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之节卅七:南北大营(1 / 2)

在嘉奖陈堂的上谕中,咸丰皇帝赏赉陈堂,因在镇江阻匪之功,授二品顶戴,准戴花翎。

但却并未给予他实职,仅赏兵部侍郎的虚衔,仍命他继续帮办团练,襄助剿匪。

咸丰这么做,一来圣恩也要细水长流,二来是心中对陈堂的芥蒂未除,三来不绶实职也为了今后羁绊控制,勿使陈家做大。

看来皇帝在权术制衡方面,可是要比他在治国理政、统帅治军上强得多呢。

此外在上谕中,咸丰还对陈堂的几位子侄进行了封赏。授陈济云四品顶戴,陈济怀五品,陈济方加七品。并要他们尽心辅佐陈堂,勿负皇恩。

总之就是,皇帝连给陈家父子官复原职都没做到。

另一方面,太平军虽久攻镇江不下,但兵力仍占明显优势。本来至少也可以相持,却突然撤退。

其原因是接到天京传来的紧急回防命令。原来是向荣已经率军抵达天京城外,威胁到天国都城的安全。

前面已经提到过,咸丰皇帝任命的两位钦差,琦善和向荣,各率领一支人马尾随在东进的太平军身后。当太平军进占江宁后,这两路钦差的大军也相继追到。

首先到达的是向荣所部。这向荣,字欣然,四川大宁人,乃行伍出身。太平天国刚刚起事的时候,他便是官军讨伐的主力,双方相互缠斗已经数年,是太平军的老冤家了。

从广西开始,经湖南、湖北,又一路尾随至江南,向荣败多胜少,几次被咸丰皇帝治罪。可无奈,大清国军中已无更得力的战将,皇帝只得继续倚重,又屡次起复向荣。

而向荣所部也真是难缠,虽然屡战屡败,却总是败而不散,始终如狗皮膏药一般粘着太平军,成为挥之不去的劲敌。

太平军东出武昌后,向荣便开始率部追击。但他却不敢阻击太平军主力,只是跟在后面收复一座座太平军放弃的城池。

而太平军在倾巢东下,直奔江南的过程中,对沿途所占城地不加控制、经营,随意遗弃。

这样不但等同于主动弃守了天京上游各处的战略要地,日后还得重新费力夺取。更让尾随的清军未受阻击便跟至天京城下,使得天国都城长期受到近距离的直接威胁。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犯下如此战略上的失误,好在清军兵力不盛,又胆怯不敢追得太紧,才没酿成更大的恶果。否则在太平军进攻江宁时,若有强力追兵赶至,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就这样,江宁陷落后,至二月底,向荣军也抵达城外南郊。

三月初,向荣将周边的清军收拢在一起,在城南前明太祖孝陵旁边的孝陵卫,建立起一座营地,称为“江南大营”。

此时这支清军的主力尚不及万人,但却处在太平天国都城的最近处,一时引起天国的恐慌。

数日后,琦善部下胜保等部,陆续抵达扬州城外,在那里建立了与江南大营遥相呼应的“江北大营”。随后琦善也赶来,成为主将。