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受到了欧阳锋功力影响的缘故,怪人的身形忽然顿了一下,第六步已然抬足,却迟迟未能落下。
就在欧阳克即将跑出峡谷的时候,一声呼喊从身后传来。
“克儿,其实我才是你的父亲!”
忍不住回头的欧阳克猛然转身,却发现那空着手的怪人才堪堪落下第六步。
没有任何声息,不见任何表情,那怪人就像只是随意的散步一般,轻轻落下了脚步。
可随着这一步的落地,欧阳克忽然感觉自己的眼前只剩黑白。
因为随着这一步的落下,那个作恶多端,武功高强的绝世狂人,就这样变做一团血雾,转眼便彻底消散了。
从始至终,那怪人未发一招,未动一剑。可那身为五绝之一的西毒,竟然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这等奇怪的故事实在太过骇人听闻,更何况又是从一个疯子口中得知。
所以江湖上的人大多分别持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这是欧阳克疯了之后信口开河说的胡话疯话。毕竟疯子的话不能信,这也是江湖中人尽皆知的道理。
可还有一些人认为,若不是经历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可怕事情,凭那欧阳克的才智与武功,又怎么会疯成这个样子。
只是无论持哪一种观点的人,都对同一件事情深信不疑。那就是西毒欧阳锋确实已经死了,否则欧阳克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疯子。
相比于前两件事情,这第三件事情却更加扑朔迷离,只因为没有任何人亲眼见到,所以谁也说不出个真伪。
不过事情本身倒是挺简单,就是两个人在打架。
打架的人也算有点意思,一个邋遢的老头和一个喝酒的和尚,这样的架在武林中也不多见。
可真正让这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是因为他们的架打的太狠、太强、太猛、太刺激、太吓唬人了。
打架见过举桌子抄凳子的,也见过殃及周遭砸坏不少家具陈设的,这些都没什么稀奇。
但是谁能见过有人打架抬手就能拔起一颗十丈大树,挥手就能拎起一块万斤巨岩的。
那空手怪人连走七步,那喝酒和尚一路便拔了七颗大树,扔了七块巨岩。
更夸张的是,那十丈大树和万斤巨岩,还没等近身就被凌厉的剑气斩得四分五裂,而那怪人仍是毫发无损,浑身上下连灰尘都没沾到。
可那和尚的血肉之躯却比那大木和岩石更加坚固,居然硬扛着锋锐无比的剑气,硬生生的来到了那怪人的跟前。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了不起的和尚,费了好大力气好不容易才挤进了剑气围成的剑圈。
可他却既没有用什么般若掌、韦陀杵之类的高明武学,也没去使什么罗汉拳、拜佛掌之类的入门功夫,而是径直撸起袖子嘿嘿两声,狠狠抽了那一路所向披靡的怪人两个响亮的耳光。
据附近某个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竟然不小心经过的武林人士回忆说,当时在半山腰的他先是听到了啪啪两声响亮的脆响,跟着便是一圈无比汹涌的无形剑气横扫而出。
若不是他在惊惧之下及时俯身蹲下了,只怕脑袋就得搬了家。
可惜他虽然能动弹,那些无法移动的草木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芹。
就在这一道剑气过后,整座山的树木竟全被齐齐削去一截,无论树干树枝还是树叶树杈,都是一样的水平无比,怕是木匠拿尺来量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据说此战之后,那怪人继续缓步朝着大明王朝所在的东方走去,只是剑气少了许多,也不似先前那般锋锐凌厉。
而那僧袍破烂的酒肉僧人则是叹息一声,拎着居然没坏的酒葫芦奔着山下就找酒去了.
大明王朝,七侠镇。
铺天盖地的信鸽云如约升腾而起,带着江明口中惊世骇俗的故事,纷飞着奔向四面八方。
很快,这些消息就会彻底传遍武林各处,成为那些醉心武学的各派长老研究的宝典,以及不少江湖豪侠们酒后的谈资。
伴随着两宋王朝发生的故事,再结合江明今日的讲述,任何一个稍有见识的人都会立刻明白,原来那个一直东行的怪人就是传说中达到剑道顶峰的无上剑魔独孤求败。
再对比深山中无人目击的那个荒唐故事,抽了他两个耳光的那个僧人他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除了写出九阳真经的斗酒神僧,天下间还有哪个和尚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也许是受了斗酒僧那两个耳光的缘故,原本迷迷糊糊只知道不断东行的独孤求败眼神里忽然恢复了几丝清明。
虽然他还是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但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了,就连头上的白发也多了几许青丝。
之前的他虽然可怕,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柄无主无鞘的无名利剑,尽管锋锐无比无可匹敌,但却没有神意.
而现在的他,则好像一柄藏在鞘内的宝剑。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人人却都能感觉到,那鞘内蕴含的滔天剑意和无上威力。
江明说对了一件事,那就是斗酒僧确实是奔着独孤求败去的,也确实是想通过交手来阻挡独孤求败滥杀的脚步。
小主,
但江明却又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斗酒僧并没有和独孤求败拼命大战三天三夜,而是甩了两个巴掌就把他给扇醒了。
现下已经恢复了些许神志的独孤求败虽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不受控制,只想杀尽世间所有用剑之人,而是只挑那些值得一战的绝世高手进行挑战。
但也因此,他已不再是之前只依靠剑气和剑意本能进行战斗的怪物,而是彻底恢复成了巅峰时期能使用一切巧妙剑招,智慧悟性均是当世翘楚的无敌剑魔。
这样的独孤求败,无疑又比之前刚刚苏醒时可怕了数倍不止。对于那些有资格被约战的剑客来说,他们生存下来的几率却更渺茫了。
......
“阿弥陀佛,和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
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酒馆里,正在饮酒的酒肉和尚叹息一声,似乎有些惭愧。
看他浑身上下破破烂烂,一身青布僧袍更是破的到处是洞,就是丐帮里的乞丐,看上去也比他体面不少。
“阿弥陀佛,不对未必是错,不错也未必是对,各自有各自的缘法,和尚何必纠结。”
穿着几乎是一身破布条的酒肉和尚又低头喝了一口酒,决定不再去想这些扰人的俗事了。
反正一切自有因果,不管他出手与否,该死的总会没命,不该死的也肯定没事,他既然已经出了力,那便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现在这只顾着喝酒的和尚心里只剩下一件事情需要关心,那就是这身被剑气割裂的到处是洞的破僧袍,该去哪里找个裁缝来修补。
......
大明王朝,浔阳江。
一艘简陋的小舟上,一盏孤独的渔灯摇摇晃晃,独自闪烁在黑沉沉的江面。
两岸枫林如火,在月色下映射出一种别样的鲜红。
小舟顺水而动,似乎没有固定要去的方向。
实际上也不需要固定的方向,因为天下虽大,有些事情却是冥冥中早有注定的。
就像每一片落叶终将找到属于它的归宿,有些人也是注定要相遇的。
扑棱棱,一只信鸽忽然从天而降,飞到了昏暗的渔灯上。
一双稳健的手缓缓伸出,抽出消息,展开了卷曲的纸张。
毫无疑问,这只信鸽是从七侠镇的方向飞来的。
而信鸽上的内容,当然也是江明最新的话本和评论。
就算是武林中一些早已退出江湖的隐士,也对于江明的话本和评论痴迷不已,所以这里有信鸽并不奇怪。
随着阅读的深入,忽然,那双稳健的手已经开始颤抖起来。
那本是双握剑的好手,若在平时,就算是连续斩杀数百仇家,也绝不会晃上一丝一毫。
可现在,那双手不但在剧烈的颤抖,手心上竟然还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看着纸张上的内容,他似乎已经读到了江明评论当世剑客的部分。
而他的目光所及,是一个曾经很响亮的名字——燕十三。
他似乎在为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种变化而震撼,同时也是在为江明知道这个消息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