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报纸风波(1 / 2)

沈立群本不愿在这个开业的日子里弄出事端,他是英国公管家之子,自小被英国公当成子侄养大,对待陛下的事情也是比自己的事情还上心。

见这几人如此自寻死路,沈立群便挥了挥手,屋后走出6位壮汉,举止步伐都是练家子,那几个混混不敌直接就被拿下了。

沈立群走上前,看了看那几个人的长相说到:“你若说出你家大人名字并给这位公子道歉,我兴许还能放过你,但你不说,那就去牢里吧。”

强弱关系瞬间改变,那无赖知道自己惹了事忙磕头道歉,说自己只是被人塞了50两银子,来闹事,如果把店砸了还会有50两。

这话一出,就算是路旁看热闹的百姓也知道这是有人故意闹事的,还不愿意暴露自己,才找了几个替死鬼。

读书人收到了道歉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沈立群行了一礼,说到:“感谢掌柜的相助。”

“不,公子,是您先仗义执言的,如果公子不嫌弃,在下可以给公子在书店三楼永久预留一个温书间。”

那读书人当即道谢。

温书间是临安书馆三楼单独设立的小房间,用来温习功课书本最是安逸,且若有疑难问题还可以留在书信上,会有人解答。

这在今早已经传遍了临安城,此时的温书间已经被炒到了5两银子一间。

沈立群在那几个无赖被带走后还笑眯眯的向着周围的人赔礼道歉。

更是赢得了一波好感。

和活字印刷术同一时间进行的,还有龚中那边的青霉素和麻沸散,不过这两样东西比火药还要复杂的多,只是好在不需要多少资金投入。

活字印刷术只需要找些匠人,印刻出模子,剩下的便是由识字之人排列组合便好,且考虑到民间百姓不认识字,梁诗还专门找了些说书先生,把消息推广出去。

梁诗迅速的积累了一个小小的金库,这笔钱虽然不能解决掉眼前的难题,但是还是可以平摊一下支出的。

可就在她准备把自己的商业版图继续扩大时。

居然有不长眼的不知道是嫉妒书店赚的多还是怎么的,在朝堂上参了书店一本。

说书店下压物价,且书籍的来源不明,建议陛下下令关闭。

不知道是不是梁诗看起来很好骗的样子。

就连上次梁诗要钱时,喊着没钱就是没钱的刘大人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已查明,这店铺并未在户部立国记录,缴税于国,这风气不除——”

“哦?刘大人都查了这么细了,还没查到那书店的老板是朕吗?”

梁诗实在不想听这些人弯弯绕绕,有话直接说不好吗?便直接承认了店是她的。

梁国皇室做生意不需缴税这条,是写进了律法里的。从前的皇帝没有交过税,先皇也没有交过税,怎么到自己这里难道要改了?

刘大人被噎住了话头憋了半天憋了一句“君不与民争利”。

这从前的皇帝也没有这么会做生意的,这书店报纸一日的流水可是让不少人眼红。

“朕和民争利了吗?临安城有几家书店是民开的,需要朕数给你听吗?刘大人。”

刘宗急忙跪下:“臣不敢,陛下息怒。”

“刘大人可不要多想,朕没有别的意思,说来朕做这个生意也是有苦衷的,上次问您要钱,您说国库无钱,给先皇的丧礼花了。”

“可这先皇的丧礼朕也花了不少钱,实在是没钱了,便自己想着做了些生意。顺便调查了一下临安的商业。”

梁诗说着便从身后取出来一叠厚厚的纸。

“这份临安商业情况的折子,要不就请刘大人来读一读吧?也好让各位大臣们都了解了解自己家的产业如何?”

刘宗本就是想试探一下小皇帝的情况,却没想到一下子惹来了大招。

急忙磕头认错。

梁诗本来也没打算怎么着刘宗,他一道歉认错,便轻拿轻放了。

梁诗今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纸上的名人策论。

环顾了殿里的大臣们,个个都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梁诗只好自己开口说道:“不知道各位大臣最近是否有看临安周报啊?”

“周报上被朕开辟了一个版块,朕欲从朝中选拔文采好的大人,排出文章刊登于报纸上,分发下面的州府县乡。”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又喜爱名声,那些原本低着头默不作声的文官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出列说到:“老臣愿为陛下分忧,家中有不少文章,臣回到家中便送进宫里给陛下检阅。”

被小皇帝刚刚怼过的刘宗都忍不住伸头看看,说话的是谁,怎么还能如此不要脸,这算盘打的也太响了吧。

但岂料到打算盘的不止那一位大臣,

“臣家中也有。”

“臣不必归家,现在就可以给陛下写上一篇。”

“臣也可以”。

刘宗已经麻了,似乎没有想到过这些往日相处的同僚居然还有这样的一副面孔。

梁诗却对这样的画面很高兴,她最讨厌那种死气沉沉大家只会干活的。

小主,

“无碍,各位可以回府慢慢来,这如今是周报,往后就会改成日报,人人都有份的。”

这话说着不假,梁诗其实不光准备了大臣们的栏目就连那些读书的学子,发表文章都会给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