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儒法之争!(2 / 2)

齐墨 双雨乖乖 3118 字 3个月前

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王道之策作为应对。

两人的言论在姜思尘看来有许多可以反驳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人以如此年纪能够将自身的坚持所学直至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了。

仅仅这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就让姜思尘感觉不虚此行!

这场思想理念的辩论持续许久之后才结束了。

人群纷纷散去,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津津乐道。

要知道此刻能够在沁源县出现的大都是诸子百家之人,对于各种事情都是有自己见解的。

此次见证儒家法家的争辩也让人感到兴奋。

“这儒家的短发少年看似稚嫩,但见解却极为毒辣,想必数十年之后儒家会再次多出一个鸿儒呀!”

“所言不虚,这儒家真是人才辈出,我名家何时能够与其相比。”

“自许久之前那位儒家大圣人出现以后这儒家便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其余流派难以与其相比。”

“后世儒家圣人,鸿儒,大儒层出不穷,令我等好生羡慕呀!”

“若是以后此少年入朝为官的话也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那法家少年也不错,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拜了名师并且于此间悟出了自己的道理。”

“这法家在诸国朝堂之上同样是远胜我等!”

“我观这两名少年皆是气运不凡之辈!”

人群中传来称赞,同时也有对刚刚争辩的评判之词。

原本姜思尘是打算就这样离开的,然而这个时候他却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魏国贤太子公子击?!

此刻那公子击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饶有兴致的朝着前方那个法家短发少年的背影赶去。

姜思尘的记忆立刻回到了当初第一次见到公子击的时候。

还记得那个时候姜思尘前去追杀田氏公子田文循着踪迹来到了魏国都城大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到了大梁之后却再也找不到那田文的踪迹了。

无奈之下姜思尘只能静静等待时机寻觅田文的身影。

而后姜思尘在一次参加魏国清风明月阁化名李姓公子比试的时候最终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而后见到了这魏国的太子公子击。

此人乃是魏国有名的贤良太子!

与姜思元在齐国的人嫌狗厌不同公子击在魏国的太子之位可是非常稳固。

乃是众望所归的下一任魏国君王继任者。

他文韬武略样样俱全,并且有名师辅导,有战功加身,性格温和,治政有功!

全身上下几乎找不到明显的缺点。

让姜思尘感到意外的是这公子击竟然会出现在这沁源县。

虽然此次弭兵之盟各大诸侯都派遣了使者,但却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的大诸侯会亲自前来。

因为对于那些真正的大诸侯国国君来说只有坐镇都城才是最稳固的事情。

他们绝对不会做以身犯险的事情,几乎不会亲自离开都城。

而这公子击乃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任魏国国君继承者,此刻出现在这里也不太应该。

姜思尘还记得当初以化名见到这公子击的时候发现此人极富智慧见解。

当时他在心中把姜思元与这公子击对比了一下,而后心中更加坚定了绝对不能让姜思元成为下一任齐国国君的想法。

以姜思元那点儿智慧根本不可能是这公子击的对手。

此刻那公子击正兴高采烈的跟上了正在离去的那名法家短发少年。

见到这公子击如此表现原本正打算离去的姜思尘也停下了脚步。

“跟上去看看!”

怀着好奇的心情姜思尘带着宁缺吴烂等人随意的跟在了公子击的后面。

他倒也不担心公子击认出他,虽然他曾面对面见过公子击。

但是那个时候他是化名易容之下见到的,并且还是在黑夜中畅谈。

那李姓公子的身份早在离开魏国的时候就已经被他妥善解决了,绝对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此刻正是无数诸子百家之人汇聚争辩之时,像姜思尘这般聚成一团结伴共走之人并不少,所以姜思尘这一行也没有引起怀疑。

终于在绕了几个圈之后那法家的短发少年进入了沁源县中一个还算是不错的客栈。

而后那公子击也快步跟了上去。

姜思尘没有遮掩,没有犹豫当即也跟随进入了这个客栈。

姜思尘发现那公子击似乎有所发现微微皱眉了一下,不过并没有回头。

无论那公子击有没有看到,姜思尘只管自顾自的进入在这客栈内寻觅了一个还算是不错的位置坐下。

身后宁缺吴烂等人也呼啦啦的占据了一大片的位置。

那法家短发少年也察觉到了公子击和姜思尘这两拨人,不过却并没有在意。

只是随意在二楼找了一个靠近窗边街道的位置。

“小二,来上三壶酒!”

“好嘞!”

法家的短发少年坐下之后就呼唤了这酒楼的小二。

虽然如今沁源县大多数百姓都不敢出来走动,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商户在正常营业。

如今姜思尘等人所在的这个酒楼已经是沁源县少有算得上豪华的了。

公子击见到法家短发少年坐下之后竟然也一个人坐了过去,至于他身边的扈从则是分别坐在了旁边几张桌子上。

“来几壶酒,好菜端上来!”

这个时候吴烂也随意的点了一些菜,然而这些终究不过是以掩人耳目而已。

姜思尘此刻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公子击和那法家短发少年身上。

公子击乃是魏国的太子,绝对不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如今他的目的就是姜思尘最好奇的事情。

片刻之后那一桌果然聊了起来。

“今日先生独到见解令我眼前一亮呀!”

“其中耕战法度之策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法家虽有不少高人,但能够有先生这般见解的却很是少有。”

“法律而已,不过吸收了前辈高人的思想,添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不足为奇。”

“只是不知道你今日前来寻我所为何事?”

在公子击一番赞赏之后那短发少年却发起了反问。

姜思尘竖起耳朵仔细听,莫非两人还是想熟悉的不成?

并且听着这个短发少年的意思似乎地位并不弱于对方这个公子击。

仅仅这个态度就能体现出一些身份。

“这次弭兵之盟可是吸引了天下的目光,除了各大诸侯的使臣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大人物都来到了沁源县凑热闹。”

“特别是你们诸子百家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不过是为了传道而已。”

“天下诸侯晃晃之多,然其中五成为平庸无能之人,两成为暴虐无道之人,两成为愚昧之人,其中或许只有不到一成算得上明主!”

“若是依照儒家所想以王道治百姓,如何能得安宁?”

“今日十年为明君百姓自可安其命,然而又十年之后为昏庸无能之人称君做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若是依然王道百姓安能休养生息?”

“以君王之智慧治民绝非上策,唯有严苛死律凌驾于君王之上百姓方可有千年安宁!”

那短发少年依旧坚持自己的见解,姜思尘默默的听着。

他说的并没有错,想要仅凭君王个人的才能治理国家根本就不靠谱。

“此言不虚,不过你可知当今君王所想?”

“尔等诸侯所需绝非安定可靠,其所思为大权在握,能够为所欲为,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若是律法将君王裹挟其中君王如何会高兴?”

“如此你可知道在各大诸侯的朝堂中法家为何不是儒家的对手?”

公子击笑着应答,他所言同样也有道理。

对于那些君王来说他们并不重视一国的安宁,而是希望在自己作为君王的这数十年间能够为所欲为。

律法裹挟君王绝对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