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赵军商议应敌策(1 / 2)

秦时颂乔松 毛豆佐酒 1730 字 6个月前

更让司马尚感到困惑不已的是,秦军究竟为何会选择从井陉口出兵呢?

要知道,所谓的“陉”,通常指的是那种东西横向贯穿的狭窄山谷通道。而井陉也不例外,乃是群山环绕中的一条狭长山谷,这样的地形条件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险要之地。

只要赵军能够坚守住这里的关隘,不轻举妄动地出兵迎战,那么秦军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可能攻克这处战略要冲。

王翦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将曾经与赵军有过交锋,按常理推断,他应该非常清楚井陉口地势的艰险程度。

可如今却偏偏挑选了如此不利的作战地点,实在令人费解。

然而这场战役中,秦军似乎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行动轨迹,赵军轻而易举便获知了他们的行军动向。

面对司马尚的提问,李牧的面色如常,他一边用手指着地图,一边向众人解释道:“秦军这次行进并无丝毫隐匿之意,反而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杀奔而来,对于我方而言,这绝非一件好事!

此等举动无疑透露出了秦军的明确态度:首先,他们不屑于使用奇谋诡计;其次,他们志不在进行小规模战斗;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那便是秦军心意已决,抱着必欲一战而尽全功的信念,企图一口气将我赵国大军彻底吞没。

这三路大军的进攻方向,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他们并不打算侵占我们赵国的城池,而是想要逼迫我军与之决一死战。

南路直插我方大军腹部要害之地,北路则对云中构成严重威胁,而中路则直接对阵我方主力军。

诸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军全军覆灭,那么赵国除了走向灭亡之路,还能有其他结局吗?”

“可恶!”

“好猖狂的秦狗,当我等是死人乎!”

李牧的这番分析犹如醍醐灌顶,使得营帐中的诸位将领恍然大悟,清楚地认识到了秦军的真实目的。

然而正因为如此,众将们更是怒不可遏。秦人竟然如此明目张胆地轻视他们,这简直就是对赵国人的侮辱!

要知道,在此前与秦军的交锋中,那向来被各国称之为虎狼之师的秦军,并没有从赵军手上占到任何便宜,反而狼狈逃窜、丢盔卸甲。因此,赵军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蔑秦军的浮躁情绪。

帐内的众多将领纷纷叫嚷起来,表示赵军应该像以前对抗桓齮那样,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然后设下埋伏,一举击溃秦军。

便是司马尚也不例外,同样有此种想法。

面对群情激奋、吵嚷不休的部众,李牧却摇了摇头,语气沉稳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啊!岂可混为一谈呢?

想当年,秦军并不是主力军前来侵犯;那时先王在位,尚且积极谋划振兴国家大业,赵国军民齐心协力,粮草供应源源不断,兵员能够补充及时到位。

然而如今的赵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他这一番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众人心头,刚才还气势汹汹、嗷嗷乱叫的将军们瞬间哑口无言,陷入了沉默之中。

现今的赵国,赵王迁昏庸无道,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而奸臣郭开则依仗着赵王的宠信,独揽大权,弄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就拿这次大军抵御秦军来说吧,按照正常情况推算,那传达王诏的特使早就应该抵达军营了,但直至此刻,他们连王诏的影儿都未曾见到过一丝一毫。这足以证明,邯郸方面对于前线大军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在这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邯郸城的那些权贵们依然只知道争权夺利,全然不顾国家安危。如此这般,又怎能与如狼似虎的秦军相抗衡呢?

“各位都是镇守边疆多年的老将军了,理应清楚我们抗击秦军究竟是为了什么。”李牧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将领们,继续说道:“我等之所以浴血奋战,为的不是邯郸中的勋贵,为的不是王座上的昏君,为的乃是我等身后赵地子民!

为的是长平数十万死不瞑目的大赵儿郎,为的是赵与秦之间化不开的血仇!”

李牧通红着眼睛,语气中充满了决然和不甘:“想我大赵绵延数百年,倘若在我等手中断了国祚,让我赵人如那韩人一般,沦为亡国之徒,哪怕是在九泉之下,各位能心安否?”

“不能!”众多将领们一个个都双眼通红地抬起头来,心中的愤怒火焰熊熊燃烧。

“正是如此!”李牧狠狠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一仗,乃是彰显我们赵国人的血性之战!我们必须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勇敢抵抗如狼似虎般凶猛的秦军!”

给众人打了打气,然后李牧才开始正式宣布这次应对秦军的战略部署。

这场战争,赵国军队并不奢求能够击溃秦军,他们的目标只是设法拖住秦军的步伐,让双方陷入僵局状态。等到邯郸城那边决出胜负之后,赵国就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与秦国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基于这个考虑,李牧针对秦军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