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实的人,他们人头还在校门口挂着呢。
而且赵峥不打算建设高中,不切实际,他打算建中专,直接培养技术型人才。
真正很有天分的,再酌情让他深造。
军队组建:常备军4万两千人
扶余辅兵12万人。
正规军以营为单位配发机枪,防止辅兵造反。
地方农垦团均为扶余人。
正兵只进行日常军事训练与驻防。
大燕如今称得上是蒸蒸日上。
但是赵峥也面临几个重要问题。
马周到4月份天气暖和了就要回大唐了。
接任宰相的共计5人,尚书令谢云
小主,
副手配置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左仆射 崔安国
尚书右仆射 刘静
同时中书省与门下省赵峥也组建出来了。
中书令由原礼部尚书王贞琳担任。
门下省侍中由原梧州刺史陈若琳担任
分权之事从天启二年就已经计划好了,别人,赵峥信不过。
自古以来集权的本质都是君权与相权之争。
从秦的三公九卿,到汉朝的中外朝再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基本都是削弱相权的一种集权行为。
三省六部分权合理,赵峥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六部尚书中,工部尚书提拔了王振邦顶替谢云
王振邦在天启元年就展露出过人的执政天赋。
任尚州右林县农业局局长时,就属他出挑。
赵峥也不拘一格,先后提拔他任尚州农业厅厅长,工部郎中,工部侍郎一路任职表现都属于赵峥比较满意的。
如今圣任工部尚书也是赵峥亲自指定的。
四月初九
燕京城外
赵峥执意要送送马周。
“大王,无须再送了,周,得遇大王,是周的幸运,大王以一国之事托付于周,周感激不尽,只是陛下知遇之恩未报,吾心不安。”
赵峥已经是忍不住流泪:“宾王,他日得空,记得回来看看,记得回来看看。”
马周涕泪横流,伏身给赵峥行了一个大礼。
如今赵峥不顾身份送行百里,他知赵峥心中舍不得他,他又何尝想离开赵峥。
他怕赵峥再送送,他就真的忍不住要留下了。
毕竟一起共事五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但是他更希望回到大唐。
因为大唐才是他的家乡,如今大燕已有一飞冲天之势。
而大唐恐怕还是相当落后的。
他希望能把这几年的执政经验手稿都献给陛下,让大唐也迎来一次腾飞。
大燕虽好,终究不是故乡啊。
赵峥给马周最大的回馈应该是这几年每年都带他去了一次现代体检。
目前他的糖尿病还没发作,身体还算康健。
赵峥甚至给他配了专门的厨师团队,给他制定合理的饮食标准的同时,又满足他的口腹之欲。
同时马周带着家人回去时,赵峥是想让他路上少遭罪,直接带他回大唐的。
但是他想看看这万里山河,打算自驾回大唐。
赵峥让他带了充足的汽油,与海量赏赐。
当初要赏赐给马周的新都甲第大房子,因为新都还未建成,赵峥全部给他折现了。
更是把原来的永兴坊的房子送给了他。
里面配置一应俱全,可以拎包入住。
更是派了2000精锐沿途护送。
赵峥一路送出百余里才止步。
大燕恐怕十年内都不会再有马周这般能臣了。
回去路上,赵峥对着也坚持来送的谢云道:“谢卿为何也要坚持送行百里?”
谢云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马相治政之道都在这里了!谢云受此大恩,若是略表心意都做不到,岂不是狼心狗肺?”
赵峥心中又是一阵感动,马宾王走了也惦记着大燕。多好的宰相啊。
只是,这册子怎么这么薄?
谢云似乎看出了赵峥的疑惑,又补了一句:“这是目录。”
嘶~
赵峥惊叹:马周,你可是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