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家子挤进十几二十个人,小小的庭院里挤得满满当当,根本抹不开身,纪清越不得不拆下卧房得长门,使得庭院与卧房空间联通。
这下总算是腾出空间容纳这么多人了,可尴尬的是家里只有四张椅子,显然不够,李瑜早在纪清越拆门的时候,机灵地跑去隔壁借了好几条长凳。
纪清越之前烧了不少陶杯陶碗,现在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两人提着铜壶给众掌柜倒水。
众人坐定,端着陶杯陶碗,看出纪清越是真的刚搬新家,家具什么的都没来得及添置,院子角落的灶台也是新砌的。
待与众人寒暄完毕,纪清越让李瑜关上大门,自己则站在卧室门前的台阶上,被各位掌柜管事们环绕。
首先,公布第一道题。
“一户院内有一枯井,井深七丈,井底有一蜗,白日上爬3丈,夜里休眠下滑2丈。问,此蜗需几日爬至井口?”
纪清越话音刚落,就有人自信地张口抢答:“这还不简单!!七日!!”
显然有一些人已经得出这个答案,在第一人抢答后纷纷起身确定答案是“七日”,也有人暗自送了一口气,似乎有别的答案。
“其他人可附耳悄声告诉我与瑜郎。”纪清越给李瑜一个眼神,两人快速穿梭在人群中,听取其他人的答案,记录在纸上。
这时,第一个抢答的管事似乎察觉到题目里的陷阱,亦或听到旁的不一样的答案,失声惊讶:“啊呀!错了!!”
同时也有人反应过来,这题难度不大,就是容易把人带歪,快问快答之下,很容易踩坑答错。
纪清越与李瑜对过答案后,当众宣布:“恭喜答出‘五日’的十一位掌柜、管事,你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有人摇头叹息也有人悄悄仰起头不露声色地骄傲。
“第一道题只是给诸位热身,接下来是第二道题,诸位请听题:有一老农挑百斤葱至县里贩卖,出价十文一斤。一人上来与老农问价曰‘百斤青葱,其中五十斤葱绿五十斤葱白,葱白七文葱绿三文是否能卖?’老农应下‘能卖’。问本该卖一两的青葱,为何如今只卖了五百文?”
有了第一道题的经验,这下没人敢抢先回答,而是在心里慢慢思索。
这是为何?
纪清越等了一会儿:“已有答案的人,请随我进屋。若有一人回答出正确答案,并详细告知原因,此题便停止作答。”
话音刚落,就有两人急忙起身,其他人一看,心里也急了,生怕他们抢先答出来,不管对不对,也跟着起身嚷嚷着要答题。
纪清越让他们稍安勿躁,一个一个排队跟他进去。
他们大多都知道关键在哪里,但就是一下子没能组织语言,在纪清越面前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排在后边的人站在门口不断给答题的人施压,道:“答不出来便出来等着吧!支支吾吾这般久!!”
在一阵阵催促下,前面的人又急又臊,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出去,经过起哄的人时还瞪了一眼。
急着抢答的两位掌柜显然没读懂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怎么得到最后卖出五百文这个数字。
纪清越要的是原因,而不是解法。
五七三十五,五三十五,三百五十文的葱绿加一百五十文的葱白,得五百文,这个大家都明白,可是,为什么呢?
本该挣得一两的葱为什么只得五百文?另一部分的五百文哪儿去了?
大约五分钟里,又有两位管事摇着头走出房间。
抢在前面答题的不一定有优势,拼的就是“脑筋急转弯”的灵活性。
排在第五位的掌柜“咳咳”两声,走到纪清越面前:“青葱的价格为十文,而葱白葱绿的价格分别为七文与三文,看起来是十文,可实际上分别降了三文与七文,斤数未变,而价格降低,这便是老农为何会亏损五百文的原因。”
纪清越笑了笑,觉得这个掌柜回答时有些像是被戳中心事一样,有些小心翼翼,面对他淡淡的笑容时变得局促。
掌柜又解释道:“我曾经用过这个方法买过鲜鱼,鱼头与鱼身分开买,被鱼商告了官,又被东家警告,便不敢再耍弄这种小伎俩了,越郎你大可放心。”
原来是做过这种事啊。
果然经验都是源于生活。
既然有人回答出来,纪清越也正式宣布这位掌柜答题正确。
其他人看到是这个人答对,纷纷松了一口气。
纪清越看了一眼这位掌柜,他是最先抢答第一道题但是答案错误的那位掌柜,难怪其他几位都放下心,只要不是答对第一道题的人又答对这第二道,他们就还能在第三道题上角逐胜利。
在场的十五位,有十二位积一分。很显然,前两道题都没有将他们难住。
接下来是第三道题。
“第三道题,与第二道一样,想出答案的人即可到屋内作答,这道题不限时间也不限顺序,但诸位有且只有一次答题机会,请谨慎作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纪清越这么一说,大家都有些紧张起来,不过在听到不限时也不用排队后,他们都放了一点心。
“最后一题。客栈中有三位学子结伴投宿,店内只剩一间房,需三十文。三人决定每人出十文定下客房,小二收下钱后告知掌柜。掌柜念来投宿的是学子,想照拂一二,便决定只收二十五文房钱,而让小二退回五文。小二在退钱途中心生贪念,昧下两文,最后只退回三文。因退回三文,即投宿上每位学子只花了九文钱,三人一共花费二十七文,小二昧下两文,两者相加只有二十九文。问为何还有一文钱消失了?”
题目一出,众人哗然。
在场的都是算术高手,算盘打的是啪啪响,多少钱没见过,店里每一天每天的流水账都得经过他们过目,怎么会算不出这么简单的数字?!
三九二十七,小二昧下两文,就只有二十九文。可三位学子住店时明明确确给了三十文,还有一文去哪了!!
院子之中在纪清越念完题目后就陷入一片沉寂,没人再抢先答题,而是头脑风暴起来。
带着账房一起来的掌柜,拉起账房走到一边悄声讨论,讨论来讨论去,结果两人面面相觑。
没错啊,算来算去就是二十九文啊!
李瑜自己也懵了,没想到答案也不郁闷,而是一眼不眨地望着纪清越,眼里充满崇拜。
纪清越站在房内等候,没有出声催促,而是让他们安静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