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六年四月,赵国以庞煖为使出使各国,与魏,韩,楚,卫四国约定合纵以伐秦。
七月二十三日,五国联军会盟,挥师西进。
合纵之初,五国联军势如破竹,沿途城池无不望风而降,兵进曲沃。
八月九日,统帅庞煖率行声东击西之策,率赵韩两国联军共计二十三万挥师蒲阪。
八月十三日,蒲阪破,联军始渡大河。
然,平阳重甲军在千长蒙恬率领下以轻骑五千截断联军浮桥,鏖战半日,五千骑兵只余八人,援军赶至,将河东十二万赵军团团围困,使其与河西之军分隔两岸,不能相顾。
当时是也,相国吕不韦会同上将军蒙骜率大军四十万东出函谷,与楚魏卫三国联军会猎于洛水之畔,大破之。
合纵长黄歇臀股中箭,乘驴车而逃;统帅庞煖被将军桓齮围困于大河西岸,力战而亡。
在发现后路被人截断之后,庞煖知晓此次行动已然失败,于是便果断的率领已经渡河的三万大军沿大河北上,希望寻找到下一个渡口带着这两万边骑精锐与一万步卒返回赵国。
然而,驻扎在大河西岸三十里之外的桓齮得知此事,派遣精锐骑兵一路追逐。最终在历经五天五夜的时间,终于将庞煖大军围困。
“庞老将军!”桓漪将兵器交给亲兵,抱拳一礼:“将军能以老迈之躯为国而战,令人钦佩。桓齮愿上请我王,予将军高位,以求将军入秦!”
奔涌不息的大河之水一路东流,拥挤在这壶口之处,爆发出万里流域中最震撼的咆哮。
“哈哈哈哈……”
此时的庞煖披头散发,因为长时间没有休息两只眼睛肿的跟水泡似的,但老将军的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惨笑着用手中杀断了的宝剑指着将自己团团围起来的秦军:“匹夫!
老夫先受武灵王之恩,又幸得大王信赖!
可叹天意眷秦不眷赵!
老夫今日有负王恩,一无法破秦,二无法将这十数万儿郎带回家乡!
老夫无能啊!
老夫本已羞惭,无颜面以见世人,岂能做那贪生怕死之徒!”
“桓齮老儿,你且记住!血海深仇,我赵人百世尤可报之!”
言罢,庞煖便横剑自刎,丝毫不给桓齮继续相劝的机会。
大河咆哮,老将军那魁梧的身躯终究失去了所有力气,向着身后的大河栽倒下去。然而,他临死前,依旧死死的望着关中的方向。在那视线的尽头,是那座联军做梦都想踏破的城池——咸阳!
庞煖既死,合纵遂破,五国仓皇东逃。
从五国联军合纵,到合纵破灭,历时长达五个月,从盛夏一直打到深秋,天下局势大变。大秦用煊赫的战绩告诉了所有人,合纵荣光已成过往,大秦将为六国敲响丧钟!
……
咸阳宫中,乔松与盖聂相对而坐。半夏与南星侍立在两人身旁,用长勺为两人添上了茶汤。
“合纵已破,山东五十万联军逃回者不到半数,赵魏两国更是几近全军覆没,楚国亦损失大半,山东六国短时间内再也无力抗秦。看来,大秦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
蒲阪一战,蒙恬以五千轻骑截断赵军入关中之路,并将赵军死死牵制,终于等来了后续部队。平阳重甲军合围赵军,一番鏖战,先后斩首四万,俘虏五万。而大河之西庞煖所率赵军近乎全军覆没,此次赵国十五万大军,只有三万溃兵仓皇逃窜。
函谷关外一战,由于魏国直面函谷关,最先遭受到打击。上将军典庆所率十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围住。
吕不韦与蒙骜之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逮住魏国猛揍。尽管,魏军中有不少披甲门勇士,依旧难以抵挡大秦兵锋,被斩首八万,俘虏一万。
楚国春申君见势不妙,急忙命令大军东撤。
秦军歼灭魏国十万大军之后,衔尾追杀三百余里,斩首三万,俘虏七千。至于卫国的三万大军,被蒙骜遣偏师击溃,公子烨率众投降。
五国联军,唯有韩国白甲军因为赵军断后,遭遇蒙恬大军之后被击溃。但是奇怪的是,八万白甲军几乎完好无损的返回了韩国。
也不知蒙恬是怎么凭借五千人击溃八万白甲军的,兴许是秦军太过厉害了吧。反正韩王就是这么解释的,但各国心里怎么想,就不太清楚了。
此一战,秦军共斩首近二十万,俘虏近七万人,彪炳战绩震惊天下。
这可不是一国,而是五国联军啊。哪怕上一次信陵君魏无忌合纵伐秦,损失也没有这么大。一时间,各国震怖,人人谈秦色变,虎狼之秦之称再度甚嚣尘上。
乔松微微颔首,带着一些后怕的语气道:“此次合纵,虽有些许波澜,但好在有惊无险。”
许是听出了乔松话外之意,盖聂心中一动:莫非,说的是那位蒙千长?
此次合纵之中若说什么最让人注意,便是那位率众兵谏,逼左庶长王纥挥师南下的千长蒙恬了。虽说此举拖住了赵国大军,使得其大半无法渡河。
但听闻朝堂上对此不满之人大有人在啊,就连上将军蒙骜都因为要避嫌而一言不发。
因此,这位蒙千长所作所为,是功是过,该奖该罚,倒是一时间无从定论。
正在这时,一个小内侍捧着一根卷轴碎步走了进来。
南星自行起身,前去从其手中接过了来,检查之后呈递给了乔松。
自从上次挨了教训,乔松又亲自去开导了一番之后,这丫头倒是乖巧了不少。
乔松打开看了一下,便忍不住乐了,然后将卷轴递给了盖聂。
盖聂看了一眼,顿时明白了乔松为什么这么开心。
楚王得知联军大败而归,为之大怒,当众斥责春申君无能。三日前,楚王宣布放弃国都陈都,迁往寿春。
自打楚国郢都被武安君白起攻破之后,如今这已经是又一次迁都了。后世有诗词言,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楚国八百年基业,果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