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高太后的苦(1 / 2)

高太后手都拽成青紫色,她都不想去分辨蔡确有没有这么说过,朝堂上坐着的不仅仅是她,还有小皇帝。这会让小皇帝如何想。

梁焘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策立之功,蔡确说新党的人把小皇帝扶上了皇位,这在其他时候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句话今天这么说就是意指高太后没有关系,她还想做武则天呢?!你看,新党的人都被清出朝堂了。

赵煦是当时神宗的大儿子,高太后也好,政事堂当朝的人也罢,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恰恰传言蔡确还有过其他想法。

高太后不会想她另外儿子做这个皇帝,对于她来说两个看似没差别,其实差别大,他儿子做皇帝她连垂帘的资格都没有,他儿子早就成年。当然她太后反正都是稳的,这事她也不会去多说,那小皇帝呢?他会想自己这个奶奶愿不愿?

高太后从来没想过要立她其他儿子,实际这场接位没多少弯绕,甚至只有她立她孙子,她才有机会垂帘。但今天这事放在朝堂上这么讲出来,蔡确这把倒霉到家了。

高太后努力让自己声音平静下来,不能慌不能乱。

高太后:“今日散朝,政事堂把蔡确的事给哀家查清楚,他敢如此离间祖母关系,人我是不轻饶了的。”

……

高太后和小皇帝赵煦离开以后,苏轼出离愤怒的指着几个人:“你们?你们?!安敢如此?!”都在这朝堂折腾,谁都知道这话不可信,但这话和你信不信没关系,高太后和小皇帝也不一定信,只是到了这一步,政治容不得半点温情。莫须有一旦涉及皇权那就是有,或许蔡确真的这么说过,这就足够了!

吕大防恼怒的看了他们几个一眼,这事从一上到朝堂开始他就输了,就不该论也不能论。吴处厚是要报私仇也好,是想爬升也罢。把蔡确找个好点地方贬谪了再说,回头再去搞吴处厚都好。(吴处厚这个人物后面不怎么会出现,当时他有个进士儿子,这个奏章发出去以后,据说他儿子都骂他不像人干的事,他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收回来了。终其一生,他们也没再有任何成就。)

……

范纯仁这个老好人终于赶紧赶慢的跑了回来,范纯仁也想不通事怎么会弄成这样。

吕大防找到范纯仁、刘挚协商时候,顺便拉来了苏轼,这事本来不该苏轼来,但那会朝堂上最强硬的只有苏轼。

范纯仁突然发现他就不该来趟这浑水,这时候吕大防和刘挚是打算处理蔡确了,发狠的那种,这事到了这份上,谁都不敢小觑。

苏轼心情轻松了,原来有的时候坚持某些道理,心真的能安,或许当年新党那些大佬也有怕心不安,后世名难写吧。

吕大防头真的很大,范纯仁早不来,现在来了,贬谪蔡确这事又较劲,苏轼不同意贬谪蔡确不要紧,他一个翰林学士意见可以说,他不听就是,范纯仁现在回来可是右宰执,他的话亦然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