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李贺十分用功,期望于将来考中进士,光耀门庭。”
“为了准备考试,他勤奋至极,就连他的母亲都十分心疼,你们应该听过一句成语,叫作沤心沥血。”
“这个成语前半部分形容的就是李贺,他终日为了写诗作文,斟酌、推敲、揣度、锤炼,煞尽心机,耗费心神。”
“这样的勤奋,用我们后世的说法就是,小镇做题家,刷了大量习题,只为了有一天能够有机会出人头地,考出这片天地,光耀门庭。”
“可惜的是,虽然有才,却也过于清高孤傲,这不,一不小心得罪了一个小人,反倒遭其报复,落了个未曾避讳父名,不得再参与科举的后果。”
大唐李二:???因父名避讳?乔姑娘的意思是?
“李贺的父亲,名为李晋肃,其中晋,是西晋的晋,却因为与进士的进字同音,而被人所举报,未能避讳父名。”
“这件事,实在是有点太扯了。”
“先不说李贺父亲的名字之中,那个晋字并非进士同字,而只是同音,最要紧的是,李贺父亲此时早已作故,可这该死的规矩,却拿能先人之名作为不能科举的原因。”
“实在是迂腐至极!”
“若是都按这种方法来彰显孝道,正如韩愈韩大家所言,若其父名之中,带有仁字,难道儿子就不要做人了吗?”
“科举取士,取的是国家人才。”
“面对如此大才,为科举陋习章法所阻,朝廷最起码也该拿出来一个合适的态度。”
“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难道还会比国家痛失一个天才还要更为可惜吗?”
韩愈:乔姑娘所言甚是,科举取士,为的就是为国纳才,若是因此小事而惘顾大才,岂非因小失大?
大唐李二:原来如此,只是此例,缘自于魏晋之时,到我朝,亦有所延续,依乔姑娘之意,可是极为不妥?
“当然不妥!”
“科举取士,为国纳才。”
“可见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人才,能够起到擎天柏玉柱,架海紫金梁的作用,如蜀汉丞相诸葛亮,大明栋梁张居正,这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更别说,李贺其人,实是有天才之名,这等人才,难道就不能使得朝廷破格录用?”
“沿袭至今的律法,也不一定就是对的,针对其中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也该是当局者所应作之事。”
“若是有条例阻碍了为国纳才,百害而无一利,那就该废除,为什么还要因循守旧?”
“国家发展的意义,在于创新,于原有的基础发展自己的创新,而不是一味的遵循旧制。”
“你说是吧?元稹?”
万朝中的所有人:???
这个元稹又是谁?
元稹此时已经是头皮发麻,这个后世人是何意?
为何要当众质问自己?
难道她发现了举报者就是自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