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中旬,华日两军围绕着济州岛进行的一系列海陆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在其中断断续续近五十天的海战当中,日本海军看似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当然若按其自己的宣扬则更是辉煌——但自身也付出了与对手相当的损失。
双方这种在事实上打成了互拼消耗的局面,对于整体实力弱于对手的日本海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华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其实也是一场世界海军第三名和第四名之间的较量。
排名第四的日本海军若想战胜第三的华夏,就得靠前期将对手实力削弱至与自身相当的水平,再去做一战而胜之的努力,这种思路也一直都是日本海军秉承的战略构想。
可是通过济州岛周边的这些海战,日本海军不但没能到达成这一目标,反让自己大伤元气。
特别是在其主要作战舰只方面,共损失了三艘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两艘一等巡洋舰和三艘二等巡洋舰,余下的也大多需要入坞进行修复才能再战。
加之国防军战机的不断轰炸和袭扰,使得日舰的维修作业时长一再被拖延,竟让日本海军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丧失了大规模出战的能力。
反观国防军这边,尽管在海战中损失了众多的战舰,但主力却未受太大的影响。
又因为华夏海军的底子更厚,可以通过轮换舰只的方式,始终保持着正面一线舰队的强大实力,以及对日军的压迫感。
经过不断的调整,至济州岛战事阶段性结束时,以该岛为主要基地的,堵在日本家门口的第五分舰队,俨然已经成为国防军海军的头号主力。
此时这支分舰队共拥有六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八艘重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和十四艘潜艇,其中多数为新锐舰只,且状态良好。
这样的实力,在大中型战舰方面甚至超过联合舰队,无疑让国防军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充满底气。
于是,第五分舰队在日本舰队蛰伏的这将近两个月中频繁活动,时常出没于朝鲜半岛南部周边海域,特别是朝鲜海鲜一带。
在这期间,他们与东北方向的第七分舰队一道,几乎掐断了日本在相关海区的海上交通,令日军的朝鲜方面军苦不堪言。
在陆军情绪激烈的抱怨下,主力舰只暂时无法出动的日本海军,不得不派出轻型战舰出海应对,又往往遇上对方大舰压阵而只能掉头逃窜。
不久后日军便发现,国防军的舰队不仅限于切断日军的海上交通线,还时常派出舰只抵近朝鲜半岛南部的各近岸处进行侦察和勘测,这分明是在做着登陆地点的筛选。
这一情况立刻引起日本陆军的强烈反应,为了防止朝鲜方面军落入腹背受敌的窘境,再度要求海军务必派出主力舰队保卫海岸线。
诚然,抗击登陆作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进行海上遏止,拥有相关海区制海权的一方,也掌握着该区域内海岸攻防的主动权。
因此为了防范对手进行登陆,日本联合舰队就不得不大规模出动,与华夏舰队展开新一轮的海上争夺,而这也正是国防军希望看到的。
其实国防军之所以开展勘察海岸的行动,是有着三个目的,其中之一便确实是寻找在敌后进行大规模登陆的理想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