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早上训练一个时辰,便开始做建筑工人。
杜一林还没到,沈嘉先让战士们烧制青砖、瓦片、瓷盆……
三个月后,杜一林带着五百人的建筑工程队浩浩荡荡到巴市。
时隔多年没见,杜一林整个人红光满面,竟比以前还年轻。
一番寒暄后,沈嘉将事先画好的图纸交他,“杜老板,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杜一林拿起图纸细细看了起来,有不懂的及时提问,直到弄懂为止。
图纸是萧逸宸画的,城市的规划是沈嘉提供的,两人商议了两天才敲定了所有事宜。
府衙、府学、军营等通通建的都是青砖瓦房,没有过多的园林,小桥流水什么的,主打一个简洁明亮。
军营里士兵六个人一间套房,练武场各种设施配备齐全。
还建了几栋四合院式的院子,每一套房子都具备了厨房和卫生间,用来给正五品以上的武官居住,他们可以接家属到边疆生活。
如今大周的征兵制度已改变,士兵服兵役的时间为三年,三年后便可退役。他们服役期间每个月可以领俸禄,退役也可以拿丰厚的奖金。
每年有新兵进来,每年有老兵退役,如此一来,没有哪一个将军会举兵造反,除非他脑子进水才会以卵击石。
再说了,有锦衣卫和文官互相监督,谅他们也不敢造反。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回京后,会在京城创建一座国防学院,专门培养指挥军事作战的将领,院长是每一任皇帝,如此一来,就更加没有人敢造反了。
在杜一林的带领下,建城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人多力量大,三个月后,巴市建成了。
朝廷派来的官员、夫子、农官也到了。
在周睿的安排下,巴市的政治班子正式成立。
他最先派几个官员下去登记户籍,并强制要求所有十四岁以下的男童女童最少进府学读一年书,就连十四岁以上乃至五十岁的成年人,也要每隔十日参加一次扫盲班。
欲让这里的人真心归顺他们,除了政策利于他们外,还有就是让他们学习大周文化,在文化入侵下,要不了多久,他们自己也会以大周人自居。
陆陆续续有大周各地的商队带着商品来到巴市,与当地的居民互换物品。商品流通起来了,老百姓富足,官府收到更多的税,蒙兀省繁荣发达指日可待。
沈嘉和萧逸宸牵着手走在巴市热闹的街头,看着老百姓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心中很是满足。
萧逸宸眼底划过一丝愁绪:“蒙兀省既可以养牛羊,还可以种植农作物,比西北的条件好多了。
西北受地理环境影响,再加上土地贫瘠,即使如今红薯玉米等高产粮种已全面推广,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老百姓勉强能维持温饱。要想富足起来,还得另想他法。”
沈嘉沉思片刻:“阿宸,我们可以在西北边境与西辽、大古刺等国开通互市,既能促进贸易往来,又可以免除兵祸,还能实行经济制裁。”
西北的边境线比北疆稍微短一点点,也有三千多里长,面积则比北疆要大三倍,只是西北地理环境特殊,又比临西辽、大古刺、西宛、西康四个国家,故而,西北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一直都是大周垫底的存在。
“互市?”萧逸宸仔细的咀嚼这两个字,随后眼前一亮:“这个提议很不错,西辽和大周边境的老百姓一直暗中都有往来,这种交易我们根本无法禁止,还不如将其摆到明面上,西辽盛产宝石、香料,而我们大周的丝绸、茶叶、瓷器在西辽深受欢迎,若开通互市,朝廷还能收取税收……”(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