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赵家宅院(2 / 2)

一来是请了先生订好的那日进新房是吉日,二来是十月开始就要开始抢收水稻了。赵家也是趁着日子,搬进新房后,抢收的粮食可以直接装进新宅的大粮仓内。

不过,赵家的紧迫感可对村里人没啥影响,大家可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距离上一次全村人在一块热闹还是赵家挖土豆那日。

加上最近这些日子都在忙着收玉米,一个个的累得腰酸背痛,吃得还不好。这下子赵家要办酒席了,正好给大家改善伙食、所以一个个的才高兴得跟过年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赵家的酒席肯定不会差。

酒席的日子定好后,赵家就开始准备着各项事宜。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赵家父子三人打造好的各种桌子、衣柜、女人们的梳妆台等等全都搬进各自的房间里。

小主,

然后再从老宅那边把以后继续使用的一切家伙什儿都搬进了新屋。

因为是新房,而且所有家具都打造了新的,所以杨氏做主,让全家人集体来了个断舍离。

除了自己的衣物,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以及各种农用工具外,那些从赵老头爹娘那一辈就传下来的各种老旧的柜子、桌子通通都留在了老宅。

虽然这些老物件都是过去生活的见证,但毕竟已经破旧不堪,而且与新家的氛围也完全相符。所以对于杨氏这一提议,全家人都表示赞同。

在搬家的这一日,赵家的大黄牛就派上了大用场,有了它在,全家人这点东西,没两趟就都拉了过去。

把东西都搬进新屋后,原本空荡荡的大屋子,一下子就有了生活的气息。看着新家越来越有模有样,一家人的心情都越发激动和开心。

赵家的新宅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三进院落。一进院由四面房子围合而成,正房三间,两侧有耳房,形成三正两耳的五间格局。正房南面是东西厢房,各三间,与正房成品字形排列。对面是南房,即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

二进院落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纵向扩展开来的。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形成内外两重院落的模式。

三进院则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二进院落的基础上,正房后面加一排后罩房,与正房共同形成狭长的后院落。

然后从第一进院开始,从大门进入就能看到一幅吉祥的山水画影壁,绕过去后就是一进院的布局,一进院过后穿过一道垂花门就进入了第二进院,再通过一道拱门就是第三进院落。

原本作为一家之长的杨氏和赵老头被安排在三进院的正房的,可是两个老人死活不愿意,他们更愿意在一进院,出了院子就是大门,每天一家人又都在一进院进进出出的,他们觉得热闹,跟以前一家人在一个院子里一样,而且住在三进院睡个觉还要走那么远,他们不习惯。最后拗不过他俩,大家也就随了他们的意了。

这样一来,赵大山一家就住进了三进院,赵大年一家住在二进院。每天一大家子人还是在一个大院子里,只是每个小家庭住在单独的院落中。

但这也不影响,毕竟干活、吃饭啥的都在一进院,一大家子人还是跟以前一样,热热闹闹的。

原本赵松是和爹娘一起住二进院的,可是这孩子觉得就两个老头住在一进院不放心,最后不顾爷爷奶奶的劝阻,把自己的东西一股脑儿的都搬到了一进院正房南面的东厢房内了。

而赵妮和朵儿也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屋子。两个小姐妹从跟爹娘分开睡后就一直住在一起,现在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房间了一时之间还有点不习惯。赵妮便安慰朵儿道:“咱们都在一个院子里,你要是想跟姐姐一块睡了,你来我这院,咱们还是跟以前一样睡一块儿。”

而朵儿却十分有志气地道:“虽然我舍不得你,可是现在我长大了,我不能再像小时候赖着你了,我现在就去把我的屋子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说完一溜烟儿的就跑回了她的院子。

赵妮看着跑走的小朵儿不禁莞尔一笑,转身回屋后,这才有心思环顾起来这间专属于她的房间。

她房间里的家具摆放得井然有序,红木雕花的床榻上还铺着崭新绣花锦被,这是进新房前杨氏和家里两个儿媳一针一线绣出来准备好的。一大家子人,每个人的房间两套。用她的话来说,既然是进新房,那所有的东西咱们都换新的。

屋内还有用黄花梨木打造的一套书桌和梳妆台,书桌就摆放在窗边,桌子上被赵妮摆放着一沓宣纸,以及上次从府城带回来的一方砚台,上面还搁着几只毛笔,在另一侧还放了几本在府城闲逛时看到的民间杂记和王地主送给她的一些书籍。

她的房间虽然简单,但也不失女儿家的该有的温婉。

赵妮把自己的衣服都放进崭新的衣柜,把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好后,一间专属于她的屋子就布置完成了。

要说为什么不是办酒席那日搬家,主要是村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只要是房子盖好了,随时搬进去住都可以。讲究点的人家,想让大家一块热闹热闹的就选个吉时吉日办场酒席邀请大家一块祝贺,那这乔迁之喜就算是落成了。

现在,一切已准备就绪,大家共同期待着十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