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津市—柴姓、蒋姓、傅姓(1 / 2)

柴姓

- 起源:

- 出自姜姓:柴姓源于炎帝的姜姓,是齐文公世孙高柴的后裔。据《通志》载,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是孔子的弟子,其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后周周太祖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这是柴姓的主要起源之一,也是柴姓被认为较为正统的渊源。

- 源于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东汉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在历史上被称作“阿柴虏”“赀虏”。在东汉桓帝时期,该部落相对独立存在了很长时间。后来,吐谷浑部利用军事力量吞并和融合了周边的氐、羌等部落,统治了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到南北朝时期,吐谷浑部逐渐改用汉语、汉字,并与北魏及南朝诸国有密切交往。唐末五代时期,吐谷浑部支离分散,部族人等散处于中原各地,相对集中于燕云地区。在文化上融合于汉族的原吐谷浑部族人中,有取汉史故称为文化上汉化姓氏者,称阿柴氏、阿赀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柴氏、赀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华北柴氏。

- 源于蒙古族汉化改姓:其一,蒙古族柴尔吉惕氏,源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开国功臣阿剌忽失所属的吉惕忽里部,柴尔吉惕氏是吉惕忽里部的一个分支,以部为姓。明朝中叶以后,明朝赐降明有功的蒙古人柴尔吉惕氏以原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改汉字姓为柴氏;其二,蒙古族海鸠特氏,在元朝末期有改汉字姓为柴氏者;其三,蒙古族哈吉古特氏,原为回鹘民族,后归附于成吉思汗,汉字义为“遵从圣者”,后多改汉字姓为柴氏。

- 源于满族汉化改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赛密哷氏,亦称塞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 saimirehala,是满族最古老姓氏之一,世居萨哈尔察、齐齐哈尔、长白山区和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柴氏、赛氏等。随后达斡尔人中也出现柴姓。

- 变迁:

-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柴姓不断繁衍迁徙。柴姓早期主要活动在河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秦汉之际,柴姓西迁入陕西,东迁入山东。到了东汉末年,又有一支柴姓从河南迁往山东东莱郡。在山东广饶的柴姓繁衍得较为旺盛,因此柴姓世代有以“平阳”为郡望的习俗。

- 唐初,社会较为稳定,人口流动增加,柴姓也随着这一趋势有所迁徙。陈元光入闽开漳时,有柴姓将佐随往。此后,柴姓在福建等地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柴姓的迁徙也更加频繁。一些柴姓族人可能为了躲避战乱,迁往相对较为安定的地区。

- 宋元明时期,柴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地区迁移,逐渐形成了以苏浙和湘桂为中心的两块聚集区。

- 在天津的分布:

- 天津北辰区有柴楼村。传说明永乐年初,有柴、吴两姓先民持龙票圈地,柴姓在村北运河堤旁建楼名柴家楼。后来又有赵、李、侯、孙、张等姓氏迁入,形成多姓聚居村庄。除了北辰区的柴楼村,在天津其他地区也有柴姓人口分布,但具体的分布情况可能因缺乏详细的统计数据而不太明确。在津南区有柴辛庄村,明末有邢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山东柴姓迁此,以柴、邢两姓取名柴邢庄,后来因谐音逐渐改称柴辛庄。

蒋姓

- 起源:

- 源于姬姓:这是蒋姓最主要的起源。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今河南省淮滨县),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被灭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蒋氏族人大多尊奉蒋伯龄为得姓始祖。

- 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一些少数民族被汉化,其中有部分人改汉姓为蒋氏。如在蒙古族、回族、拉祜族、羌族、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蒋氏族人分布。另外,明朝时期建州女真蒋佳部也有汉化姓氏为蒋姓的情况。

- 源于子姓:《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宋国有蒋锄,因宋国为殷商之后的封地,所以这一支可能为子姓蒋氏,但这一支蒋姓的具体传承脉络相对不太清晰。

- 源于古越族:秦、汉朝时期南越国俚族中有被帝王赐姓蒋的情况,这也成为蒋姓的一个来源。

- 变迁:

- 先秦时期,蒋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地区,是蒋姓的最初发祥地。到了秦汉时期,蒋姓开始向陕西、山东等地迁徙。其中在山东地区的蒋姓发展较为迅速,成为蒋姓的一个重要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