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旅行的意义(16)(2 / 2)

“切,犹豫这么久,还以为你要说个什么多厉害的。”

嘉措撇了撇嘴,显然对他这个中规中矩的答案不太满意。

卓玛却瞪他一眼,开心地扯了扯苏成意的衣角。

“大哥哥,燕子风筝最好看了!飘到天上的时候,就它最显眼哩。”

说完这句话,她又在水盆旁边蹲下来,用手戳了戳被水泡软的竹篾。

“贡布爷爷,以后可以也给我做一个小燕子风筝吗?”

“你上次的那个花蝴蝶风筝,这么快就玩腻了?”

嘉措迅速插嘴打断,被卓玛狠狠掐了一把膝盖窝,疼得“嗷”的一声,终于暂时性老实了。

正式开始做风筝之后,贡布老爷子认真起来,显然沉默了许多,也不怎么回答旁边小孩的稚气问题了。

他先是将方才泡软的竹篾拿起来,用小刀削成纤细的长条形竹筋,又折剪到合适的长度。

而后又从工具箱里拿了根蜡烛出来,一只手夹着,另一只手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火柴。

“我来吧。”

苏成意在旁边看得很认真,眼里也有活,顺势从他手里接过蜡烛。

老爷子瞧他一眼,倒也没有反驳,只是擦燃了一根火柴。

“噗呲”一声,火焰冒起,苏成意将蜡烛递上前去,点燃烛芯。

蜡烛燃起来,老爷子不紧不慢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老式烟斗,借了个火之后叼进嘴里,挥挥手赶人。

“不帮忙的上一边玩去!”

“啊——”

这帮喜欢看热闹的小孩子自然不情愿地抗议起来。

嘉措站在原地,观察了一下青烟飘散的方向,挥挥手将小伙伴都带到背风处,便不会被烟熏到。

苏成意勾起嘴角一笑,这小子能当上孩子头头,倒还是真有点小聪明在的。

虽然没有正经看过制造风筝的流程,但是大约能猜到一部分。

竹条柔软,回弹力强,想要让它固定成需要的弧度,则需要借助火焰炙烤。

果然,老爷子拿起刚刚的竹条,双手握住两端用力弯曲,将中间的拐角固定成他需要的模样。

接下来如法炮制,制作了许多根像这样的竹条。

苏成意举着蜡烛,默默在心里记住竹条的大致长度和弯曲弧度。

这显然就是在制作风筝的筝骨了,这是风筝能否正常飞起来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按照常理来讲,为了避免等下扎接的时候尺寸出错,应该是要在预定扎接处用尺量准做出记号方便拼接的。

但老爷子叼着烟斗,动作很潇洒,显然已经熟能生巧,并不需要这个丈量的步骤,大致长度他用手一比就有数了。

拼接起来之后,用棉线将其绷紧,燕子风筝最基本的骨架就出来了。

老爷子举起风筝,眯眼打量了一下,大约是觉得尺寸差不多。

苏成意也跟着抬头看了一眼,只觉得手工制品真是很有它独特的魅力。

这个骨架扎好,就像是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一只燕子的轮廓出来似的。

“大小可行?”

老爷子叼着烟斗,含糊不清地问道。

“正好。”

苏成意闻言忙点点头,疏忽之间蜡烛的烛泪续满,落到他手指上,烫得有些发麻。

“行。”

老爷子转过身去,将筝骨顺势搁置到木箱上,自己则抽出一张偌大的白纸,平铺开来。

这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顾不得烟熏,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

老爷子用白纸覆在筝骨上,大致记了个尺寸,便又收回来,随后用铅笔大致勾了个燕子的轮廓。

“现在就上色么?”

苏成意吹灭了蜡烛,下意识问道。

“早着。”

老爷子从盒子里拿出浆糊,用毛刷一刷,便开始照着方才预留出来的位置涂抹浆糊。

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很需要熟练度。

苏成意只是在旁边看,就大致能猜到如果是他来做的话,一定会这里漏一点,那里却又满出了一点,显得很是丑陋。

将纸面糊上之后,又在最合理的受力点系上拴提线,这个风筝就很有形状了。

“哇~”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遍,但小孩子们还是发出一阵很捧场的赞叹声。

“这会儿才上色。”

老爷子转身拿出颜料盒,一溜铺开,颜色很漂亮,大概也是他自己调的色彩。

看到这里,苏成意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爷子,您以前就是专门做风筝的么?”

“怎么,想学啊?”

老爷子咳嗽了一声,似乎是在笑。

“是的,您很厉害。”

苏成意点点头,回答得很坦诚。

“不是。”

心想这年轻人倒是谦虚,老爷子咬着烟斗,用毛笔开始在风筝上涂色。

比起嘉措之前吵吵闹闹要的老鹰来说,燕子要简单得多了,只不过造型越是简单,想要让它显得特别栩栩如生,也就相对更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年轻的时候,是个卖货郎。不像其他货郎都是赶集的时候从别人那进货,我卖的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家传手艺么。”

“原来是这样,那您是村子里的本地人?”

黑色的墨痕绘出燕子的羽毛,苏成意屏住呼吸,目不斜视。

“是,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