,‘韩打击’又把我们几个乡镇搞得天怒人怨,幸亏他考走了!”
叔叔用思岗普通话介绍。
“丁湖并入了良庄,现在只有良庄公安分局,没有丁湖派出所。”
小鱼正胡思乱想,又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看着有点像干部的人。
“接吧,接好了吃饭,柳支书,中午别走。”
韩渝总算听出来了,奶奶、二叔和大姑、二姑等亲戚这半年肯定没少在老家帮学姐做广告!
韩渝正想着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二姑走出来笑道:“别提良庄公安分局了,良庄公安分局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韩渝意识到肯定肯定是良庄的领导打来的,忍不住笑了。
“柳支书,你是说有个刑警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