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怕热,这个年代的制冷手段实在有限,所以每天夏日都会有些难熬,今年更加如此,因为战事的发展牵动着他的心。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拨去了上百万两银子,军需粮饷源源不断的流向各个军队,包括开拔费在内的各种开支已经把花钱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戏。
即便如此,一切还没有停止的意思。
京营中的十二团营又领走五十万两银子,用于招募补充剔除人员后留下的空额。此外,训练的强度加大以后,军饷也需提升,否则都是卖命,十二团营的饷银少于上直亲卫那就容易出问题。
以往十二团营比上直亲卫轻松,这便也罢了。
现在战事当前,朱厚照也不是守财奴性格,他是皇帝,银子花出去可以再收回来。所以他与臣子们略作商议之后便同意了这一点。
十二团营的饷银也与上直亲卫一个水平,正好十二团营本身就分为四武营、四勇营和四威营。
圣旨已经下来了,银两已经拨到了兵部,区别就是哪四个营成甲级,哪四个营成乙,最后的划分以本次作战功劳来论。
想要银子,自己挣。
所以说,
朱厚照居中调度的这次战事,
不仅在政治方面压下一切阻碍,而且在钱粮方面显得特别充足。
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支部队说因为军饷不足而影响其行动的。
这其实是很大的区别。
开始有捷报传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朱厚照面对战报也越发的有经验了,他就吩咐兵部做两件事,其一,赏银和抚恤要快速做起来,应发尽发、能快则快。其二,对于作战不力的将校,坚决拿下,不要谈求情,第一次是申斥,再来则是问罪了。
国家在打仗,作为武将,你打不了仗,那还有什么好说?
突出的就是四个字:赏罚分明。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只要不乱,基本上上传下达的行政管道就是通畅的,因为堵点可以拿掉,有愿意想当官的人会填充进去。
“易州这一仗打的好。”朱厚照在宫里夸赞了起来,“这个山东都使,也算是用了命了。去旨一封安抚安抚他。和他再强调一次,朕一直看着呢,打仗要是躲懒,朕可不饶。”
“是。陛下几番下旨勉励,再怎么样,也该用些心了。”
朱厚照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要是这个环节这家伙还掉链子,事后非得斩了他不可。
“也没老实到哪里去,这些战法充满了军学院的风格,他却都说是自己想的。官僚习气,死性不改。”朱厚照摇了摇头。
不过这个时候就暂且先不去管这一点了,反正不管怎样,军学院的人,他总是会提拔的,埋没不了那三个人。
而君前,王鏊、王炳、韩文等人浅浅笑着。皇帝太过聪明,想骗过他实在不容易。
“陛下,此战虽然有小胜,但达延汗主力未损,前方来报,他还是在向京师进军,而且行军速度陡然加快。”
“他这是要不管不顾,拼死一搏?”
朱厚照其实明白,“所谓枭雄,就是一般的困难压不倒的人物,手中还有人,坐下还有马。想要叫达延汗这样的人物承认自己输了,那是很难的。”
其实很多人都面对过这种局面,挣脱出来了就是缔造传奇的英雄,挣脱不出来就只能碎进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王炳继续禀告,“陛下,臣以为应传旨涞水、良乡两处守军,令他们全力掩护百姓,寻机作战又不可恋战,一切护得人、护得粮为准则。”
他这话里有玄机,就是以掩护百姓为主要。
但是没人好反问,毕竟掩护百姓是一种类似政治正确的话语。
王炳是自己解释,“臣近来总是在想陛下所说的鼓励民间百姓的奥妙,算是渐有所得。臣以为,朝廷若是以掩护百姓为主,是一箭三雕之计。其一,便是最大程度的保全陛下子民,其二,官军有此作为更能取信于百姓,百姓也会进一步配合官军,其三,鞑靼小王子的大军后勤皆是靠抢掠,所以掩护百姓,就是断其粮草!”
有道理。
讲得有道理,朱厚照是会听的,“朕准了。旨意就这么下,这些鞑靼的主力,朕会给他们寻找合适的对手的,涞水、良乡的守军,就到乡间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