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封神榜(1 / 2)

建中四年(777)八月,红山宫陷,吐蕃赞普、那囊太后率盆达延赞松、乞力热藏等大相以及众吐蕃贵族下山乞降,吐蕃灭国。

王臣当即以八百里加急向长安奏捷。

王臣嘴上跟李晟说不会过问吐蕃故地如何处理,但其实却在表章中很明确的向李适和政事堂的宰相提出将吐蕃故地划分为逻些、青海以及西康三道的构想,同时从关中及四川向河湟谷地、洮河谷地、九曲之地、青海湖、逻些河谷及山南大量移民,彻底改变卫藏、青海还有西康三道的人口、文化以及宗教结构。

只有人口、文化以及宗教全都趋同,才能够确保青藏永为汉土。

否则一旦中原王朝衰落了,青藏高原肯定又会从华夏分裂出去,而且这种分裂跟华夏历史上的军阀割据有着本质区别,出去了就很难回来。

但是如果人口、文化及宗教都趋同,那就很容易回归。

只要中原再次完成大一统,青藏高原立刻就会再次回归大家庭。

王臣的表章随同捷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跨越数千里送到了长安。

听闻收到了逻些来的捷报,已经快半个月没有来政事堂的李适也兴冲冲的赶来,跟一众宰相争相传阅捷报以及王臣送来的奏表。

面对两封奏书,就显出君臣的区别。

李适是抱着捷报不肯撒手,激动得眼泪流下来。

自从广德元年(763)吐蕃大军攻陷长安以来,李适就无时无刻不梦想着这天,梦想着攻陷逻些,灭掉吐蕃。

李适原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这件事情。

却万万没想到,时间仅过去十四年,就办成了!

大唐安王王臣,亲率一个军团偷渡羌塘道得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逻些,继而吐蕃三勇部全面崩溃,吐蕃君臣被迫投降。

王臣说五年平蕃,真的就五年平蕃。

这一刻,李适突然间很想大哭一场,宣泄情绪。

于是,李适当即带着捷报,径直奔兴庆宫而来。

这么大的喜讯,必须与太上皇分享,让他知道,他错看了安王!

李适关注的是平定吐蕃这件事本身,而政事堂的宰相们关注的却是平定吐蕃后该如何治理,所以对王臣的另一封奏书更感兴趣。

另一封奏书里,王臣说了四件事情。

其一,将吐蕃贵族全部迁徙到长安。

其二,给吐蕃奴从分耕地,分牛羊。

其三,将雪域高原分为逻些、青海及西康三道。

其四,改造佛教以及苯教,并设立宗教督导司。

宗教信仰自由,无论道教、佛教或者其他宗教,但凡大唐子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针对宗教的真人天师、高僧大德或者祭司之类,必须订立严格的规矩,不得借机敛财,不得借宗教为名骗色,更加不准愚弄信徒聚众造反。

其实就是设立宗教管理局,将宗教行政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