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由1922年华盛顿会议和1930年伦敦会议的成果,所共同组成的世界海军强国军控体系,至1936年底就将期满失效了。
为了延长条约的期限,并且讨论更进一步的裁军措施,海军列强的代表们于1935年12月再度齐聚伦敦,展开了新一轮的漫长谈判。
然后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会议召开之前,世界的格局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也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此番谈判的进程。
这些巨变之一,便是曾经的海军六强国之一日本,在经历过一场战争的失败后急速陨落,并且被彻底踢出了“海军假日俱乐部”。
这也导致了此次伦敦会议的与会国,由原来的六国变成了英、美、华、法和意大利五个国家。
另一起事件就发生在1935年当年,英国同全新的德国政府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此举直接破坏了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也让德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充海军。
而且随着德国海军的崛起,势必会威胁到法国的海上安全,而受到刺激的法国在采取对抗措施后,又必然会连带其竞争对手意大利的跟进。
可以说,英国这一手操弄大陆制衡的把戏,虽然玩得无比的精明,但也对海军军控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至于是否还会产生其他后果,就得等待时间来检验了。
除了这些明面上出现的状况,影响到海军谈判的隐藏事项还有各国间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国力逐渐恢复的“红色露西亚”也展现出的发展庞大海军的野望。
其中经济地位的变化,必然会左右国家间关系和世界格局的走向。
而德国和“红色露西亚”两个海军条约之外的新强出现,则让伦敦的五国裁军谈判变得不再那么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总之,在上述背景和矛盾的影响下,第二次伦敦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到激烈的争吵之中。
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充斥着法国和意大利对遭受到的歧视性限制的不满,以及两国之间针尖对麦芒的指责和争斗。
另一方面,英国则提出应继续加大军控的力度,以确保在本国国力不断衰落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海军的地位不被别国超越。
同时英国还对华夏、法国和意大利,特别是华夏,在驱逐舰等轻型舰只方面的违约行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相反的,华夏的代表则认为,新的军控办法不应限制各类战舰的单舰建造标准,而只需对各国海军可保有战舰的总排水量做出设定即可。
至于每个国家在本国享有的总排水量范围内,如何搭配安排不同类型的舰只比例,则应由其根据自身国情自主决策。
华夏的这一提法,得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三国还一道提议应把德国和“红色露西亚”也拉入谈判之列,这样的裁军才更具实际意义。
而这些当然为英国断然拒绝,各国的观点因此愈发针锋相对,反倒是美国表现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频频当起了和事佬。
就这样,第二次伦敦会议足足进行了四个月,与会各方却依旧没能达成最后的决议,最终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