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清越一边听一边点头,问起稻田的情况。
佃户们的声音一下子小了许多,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太敢抬眼去看纪清越了。
“说吧,稻田如何了?”
“东家……这个……我们的稻子发芽倒是发芽了,但似乎有些弱小……”孙飞弱弱地解释:“东家!我们都是第一次种的稻子,可没敢随意播种。拿到种子后,我们就去找了从南方来的商队,问了稻子要如何耕种,可他们先将我们笑话一番,说稻子都是种在水田里,沙土地种不得。”
另一个佃户接过话:“我们也知道稻子要种在水田里,于是取水引进田里,没想到农地存不住水,渗到地下了……”
“若是再继续折腾,春耕便要过去,于是我们只得按着种麦子的法子,将稻种撒入地里……”
纪清越也不知旱稻具体要怎么种,旱稻旱稻,没有那么多水的旱地,当然不能像水田那样种,他们这样的种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佃户们见纪清越久久都没有说话,而是拧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他们越来越紧张,害怕还是做错了,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种子。
“东……东家,可是还有什么办法补救?”孙飞急得快哭了,东家第一次交给他们的差事,就这样搞砸了!
纪清越回过神:“啊?你们别紧张,我并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大家都在慢慢摸索,即使这次做错了也没事,就当去除错误做法。别说话,你们还是赶紧带我去地里看看!”
庄子旁的上等地,长着一大片稀稀拉拉参差不齐的……野草?
纪清越懵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神奇土地培育出来的种子吃瘪的情况。
这些竟然是稻子秧苗?
若不是佃户们拍着胸脯保证,地里的都是稻苗,纪清越还以为是杂草呢!
这里还是肥沃的上等地,稻子怎么就长成这样了?
纪清越下地亲自查看,虽然他不怎么会种田,但好歹也种了两年,多多少少懂得一些。
土地是微微湿润的,并不缺水,也没有沤水,根系比较长,叶子是绿色的,没有虫蛀也没有生病……
“可能是太密集了。”纪清越拍拍手上的泥土,站起身:“你们没有种过稻子,怎么知道稻子弱小?”
孙飞:“我们寻来一个南方伙计,因他家里都是种的稻子,我们便想着让他帮忙看看地里的情况。他说南方的稻子种了一个多月后,长得比这儿的稻子要高要绿。”
纪清越点点头,十分赞许佃户们的做法。
确实是这样,换算一下时间,画里的水稻长到这个时候,的确更高更绿更壮。
旱地里的稻子看起来确实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可孙飞他们没少拌肥。
只要不是很过分,神奇土地改良过的种子可以确保很高的出苗率,但不能保证后边的生长情况。
纪清越也是一窍不通,给不了佃户们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只叫他们试着除掉一些瘦弱的秧苗,再扩大每一棵秧苗之间的间隔,最后还特别叮嘱他们,稻子开花结穗时要保证水份充足。
看过稻子后,李阿爹带着纪清越去县里的新宅子住一晚。
恰好三郎的同窗好友想来家里做客。
前几日好友已提出做客请求,都是因为纪清越不在家,李三郎不好做主答应好友请求。今日正好遇到纪清越回来,李三郎便提起这件事,得到同意后马上去隔壁邀请好友。
上次在县里做的烧麦,纪清越回去后又做了一次,这次不仅做了肉馅,还做了糯米馅,带了一些来给李三郎招呼好友。
这顿饭是李三郎掌厨,李阿爹打下手,俩豆丁煮水泡茶帮忙接待客人,纪清越则友情提供新鲜食材。
做完饭后没一会儿,杜渊带着夫人准时赴约。
夫妇俩从隔壁宅子走过来花不了几分钟,提着礼物登门拜访。
这是杜渊第一次见到李三郎经常提起的“纪阿兄”。
杜渊是地主家的少爷,养得圆白了些,听他自己说,去年县考前得那段时间,学得整个人日渐消瘦,考完成亲后一段时间才养回来一些。
杜渊比李三郎大两岁,如今也不过十九的年纪,与夫人有缘结成一对少年夫妻。
与李三郎相见,杜渊当然很兴奋,免不了专注于与李三郎交流学习上的事。
这下尴尬了。
纪清越忘记了,他们一家没一个结了婚的同龄人,妹妹也没跟来,于是没有人能招呼到杜渊的夫人。
幸好李阿爹开口了:“渊郎,往后三郎与你就是邻里,你们能够研讨课业的机会多的是,不如先吃饭,这可是三郎做的。”
杜渊意识到不该在饭桌上只聊课业上的事,也不该冷落妻子,于是赶紧扬起讨好的笑容,给妻子夹了一个烧麦。“纪阿兄,这个叫做‘烧麦’的点心当真是你做的?味道真不错!可否说说要如何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渊的夫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